基于農村股份經營的農村物流助力鄉村振興策略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內容摘要:鄉村振興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國家戰略,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物質基礎和前提條件,農村產業興旺離不開物流,但單純的物流無法實現農村產業興旺。股份經營是實現農村產業興旺的重要選項,農村股份經營與農村物流的結合不僅為農村產業興旺提供了強大動力,而且二者彼此促進,良性互動。農村物流與農村股份經營的深度結合,必將使農村物流在鄉村振興的進程中發揮出越來越大的作用。
關鍵詞:農村物流 產業興旺 股份經營
以農村物流助力鄉村振興的可行性分析
(一)物流是再生產連續進行的前提條件
“要想富,先修路”充分說明流通是產業興旺的先決條件,沒有流通,任何產業都難以為繼,更遑論產業興旺。因此,農村產業要興旺,一方面必須根據農業生產的需要,保質保量、按時均衡,不間斷地向農業生產提供所需要的原材料、燃料和工具等;另一方面又必須及時將農產品銷售出去實現其價值,以保證再生產的順利進行。同時,在農業生產向規模經營和企業化經營的情況下,各種生產要素也需要在各個生產環節和工序之間相互流轉傳遞,使農副產品經過連續的加工,成為使用價值更大、價值更高的產品。在現代農業企業經營中,物流貫穿于農產品生產、銷售和消費的整個過程,并緊緊圍繞著農產品使用價值的功能更替和價值實現而轉移。在以企業化為載體的農業經營模式下,農業企業生產經營的全部功能都要通過農產品物流得以實現,農業企業生產經營和管理活動無時無刻伴隨著農產品物流的開發與運行。不論是供應物流、生產物流還是銷售物流,任何一個環節出現梗阻,農村產業的再生產都必然要受到影響。因此,物流是農業生產,特別是現代農業生產連續進行的必要前提條件。
?。ǘ┪锪魇寝r產品物暢其流的物質保障
農產品的流通本質上包括兩個相互聯系不可分割的過程:一方面是商品使用價值和價值的分離過程,即生產者通過讓渡商品的使用價值來獲得商品的價值,這個過程簡稱“商流”;另一方面是商品從生產地到消費地的空間轉移過程,即發生商品實體的空間流動,這個過程簡稱“物流”。商流與物流是商品流通不可分割的兩個過程:商流引起物流,物流為商流服務,沒有物流商流就不能最后完成,商品中的價值和使用價值就不能真正實現。簡言之,物流是商品賣得出的物質保障,物流能力的大小,直接決定了整個商流的規模和速度。物流效能的大小,直接決定了產業的發展速度和規模。
物流不僅是農產品賣得出的物質保障,同時也是農產品賣得好、賣得遠的物質保障。眾所周知,物流信息是商品生產者經營決策的重要依據。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人們對農產品數量和質量的要求也在不斷地發生變化,生產結構和消費結構隨之也變得越來越復雜。同時,隨著農業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農產品市場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沒有及時準確地掌握農產品市場信息,農產品勢必會面臨賣不出、賣不好和賣不遠的困境,這種狀況一旦不能及時得到扭轉,與此相關的產業將不可避免地陷入萎縮,甚至有退出市場的風險。近年來,物流信息在整個經濟信息系統中占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當前許多從事生產或流通的市場主體建立了設備先進的物流信息中心,以便及時地掌握物流信息,為企業生產經營提供重要的決策依據??傊?,農村物流是農產品賣得出賣得好賣得遠的物質保障,是農村產業興衰的決定性因素,是農村產業做大做強的生命線。
?。ㄈ┪锪魇谴龠M產業興旺的動脈系統
物流是社會經濟運行的動脈系統,是聯結生產之間、消費之間、生產與消費的總紐帶??v觀當今世界,任何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市場都是由眾多的產業、經營者組成的。這些經營者分布在不同的城市和鄉村,它們之間互通有無,滿足彼此之間的生產消費和生活消費。它們彼此之間相互依賴,又互相競爭,形成錯綜復雜的商貿關系,物流就是維系這些關系的紐帶。尤其是在國際分工、科技創新和產業調整的推動下,經濟結構、產業結構、消費結構正在發生一系列的變化,物流像鏈條一樣把眾多的產業、產品、生產者、消費者聯結起來,使國際市場和國內市場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并由此而推動國家或地區各種產業的發展。
