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社會的未來發展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基于新課標、新課程的教學內容組織,也并非全都針對編程、創造等新內容,如何提升經典內容核心素養落實也很重要,如基于數字化學習與創新的信息系統建設、應用與安全等。本期解碼將從信息社會的角度觀察知識類教學內容如何提升,從信息系統組建的角度觀察無線局域網技術類教學內容實驗課的開展。
● 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教科版新教材必修二第五單元的內容,內容安排上既有對信息技術的現實體驗,又有對未來的展望,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根據新課標內容要求,本節課重點探討信息技術對社會發展、科技進步以及人們生活、工作與學習的影響,并描述信息社會的特征,了解信息技術的發展趨勢。
● 學情分析
我校學生身處偏遠農村,信息意識相對薄弱,能接觸到的新技術有限。因此,我把本節課設計主要分為兩個部分:一是帶學生一起體驗現代技術給生活帶來的便捷;二是通過幻燈片展示、教師的講述,開拓學生的視野,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 教學目標
引導學生探討信息技術對人類的影響,了解信息技術的發展趨勢;使學生能夠描述信息社會的基本特征,展望信息社會的未來。
● 教學重點
合理認識信息技術對人類社會的影響。
● 教學方法
講授法與任務驅動法相結合。
● 教學流程
1.課堂導入
師: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人們很難想象如果沒有電視、網絡、計算機、手機,我們的生活會變成什么樣子。信息技術對我們的生活,以及社會、經濟、文化、軍事等各個方面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就像現在,我們出門不帶錢包,也不會有任何問題,買個早點都可以微信支付了。同學們,假如我們要在假期進行一次旅行,那么你會利用信息技術來做哪些工作呢?你會怎樣完成?我們一起來看任務一。
設計意圖:本節課導入內容貼近學生生活,容易引起學生共鳴,讓學生更真切地體會到信息技術給我們帶來的便利。同時,激發學生興趣來探究信息技術還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影響。
2.學習任務
任務一:體驗信息技術對人類的影響
(1)交流討論,完成表格。文件提前發布或魔燈平臺下載。
師:除了表格(如下頁表)中給定的問題解決,如果你還想到了哪些需要解決的問題,也可以填寫上,沒用到的也可以現在從網上查詢或略過。
?。?)展示學生的任務完成情況,進行階段總結。
師:通過以上任務的完成,我們發現信息技術無處不在,確實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便利,同時我們也會發現我們對網絡、手機等的依賴性越來越強。
?。?)根據圖片分析出行應注意的信息處理問題。①大數據的應用:規劃三條出行路線,實時呈現擁堵情況,大數據分析的體現。②圖片展現物聯網的應用:共享單車,物聯網就是物物相連的互聯網。物聯網是互聯網的應用拓展,與其說物聯網是網絡,不如說物聯網是業務和應用。③個人信息泄露:展現購房者接到各種騷擾電話。
?。?)學習總結:信息技術對人類社會的影響。學生瀏覽課本,概括四點:①信息技術的發展推動社會的信息化進程,使得人們都可以分享社會進步帶來的成果,縮小地域差異。②信息技術大力促進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促進了新技術的變革,以強大的計算力和大數據為基礎,極大地推動了科學技術的進步。③信息技術大幅提高了人們的工作效率與生活質量,人們的工作方式和學習方式也正在發生轉變。④信息技術引發社會問題,任何事物都具有雙面性,信息技術也制造了信息泛濫、信息污染、信息犯罪、網絡沉迷等諸多社會問題。
