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橋梁結構裂縫及加固技術處理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我國建筑行業的飛速發展,市政橋梁建筑在市政工作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對橋梁施工質量與裂縫的加固技術要求也越來越高。本文將分析裂縫的危害與裂縫問題產生的原因,并針對這些原因提出一系列結構裂縫加固處理技術,希望能有所幫助。
關鍵詞:市政橋梁結構;裂縫;分析;加固處理
1 裂縫的危害
裂縫在橋梁工程的施工與使用過程中是一種經常會出現的質量問題,大多數裂縫產生的原因是由于施工技術不合理或者施工管理不到位,其對橋梁整體的穩定性與安全性有嚴重的影響。從我國市政橋梁使用現狀來看一般橋梁的使用時長是比較長的,在經過多年使用之后,橋梁的主要施工原料鋼筋混凝土結構內部本身便具有一定的微型裂縫因素,同時由于使用過程中所受到的外界因素的影響,橋梁結構很有可能會出現開裂破損等現象。這些質量問題都對橋梁的結構安全有嚴重的威脅,給人們的通行安全造成了危險。
2 市政橋梁結構裂縫問題產生的原因
2.1 橋梁荷載作用下產生的裂縫
荷載裂縫,主要是指混凝土橋梁在常規的動靜狀態荷載以及橋梁的次應力下產生的裂縫。根據導致裂縫產生的力的不同,可以將荷載裂縫分為直接應力裂縫和次應力裂縫。直接應力裂縫指的是橋梁在外部應力的作用下產生的裂縫,產生這種裂縫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橋梁表面所受到的力的作用超過了橋梁本身能夠承受的應力。次應力裂縫指的是橋梁在表面承受力的作用的同時所引發的次生應力導致的裂縫。
2.2 市政橋梁自身應力產生的裂縫
自身應力主要是由于橋梁收縮和外界溫度差異所導致的兩種不同的力的作用。首先橋梁收縮引起的裂縫問題是指砼在實際的凝固過程中,由于內外表面收縮的不均勻,導致砼表面上的所受到的應力超出了砼的抗性,從而導致橋梁出現裂縫。在市政橋梁的具體施工過程中,對混凝土進行澆筑之后大約4小時,水泥水化反應非常強烈,這個時期是分子鏈形成的關鍵時期,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會出現泌水的現象,這是由于混凝土沒有完全硬化所導致的。這種現象的發生將會導致塑性收縮的產生,在混凝土完全硬化之后,由于溫度的原因,混凝土表面的泌水會進一步蒸發,同時也將帶來溫度的降低,混凝土的體即將會隨之縮小,此時將會出現縮水干縮的現象。
2.3 溫度差異引起的裂縫問題
外界溫度差異所引起的裂縫問題是指砼在水泥的凝固過程中會產生熱量,太陽光的照射也會引起溫度的變化,在這一系列因素的影響下,水泥漿會產生收縮或者膨脹的現象,從而導致溫度應力超過砼所能承受的范圍,橋梁就會出現裂縫。在現實情況中每年的溫度都會出現一定的變化,但是這個變化相對來說是較為緩慢的,對橋梁的影響主要體現在縱向位移方面。橋梁的橋面與橋體在長時間受到太陽光的照射之后,局部溫度將高于其他地方的溫度,溫度較高的局部拉應力相對來說高于其他地方的拉應力,從而將會導致裂縫的產生。
3 市政橋梁結構裂縫問題的加固處理技術
3.1 表面處理法
表面處理方法主要包括表面涂抹和表面貼補。當橋梁所產生的裂縫比較細且淺,難以灌入漿材,此時應當采取表面涂抹的方式對裂縫進行修補。表面貼補則是針對于大面積的裂縫。表面修補適用于橋梁表面出現裂縫,但是內部無損害的現象,可以采用混凝土石灰填充裂縫,或者在橋梁裂縫表面抹灰等方法降低橋梁內部鋼筋受到的侵蝕。
3.2 灌漿法