農村物流的發展對農村產業規模的提升、產業結構的調整以及經濟發展的速度影響深刻,流通規模的擴大和素質的提高是農村產業興旺的充要條件。首先,只有在物流動脈拓寬的情況下才能有物流規模的擴大,只有在物流規模擴大的情況下才能有產業規模的擴大。例如,只有在汽車運輸、大型船舶運輸和鐵路運輸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情況下,量大、體重的產品(如煤炭、水泥、鋼鐵等)才有可能成為大量生產、大量消費的產品,產業的生產規模才能擴大、產業的生產水平才能提升,產業的發展前景才能興旺。其次,只有在物流動脈拓寬且素質不斷提高的情況下才能改變產品的生產條件和消費條件,從而為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創造重要的前提。例如,肉類、奶、瓜果、蔬菜、鮮花等新鮮農產品,在沒有儲存、保管、冷凍、運輸、包裝等物流技術設備作保證的情況下,它們難以保存長久,難以賣得好賣得遠,難以搶占更大市場。但當物流技術有了充分的物質保障時,新鮮、時令農產品就能做到長期保鮮,可長距離運輸,從而有較為充裕的時間進入更為廣闊的市場和消費領域,為產業的興旺提供更加廣闊的舞臺。
(四)物流是產業興旺的重要抓手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產業的發展離不開市場,連接產業與市場的紐帶是物流,產業離開物流就失去了存在和發展的市場空間。農業作為生產部門中的基礎性產業,其再生產的維系同樣離不開物流的媒介作用,離開物流,其結局必然回到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狀態?,F代農業是為日益擴大的市場而生產的農業,它對物流的依賴更大、要求更高,因為現代農業不僅包括農業物質裝備的現代化,生產體系的現代化,更包括農村物流的現代化。因此,物流的振興對現代農業的發展顯得尤為重要和迫切。
筆者認為,農村物流的振興應著眼于以下三個方面:一是提高物流技術。如前所述,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農產品物流已成為連接農業生產與農產品消費不可或缺的媒介。然而,由于農產品具有季節性和地域性的特點,因此,農產品要滿足日益擴大的市場需要,就必須經過存儲和運輸這兩個中間環節。存儲和運輸都屬于技術手段,這兩方面的技術越先進,農村品存儲的時間就越長、參與市場競爭的空間就越廣闊、農產品轉變為社會實際需求的可能性就越大,其結果是產業效益的提高、規模的擴大、品質的提升。二是改進物流模式。物流模式的改進不僅是物流自身現代化的需要,同時也是產業興旺的客觀需要。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廣泛應用,使得電子商務在農村的應用不僅成為現實,而且圍繞“互聯網+”所進行的物流模式創新不斷獲得新形式,并成為當下推動農村產業發展不可或缺的新的推動力量。首先,農業與電子商務的結合必將成為我國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驅動力。農村電子商務對傳統農業所帶來的最直觀的變化就是農產品的銷售不僅賣得更快,而且賣得更遠,為農村產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其次,電子商務的廣泛應用為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儲備了人才。電子商務的廣泛應用一方面為農民學習現代科學技術提供了方便,另一方面激活了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的快速成長;再次,電子商務是獲取消費需求信息的重要來源。通過電子商務消費信息的引領,不僅極大提高了農產品的有效生產,而且成為引導需求、改變消費理念、提升產業的工具。