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關于牙拔除術禁忌證課堂教學的幾點思考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在拔牙術進行之前,應先診斷患者是否有牙拔除術禁忌證,權衡利弊,并采取有效措施,才能保證拔牙手術的安全進行。高職院校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強,且對操作部分的學習表現為較大熱情,缺點是文化基礎薄弱、對理論知識的學習主動性較差,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求知熱情尤為重要。當今社會多元化的信息獲取途徑,推動著課堂教學改革的實施,多元化的教學元素與方法進入課堂教學,極大的激發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也有利于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培養適應社會發展需求的創新型醫學專業人才。
  關鍵詞:牙拔除術  教學方法  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9)02(c)-0204-02
  拔除術禁忌證是教學大綱要求所有口腔醫學生必須掌握的重點內容之一,是口腔執業助理醫師考試的必考內容,也是口腔執業醫師考試的必考內容。同時,拔除術禁忌證與臨床關系密切,是一名合格的口腔醫生必須掌握及應用的基本知識。在拔牙術進行之前,應先診斷患者是否有牙拔除術禁忌證,權衡利弊,并采取有效措施,才能保證拔牙手術的安全進行。
  1  學情分析
  授課對象是高職院校二年級全體口腔醫學專業學生。學生大都是未能考上本科而選擇來到高職院校就讀,但是這部分學生中個體差異很大。大部分同學由于高考失利但卻有著一定理想又不甘心就此終止自己的前途而選擇高職學校,期望憑借著自己擁有一技之長,以實現自己的理想。高職院校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強,且對操作部分的學習表現為較大熱情,學習積極性較高,缺點是文化基礎薄弱、對理論知識的學習主動性較差,學習目標不明確、缺乏耐心細致和嚴肅認真的學習態度,對該課程興趣處于萌芽階段,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求知熱情尤為重要。本次課的教學目標是——在知識上要掌握拔牙全身禁忌證與局部禁忌證;要熟悉各類拔牙禁忌癥的相對性;在能力上要幫助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知識獨立診斷出哪些牙可以拔,提高臨床思辨能力,提高學生綜合病例分析能力;在素質上要使學生在任務驅動和教師適當的提升引導下,培養 其“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同時,通過自主學習,培養學生在學習上的主動性。與此同時,還應注意將課程思政融于課堂,使學生具有醫學工作者應有的職業倫理操守和職業道德;樹立醫生的天職就是給患者解除病痛,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的世界觀。在學習該部分知識之前,學生已掌握牙拔除適應證,了解到了什么牙該拔,但并沒有形成良好的臨床辨證思維。因此本次課可以通過結合病例分析,聯系之前學過的相關知識,培養學生臨床思辨能力形成整體觀,為以后步入臨床實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2  教學方法
  以講授法為代表的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學生對牙拔除術禁忌證的掌握往往停留在淺層字面意思的層面上,無法“應用”甚至“理解”所學知識。而牙拔除術是口腔門診常見病種,是每一個口腔醫生必須要掌握的基本技巧。在臨床上如果某患者不能耐受拔牙,醫生卻給該患者實施了拔牙手術,這就可能給患者帶來嚴重后果,甚至威脅患者生命??谇会t學生只有徹底的理解了牙拔除術禁忌證,理解了哪些患者能夠耐受拔牙,理解了哪些牙可以拔,并達到“應用”的層面上,能夠綜合分析患者的實際情況,得出正確的診斷,制定出合理的治療方案,才能在臨床獨立接診需行牙拔除術的患者。于世賓認為“理解”甚至“記住”只是學習的初級階段,“應用”才是學習的最終目標, 而后者是一般的理論課無法完成的[1]。楊虹麗認為在以講授為主的教學過程中,很多學生對知識的掌握都處于淺層水平,缺乏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無法達到深度學習的目的[2]。
  為提高課堂效率,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幫助學生突破難點,達到理解及運用知識的知識層面,本次課堂應突破傳統教學模式,采用案例導入、講授法、情景模擬、翻轉課堂法、信息化教學法等多種方法相結合的“多元化”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中心”進行教學。
  3  教學設計及其優勢
  3.1 課前
  通過QQ群發布預習通知,讓學生通過完成以下兩個方面來進行課前自主學習:一是完成學習通上相關教學視頻的學習;二是回答以下能夠引導學生思考的三個關鍵問題:(1)妊娠期一定要拔牙,醫生該怎么做?為什么?(2)是不是有糖尿病就不能拔牙?(3)高血壓對拔牙有什么影響?