灌漿法對小裂縫與大裂縫都有較為良好的處理效果,所使用的漿液主要有石灰漿、水泥漿以及其他化學漿液等。在進行灌漿處理時應先將裂縫表面進行剝離,并用水沖洗確保裂縫表面沒有其他雜質,將基層進行濕潤之后,再進行噴漿。在選擇漿體的類型時,應當結合橋梁的實際情況,針對裂縫產生的不同原因,采取不同的漿體。石灰漿的工作原理是通過混凝土內部的不同壓力利用孔洞將漿液注入到裂縫當中在,使用石灰漿的時候應當注意根據裂縫的實際情況,調節其粘稠度?;瘜W漿液是對漿液性能改變最大的一種,可利用其對一些細小裂縫進行修補,采取化學漿液可以簡化操作步驟,同時有良好的修補效果。采用灌漿法修補裂縫之后應當在裂縫部位貼上鋼板并對鋼板進行加壓固定,從而保證修補的效果。
3.3 結構補強
?。?)增加構件截面。該增加構件截面主要分為增加主筋補強和增加混凝土截面補強。增加主筋主要是通過將混凝土表面的保護層鑿開之后,對組件進行拉直之后將新增的主筋焊接在原主筋的下方,焊接完畢之后,使用長筋對其進行固定保護。焊接主筋法可以有效的提升橋梁的承受能力,在施工過程中應當注意降低溫度。
?。?)增加主梁加固。這種方法主要是適用在地基承載力較高的情況下,新增加的主梁一般設立在原有主梁的兩側。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應當將選定的新增主梁位置表面橋梁進行鑿開,利用原結構設置懸掛模板,之后進行新增主梁混凝土的澆筑。在針對預應力梁體時應當考慮到在橋梁表面無法展開張拉施工的現象,因此應當預先進行張拉,再進行梁體的安裝。
?。?)施加體外預應力。通過在橋梁外側受拉區域安裝預應力筋,可以在張拉過程中減少橋梁內部所產生的偏心預壓力,從而可以降低橋梁的荷載撓度,從根本上改善橋梁結構的受力狀態。
4 橋梁施工中關于防治裂縫的技術措施分析
4.1 混凝土的攤鋪施工質量要提高,減少受力裂縫的出現
為了提高混凝土攤鋪的平整度,應當對高度有合理的控制,提高混凝土的振搗均勻性與攤鋪密實度,從而有效提高橋梁的質量。另外,在使用機器進行滑模攤鋪的過程中,必須對速度有合理的控制。針對混凝土的稠密程度不同,對速度應當有一定的調整。在拌合物較干的情況下,應當適當降低速度,較為合理的速度應當在2m/min~3m/min之間;在拌合物消失的情況下應當適當提高攤鋪的速度,較為合理的速度應當在1.5m/min~2.5m/min之間。
4.2 根據混凝土凝結的時間,提高混凝土的凝結效果
在進行混凝土澆筑的過程中,應當保證在混凝土初凝的時間之內進行混凝土澆筑,這樣才可以有效的避免裂縫的產生。如果由于意外原因,例如停電或者設備故障無法按照原定時間進行混凝土澆筑,在超出混凝土初凝時間的情況下,需要對之前所澆筑的混凝土表面進行開槽,將一層新的水泥膠鋪上,然后繼續進行混凝土的澆筑,這樣才能夠避免施工縫的產生。
4.3 加強混凝土結構的養護,減少后期裂縫的出現
針對混凝土結構的養護應當注意到溫度因素的影響,如果橋梁的施工在較熱的天氣下進行,那么應當保證結構表面的潮濕程度,在橋梁結構表面附上塑料膜或者定期進行灑水。工作如果橋梁施工在較冷的環境中進行,那么應當保證橋梁表面的溫度適宜,可采用刷保溫涂料的方式或者在表面覆蓋保溫膜。最后需要注意在橋梁建筑施工完成之后,應當等待一段時間才能夠進行后續的表面施工工作。
5 結束語
隨著橋梁建造技術在我國基礎建設中應用的提高,橋梁的質量問題受到了越來越高的關注。橋梁結構裂縫對橋梁結構建設的危害是非常大的,不僅將影響到橋梁的美觀程度,同時也會對橋梁結構的安全性能和承載能力造成嚴重的影響。因此,施工單位應當在施工過程中對可能出現裂縫進行防治措施,并定期對橋梁結構進行檢查,一旦有裂縫出現時,及時進行加固處理,從橋梁的施工到投入使用每一個環節,都應當保證橋梁工程的質量滿足人們的要求。
參考文獻:
[1] 關建洲.市政橋梁施工中預應力箱梁的應用探析[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4(19).
[2] 宮明陽.淺析市政橋梁施工與動態質量管理的應用[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4(3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51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