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自動化監測系統在鞍山萬達廣場項目基坑監測工程中的應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我國城市建設的發展,基坑規模和開挖深度不斷增加,深基坑的安全問題成為工程界十分關注的問題。在深基坑開挖過程中,如何盡快的在第一時間了解基坑的變形情況,評價基坑的安全;實現自動化監測、信息化施工,避免事故的發生。與其它監測方法相比,遠程自動化監控具有適應性強、作業不受天氣等因素的影響、精確度高等優點,更適用于復雜超深基坑,在基坑監測領域必將得到越來越多的應用。
  關鍵詞:自動化;APP;安全監測;延遲預警
  1  項目背景
  鞍山萬達廣場項目位于遼寧省鞍山市高新區千山中路以北,廣場西路以東,廣場東路以西,四周有交通主干路,臨近居民區,周邊環境復雜,對測繪任務完成有較大的影響。為了保證監測精度和響應速度符合要求,保證人身財產安全,項目采用信息化自動監測系統、運用數據分析系統對基坑變形的實測數據進行反分析預測,及時發現和預報險情,為及時采取安全補救措施提供技術依據。
  2  系統簡介
  基坑自動化監測平臺是一個實現深基坑工程建設施工中所涉及的位移、測斜、應變、軸力、水位、視頻等多參數的遠程在線監測的基坑監測項目數據采集及項目管理綜合應用平臺;平臺中的監測數據自動化采集功能突破了傳統工程監測中的監測時間、區域、成本等限制因素,真正做到監測數據實時采集、工程安全動態預警,有效降低了地下工程和深基坑工程施工的安全風險。同時,基坑自動化監測平臺系統還通過系統云平臺+移動端APP (安卓版)相結合的方式,實現多方式數據采集(自動、半自動、手工)及數據接入,數據的圖表化形式查詢展示,監測數據趨勢變化,監測數據超限報警自動報警,監測數據導出并生成報表等功能。從而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效能,節約了生產成本,實現技術上和管理上的創新。使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和施工單位能及時、全面地掌握相關工程的監測數據,為判斷工程的安全狀態提供可靠依據,為決策指揮者預防工程質量問題提供可行性解決方案,最終達到防災、減災目的。
  3  目的和內容
  基坑監測目的,是將現場監測結果及時反饋給設計單位及甲方,使施工單位能根據現場情況發展,及時對開挖方案進行調整,保證基坑圍護結構及周邊建(構)筑物的穩定安全。為了切實保證基坑及周圍建筑物、道路和地下管線的安全,及時跟蹤掌握在基坑開挖和地下室施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種不利現象,為建設、設計和施工單位合理安排挖方和施工進度,確保基坑及周圍建筑物、道路和地下管線的安全,及時采取應急措施提供技術依據。
  主要內容:基坑自動化監測系統、分析平臺、深基坑監測、信息化。
  項目特點:
 ?。?)采用網絡實時數據監控,數據更準確完整。(2)監測數據實時傳輸、解算和分析,險情零延遲預警。(3)開發數據查詢分析系統APP,與pc客戶端完美結合。
  鞍山萬達廣場置業有限公司根據我部門提供的數據監測成果,明確了解基坑的設計強度,為降低本工程成本指標提供了設計依據;及時了解施工環境——地下土層、地下管線、地下設施、地面建筑在施工過程中所受的影響及影響程度;可以及時發現和預報險情的發生及險情的發展程度,為及時采取安全補救措施提供依據。
  4  功能模塊
  4.1  云平臺功能
  機構管理:實現對機構設置與調整管理,具體包括機構設置的名稱、性質、級別、規模、層次、數量等多方面的管理內容;可查詢機構信息,人員信息及監測設備信息等。
  工程管理:實現對在建的工程進行分層級,統一管理;對監測工程按具體監測項目進行設置,監測工程相關項目信息即時查詢。
  實時數據:可查看具體監測工程的整體監測工作匯總信息,各監測項簡略匯總情況,具體監測項數據實時查詢。
  報表導出:實現對相應監測工程的日報和周報進行一鍵輸出, 經過核查便可直接打印提交施工單位或監理。
  4.2  APP功能
  機構信息查詢:可查詢機構信息,人員信息及監測設備信息等。
  監測數據采集:可通過移動端APP連接全站儀或水準儀進行監測數據
  監測數據上傳:支持常規采集到的傳感器監測數據進行無線上傳至平臺。
  監測數據查看:打開移動端APP即可查看相關權限內監測工程的監測數據
  GPS定位:移動端APP上傳數據過程中實現GPS定位功能,即上傳數據地點留痕功能;方便管理者對工程監測工作中監測數據的真實性進行有效管理。
  5  系統優勢
  5.1  “一條龍”服務
  系統實現施工現場的數據無線采集和發送,監測數據的快速處理、分析,尾端的智能預警、圖表展示及監測日報、周報表一鍵輸出。
  5.2  數據真實、穩定
  系統實現施工現場的數據無線采集和實時發送,系統對原始數據進行存儲保留,并快速處理生成監測報表,保證監測數據的真實性和可靠性。
  5.3  低碳節約
  系統前端采集所涉及無線發送模塊及數據集成模塊均為重復利用產品,設備安裝、調試完畢即可實現數據的采集、傳輸工作,監測工程結束可回收相應產品;整個監測過程中僅需安裝人員進行部分硬件維護,極大節省人力成本,解決了因天氣條件、施工進度、周邊環境變化等變化引起的監測頻率增加從而導致監測成本劇增的瓶頸。
  6  結論
  隨著我國城市建設的發展,基坑規模和開挖深度不斷增加,深基坑的安全問題成為工程界十分關注的問題。在深基坑開挖過程中,應盡快的在第一時間了解基坑的變形情況,評價基坑的安全。傳統測量監測手段操作起來比較復雜,對儀器、人員素質有很高的要求,且監測數據需要人為計算上報,不能應對突發情況?,F有的自動化監測設備成本過高,一般應用于大型水利項目監測、礦山邊坡監測等大中型項目,對工程基坑監測應用較小。我部門利用該項目嘗試自動化監測與傳統監測手段同時進行應用比較其精度差別,利用實測數據分析,選擇合理的方法使自動化監測小型化,降低其成本,為以后施工監測實現自動化監測、信息化施工,避免事故的發生做出探索。與其它傳統監測方法相比,遠程自動化監控具有適應性強、作業不受天氣等因素的影響、精確度高等優點,更適用于復雜超深基坑,在基坑監測領域必將得到越來越多的應用。
  近些年,我們部門已經成功的運用了基坑自動化監測系統,它集成自動監測設備、自動采集設備和數據查詢分析平臺,實現了數據的自動監測、網絡化傳輸和遠程監控等功能。在此基礎上,經過我們工作人員的不懈努力,再次優化了基坑自動化監測系統,更好的適應時代的發展,向著基坑施工信息化、科技化和自動化的明天又邁進了一步。
  參考文獻:
  [1] 林宗元,巖土工程試驗監測手冊,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工程監測:668~717.
  [2] 建設綜合勘察研究設計院,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建筑變形測量規范,中華人民共和國 建設部:2007-09-04發布,2008-03-01實施:12~50.
  [3] 山東省建設廳,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建筑基坑工程監測技術規范,中華人民共和國住 房和城鄉建設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2009年09:7~39.
  [4] 張正祿等,工程測量學,武漢大學出版社,工程的變形監測和數據處理,2005年第七章:175~21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534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