設計意圖:首先,設計任務一中填寫技術功能分析表這一環節,是為了讓學生進行頭腦風暴式的練習,將自己旅行中用到的信息技術都總結列表,使學生更加直觀地認識到信息技術的發展,以及人們享受到社會進步帶來的成果。其次,通過分析圖片信息,引發學生思考旅行中我們遇到的相關信息技術問題。例如,百度地圖、共享單車體現了新技術的快速發展和變革,提高了人們的生活質量和工作效率;而個人信息的泄露則凸顯信息技術引發的社會問題,讓學生學會辯證地分析事物。通過上面環節的學習積累,使學生比較流暢地總結出課本中有關信息技術對人類社會的影響的四點內容。
任務二:展望信息社會的未來
(1)討論技術發展帶來的問題。
師:滴滴順風車事件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引發人們對網絡打車平臺的不滿,對其安全性產生嚴重懷疑,很多人主張關停平臺,卸載滴滴打車軟件。你對此有什么看法?請同學們在魔燈平臺上選擇自己的觀點。
教師展示結果,請兩位學生闡述自己的觀點。
設計意圖:通過滴滴順風車事件的討論,從不同的聲音中分析技術發展帶來的問題。
?。?)討論關于人工智能的輿論報道,分析技術發展帶來的問題。
師:這些關于人工智能AI的相關報道,捕風捉影,過于夸張。誕生于1956年的人工智能,經過60多年的演進,特別是在移動互聯網、大數據、超級計算、傳感網、腦科學等新科技的共同驅動下,人工智能加速發展,進入了新的階段。目前發展方向依然是弱人工智能,指特定具體任務可達到甚至超過人類頂級專家,如下圍棋等,但不具備通識能力,無自主意識,無情感。那么既然智能化時代將要到來,我們應該做些什么呢?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不要杞人憂天,要未雨綢繆,做好相關的知識儲備,了解人工智能,進而學習相關知識技術,在新時代到來時,能夠掌控新技術。
反思:每一次信息技術的飛躍都有代表性的信息工具產生,它們推動著人類社會不斷進入嶄新的時代。新生的技術,總有些缺陷,我們要幫助它不斷完善,而不是全盤否定,我們不能阻止時代的進步,人類已進入信息化社會階段。
那么信息社會的新特征有哪些?學生通過閱讀課本,進行簡要回答。教師進行點撥:①知識經濟時代社會結構正在變化,信息、知識成為重要的生產力要素,人力資源知識化。②社會網絡成為信息社會的組織方式,網絡化社會協調發展。③數字化信息成為信息社會的主要內容,信息逐漸成為最主要的消費內容。④信息社會促使政府的管理更加科學、高效,互聯網成為政府與公眾之間溝通的重要橋梁。
(3)交流討論,展望未來。觀看未來一天視頻小短片,讓學生想象在十年后自己一天的生活是怎樣的,請學生在下一節課前在魔燈平臺討論區討論自己的感受,并發布一篇100字以內的小短文。
設計意圖:所謂“理不辯不明,事不鑒不清”,設計討論兩個事件的教學環節,就是為了讓學生闡述自己的觀點,通過思維的碰撞,引導學生理清思路,學習掌控新技術,迎接信息化新時代的到來。設計最后一個環節是為了讓學生在了解信息社會的新特征后,發揮合理想象,設想未來一天的生活,使學生更加明確描述信息社會的新特征。
● 教學反思
課堂以課本為主線,展開兩個任務的學習活動,重在讓學生體驗新的信息技術及展望信息社會的未來。對于任務一中的表格填寫環節,在課堂實踐中發現,學生有畏難情緒,輸入內容太多,并且第二、三列有難度。課堂設計可以以第二列信息技術手段為主,后面改為口頭闡述內容。課本中文字內容比較多,通過設計提取關鍵字,進行圖表展示,讓學生進行總結,體現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任務二設計了兩個討論環節,在魔燈平臺上選擇觀點這個環節的加入,可以使學生全員參與,并能直觀反映學生態度,通過討論明確對新的信息技術應有的態度。最后一個環節可以設置為更為具體的對電商如淘寶等應用的未來展望,或者是更加開放性的作業,如由自己來制定與家人一起完成一次短途旅行。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576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