三是降低物流成本。農產品物流成本是農產品在流動中各環節所支出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的總和,是完成農產品物流活動所需的全部費用。在物流成本恒定的情況下,在農產品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出現的“菜貴傷民,菜賤傷農”已成為農產品消費市場跳不出的怪圈,因此,降低物流成本是農產品生產者、消費者和物流商三贏的局面。當前我國農產品物流成本居高不下,運輸、儲存、裝卸、搬運、包裝、流動加工、配送、信息處理等各個環節均有潛力可挖。目前要降低農產品物流成本應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提高農產品物流主體的組織化程度。目前從事農產品物流的主體多數規模小、層次低、離散性強、聯合性差,只能提供簡單的運輸,難以獲得規模效益。二是夯實物流基礎設施。長期以來,常溫或自然物流是我國農產品物流的主要形式;冷鏈建設雖有進步,但拆零散賣,冷鏈中斷的現象比較普遍;物流樞紐建設相對滯后,各種運輸方式缺乏有效銜接。物流基礎設施的落后導致我國農產品在物流過程中的損失較大。據統計,我國新鮮農產品物流環節的損失率為25%- 30% (發達國家在5%以下)。三是加強物流信息化建設。當前農產品物流信息系統所能提供的信息品種和質量都不能滿足農產品物流的需要。由于農產品物流缺乏有效的信息導向,造成農產品物流盲目、低效、流程不合理,進而導致農產品在途損失嚴重,嚴重影響在途農產品的保值增值,最終影響相關產業的發展。當前加強物流信息建設要重點抓好信息技術的應用、銷售網點的建設和行業合作共享。 綜上,鄉村振興離不開農村產業興旺,農村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基石。同樣,農村產業興旺離不開農村物流,農村物流是農村產業興旺的生命線。
農村物流助力鄉村振興應具備的條件
?。ㄒ唬┺r村股份經營有利于農村產業的發展
實踐證明,以個體家庭為單位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能夠解決農民的溫飽問題,但無法擔負起農村產業興旺的重任,農村產業的興旺只能寄希望于現代農業。發達國家農業發展的歷程證明了規模經營是現代農業的標準之一,也是其產業興旺的重要保障。從當前中國農村的國情出發,以股份經營作為我國農業規模經營的載體,應該是一種最為理想的選擇:首先,股份經營具有規模經營的特質。一是股份經營可以集聚眾多的人力。根據我國現行《公司法》第78條的規定:設立股份有限責任公司除發起人有人數上的限制(二人以上二百人以下)外,其他參股股東沒有人數上的限制,持完全開放的態度。二是股份經營可以集聚眾多的物力。根據我國現行《公司法》第27條的規定:股東可以用貨幣出資,也可以用實物、知識產權、土地使用權等可以用貨幣估價并可以依法轉讓的非貨幣財產作價出資;但是,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不得作為出資的財產除外。根據27條的規定,只要是可轉移,有價值,無限制的財產都可以作為股東的出資財產。其次,股份經營具備使農業做大做強的能力。土地是農業振興最基本的生產資料,但是自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開始,在人口流動松綁和比較利益兩個因素的雙重作用下,我國出現了從鄉村到城市單向流動的打工潮,農民耕地撂荒的現象十分普遍,造成人口空心化,土地荒蕪化,鄉村一片蕭條。股份經營的實施一方面可以吸引商業資本介入農業經營,盤活農業資產,實現“藏糧于地”;另一方面可以實現農業的規模化經營,為農業科技的應用和推廣準備物質條件和組織保證,實現“藏糧于技”。同時融合商業資本的股份制為農業現代化的實現在資金、技術、人才和市場等方面都做好了必要準備。再次,股份經營具有調動兩個積極性的功能。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進一步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撬動規?;洜I主體增加生產性投入。