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機械化發展的影響因素分析與未來發展的思考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經濟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促進了我國農業的現代化進程,現代技術不僅節省時間和人力,同時提升了工作的效率。在過去的一段時間,我國的農業技術相對落后,在農業的建設中不重視機械化發展。隨著科技的提升和社會的進步,傳統的農業發展模式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農業機械化才是未來農業發展的方向。其不僅能夠節約人力資源和提升工作效率,重要的是能夠促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對影響農業機械化發展的因素進行了分析,并提出未來發展思路。
關鍵詞:農業機械化;影響因素;未來發展
在農業發展建設中,農業的機械化水平直接影響著農業和農村的發展?,F階段,許多農民因為農業的收入比較低而放棄農業種植,造成農村的勞動率低下,同時也制約了農業機械化的發展。為了改變這種情況,應積極發展農業機械化,國家需適當修改農業政策,同時給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和優惠。農業機械的發展和進步能夠加快農業現代化的腳步,同時也是促進農業可持續性發展的重要手段。
1 發展農業機械化技術的迫切需求
1.1 應合理配備農業機械設備
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存在一些問題,即分配不均勻、大型農業機械設備的數量比較少、家用農業機械設備不能滿足生產的實際需求。因此,為了促進農業機械設備的發展,應合理配置大型和小型農業工具[1]。此外,相關科研部門應投入資金和力量改造農機設備,同時借鑒先進國家的經驗,促進我國農業機械設備的健康發展,提升農機設備的使用性能,拓展使用的空間,真正促進農業的發展。
1.2 農作物機械化發展面臨瓶頸
我國地域遼闊,不同地區的農作物存在差異,因此,使用的機械設備也不同。如玉米種植中,傳統的種植方式是人力播種,豐收也是人力,不僅工作效率低下,同時消耗人力成本。在一些地區,可以借助機械設備進行播種,省時省力,但是農作物的收獲還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因此,應該加強農業機械設備研究力度,不斷滿足生產需求。
2 我國農業機械化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
2.1 發展現狀
隨著經濟發展和科學技術的創新,我國農業機械化設備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和進步,滿足了生產的需要。在農業種植的一些環節中需要借助機械設備的力量,大大提升了農業生產效率。機械化的發展不僅為勞動人民提供了便利,同時提高了生產效率,促進了農業的發展。
2.2 影響因素
科學技術的提升使一些機械設備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尤其是機械設備老化的問題,直接制約農業的發展。此外,我國的農機數量不均勻,基礎設施也相對落后,機械設備的研發力度和西方發達國家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從地域方面來講,南方的經濟好于北方,這也是導致機械化發展不平衡問題出現的原因,北方和南方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差距。此外,即使有足夠的資金購買機械設備,但是許多農民沒有接受專業的技術指導而不會使用,也是制約農業機械設備發展的重要原因。
3 農業機械化的未來發展思路
為了實現農業的機械化發展,不同地區所采取的措施存在差異性,應結合本地區發展的實際情況,采取與之相適應的發展策略和手段,真正掌握地區發展的實際需要。
3.1 健全農業機械化政策體系
為了促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國家應該采取積極的措施,如建立農業機械化發展部門,對不同部門的職責進行明確規定。適當安排工作人員進行下鄉調查,找到制約農業機械化發展的因素,對問題進行及時反饋,建立健全農業機械化政策體系。此外,重視對農業機械化基層推廣組織的建設,認真落實基層機械化發展的措施,為實現農民的增收和農村的經濟發展奠定基礎。
3.2 建立農業機械化發展的長期投入機制
為了促進我國的農業機械化發展,國家應該重視資金的投入,同時重視農機的科學研究工作。在農業的發展中,出臺一些優惠的農機購買政策。此外,提高農民的土地補貼,進而提升農民生產的積極性,逐漸提高農業生產效率[2]。建立農業機械化發展的長效機制,對促進農村農業和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3.3 加強對農機從業人員和農民的培訓
在農業發展的過程中,農機操作人員和農民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對農機操作人員和農民要有一定的要求,必須具備促進農業機械化發展的知識技能。相關的工作部門應結合實際的發展采取相應措施,真正地了解農民和農機操作者的實際情況。
總之,為了促進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必須重視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同時結合不同地區的實際情況,合理配置農機機型。此外,重視對農機推廣人員的技術培訓,真正了解農民和農村發展的實際需要,為農業的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 1 ] 郝瑞彬,李子田,孫云鵬.我國農業機械化現狀及影響因素淺析[J].唐山師范學院學報,2016 (01):35.
[ 2 ] 江蕙云.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對策研究[D].南京:南京農業大學,201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43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