鼓勵發展股份合作,引導農戶自愿以土地經營權等入股龍頭企業和農民合作社,采取‘保底收益+按股分紅’等方式,讓農戶分享加工銷售環節收益”;黨的十九大報告則進一步指出了農村股份經營是“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重要形式。農村股份經營之所以能成為我國農村經營模式改革中的重要選項,不僅是因為其具有壯大農業經營主體的經濟實力,實現經營規?;?、管理企業化、產業發展科技化、產品定位市場化、經濟效益最大化、發展方向現代化的功能和作用,更重要的是,股份經營能夠調動農民和企業家兩個積極性:一方面它并不排斥商業資本的逐利性,從而賦予了商業資本做大做強農村產業的動力,另一方面它不僅可以使農民在“保底收益+按股分紅”的基礎上獲得收益,還可以使農民通過參與農業生產而獲得工資收入,實現了發展成果共享和方便農民就業的統一,從而極大地激發了農民生產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二)股份經營使農業生產與農村物流形成良性互動
股份經營相對于“小規模、分散化”的傳統農業,它具有降低物流成本的現實優勢:首先,股份經營有利于提高物流效益。規?;洜I節省了分散收購的環節;規?;洜I所具備的充足穩定貨源可以實現“農產品與超市對接”、“農產品與批發市場對接”、“農產品與農貿市場對接”,從而減少了保管、儲存等中間環節,使鮮活農產品能夠快速地從生產基地投放到各個銷售網點。中間環節的減少一方面可以減少物流企業活勞動的支出,另一方面也可以減少農產品的有形損耗,在節約社會生產的同時大大提高了物流商的經濟效益。其次,股份經營有利于實現城鄉要素雙向流動。股份經營下的規模經營將大大提高農業生產效率,不僅傳統種植業在數量和質量上獲得提升,特色農業、休閑農業也將獲得新的發展機遇,這些因素的疊加,使針對農產品的物流獲得了充足的貨源,滿足了各個銷售網點對農產品的需求。另外,股份經營憑借個體農業無法比擬的資金和技術優勢,可以進行大規模的薄膜大棚生產,使農產品的生產不受天氣和季節的限制,農村物流不僅貨源充足,而且貨源穩定。擁有商業資本參股的農村股份經營,通常除進行農業生產外,還將向食品加工、餐飲、旅游、購物、娛樂等第二、三產業發展,成為農、工、商為一體的綜合經濟實體,其在向城市輸送農產品的同時,也需要不斷地從城市獲得生產資料和消費資料,使農產品“進城”和農業生產資料、消費資料“下鄉”獲得穩定的雙向流動成為可能。再次,股份經營有利于農村物流的可持續發展。股份經營下的農村產業經營,憑借其個體農戶所不具有的經濟實力和綜合發展潛力,自然具有個體農戶所不具有的社會認可度,從而使經營農產品物流的企業能夠獲得大型農貿批發市場,大型超市長期穩定的供貨合同。與此同時,商業資本參與下的股份經營,一方面需要大量的農藥、化肥、農膜等。這樣,股份經營就具備了整合城鄉兩個市場的功能,為農業物流企業贏得兩個市場提供了可能。反過來,農村物流的興旺也將進一步促進農村產業的發展,隨著二者良性互動的不斷推進和深化,農村物流必將為鄉村振興作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張建軍,趙啟蘭.我國農業物流與農業經濟發展互動關系研究[J].中國流通經濟,2017(1)
2.李麗,徐丹丹.城鄉流通差距對農村居民消費的影響[J].中國流通經濟,2018(2)
3.武曉釗.農村電子商務與物流配送運營服務體系建設[J].中國流通經濟,2016(8)
4.姚志.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電商認知行為差異及影響因素實證 [J].中國流通經濟,2017(9)
5.蔣婭娜.我國農產品現代流通體系機制創新[J].商業經濟研究,2018(6)
6.呂丹,王雅鵬.推進農業電子商務向縱深發展——基于湖北省現狀的對策思考[J].商業經濟研究,2018(10)
7.劉振武.農產品批發市場流通成本分析方法運用[J].商業經濟研究,2018(2)
8.姚曉萍.發達國家農業經濟發展對我國農村擺脫經濟貧困的啟示[J].商業經濟研究,2018(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38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