  從而使學生一方面對牙拔除術禁忌證形成初步認識,為課堂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作準備,另一方面培養學生篩選、總結信息及臨床思辨能力,提高學生自學能力,充分發揮“教是為了不教”的教學目的,使學生掌握獲取知識的方法。
  3.2 課中
  3.2.1 案例導入
  步驟一:教師利用PPT動畫描述案例——33歲的張女士,右下有一顆智齒在當地診所拔除后,拔牙的“血口”不斷出血,去省口腔醫院一查原因竟是日子沒挑對,這是怎么回事呢?經詢問得知,平素身體健康的張女士沒有過出血不止的病史,不過在她拔牙的那天,恰好是她來月經的日子。后來,張女土被告知拔牙后傷口出血不止是因在經期拔牙引起的。
  提問:那么通過這則案例我們學到了什么呢?
  步驟二:學生通過開展討論,上網查閱資料,最后在學習通上作答。
  步驟三:成果檢驗,教師利用學習通投屏,將學生的答案投屏至大屏幕上,教師抽取有代表性的答案,采取對話的模式提問學生提供該答案的依據是什么,同時教師發表對該答案的具體點評。   步驟四:教師對案例進行總結,幫助學生開闊思維,并由此導入正題。對案例的總結如下:月經期拔牙可能導致出血不止;月經期不拔牙;損傷后出血不止可能對拔牙手術有影響。
  步驟五:層層深入,組織學生開展討論,分析月經期不拔牙的原因。
  3.2.2 任務驅動
 ?。?)布置任務:提供任務清單,讓學生清楚本節課要解決的問題:①掌握拔牙全身禁忌證與局部禁忌證;②重點掌握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月經、妊娠期的拔牙禁忌證;③而各類拔牙禁忌癥的相對性是本節的難點。
 ?。?)小試牛刀:回顧案例,從案例中我們了解到了損傷后出血不止可能對拔牙手術有影響,那么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疾病會導致損傷后出血不止呢?學生開展討論,并回答。之后,教師總結——這類相關的疾病包括:①血液病:白血病、血友病等;②患者長期抗凝藥物治療;③肝臟有問題。這些都屬于牙拔除術禁忌證。
  從而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的知識層次,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探索和討論中獲取知識,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再次回顧案例,從案例中我們學習到了女性月經期應暫緩拔牙,除了月經這個特殊期以外,女性還有另外一個拔牙應注意的問題,那就是妊娠期,請同學解答:妊娠期一定要拔牙,醫生該怎么做?為什么?這個問題在課前預習中也預留了,在課中放入案例中再次提出,幫助學生形成整體思維,培養學生臨床思辨能力。
 ?。?)授業解惑,完成學習任務: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結合新的知識點,探討其他牙拔除術禁忌證的相關問題,逐步完成學習任務,并培養學生學習遷移的能力。
  (4)拓展延伸(考一考):情景模擬、互為醫患??紤]到學生為初次接觸牙拔除術禁忌證這一知識點,本次課堂采用簡易情景模擬教學,旨在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所學知識,鍛煉學生的臨床思辨能力及知識應用能力。情景模擬模型為:教師為患者,學生為診治醫生?;颊咛岢觯横t生我這顆牙疼的厲害,您快點幫我把它拔了!學生作為診治醫生與患者進行交流溝通。
 ?。?)學生提問,教師答疑:設置學生提問,教師答疑環節,解決學生對牙拔除術禁忌證這一知識不理解之處。
 ?。?)教師點評(評一評):課堂最后教師進行歸納總結,引導學生自查并融入思政元素,提高學生“醫者仁心”的情懷。
  3.3 課后
  利用QQ群發布作業:請同學們以宿舍為單位,以牙拔除術禁忌證為主題,拍攝一段醫患溝通的視頻(培養學生團隊協作能力和創新能力),發送至教師QQ郵箱。教師進行查閱,并點評。選出好的作品上傳到學習通平臺,提高學生自信心,為其以后下臨床實習與患者建立良好的溝通做好準備。
  4  結語
  課堂不是一成不變的,是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的。醫學是實踐的,絕非死記硬背的。隨著時代的發展,醫學在進步,課堂教學也在進步。多元化的信息獲取途徑,推動著課堂教學改革實施,多元化的課堂也更為適應當下人們獲取知識的方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性,開闊學生視野,使學生更為適應時代的發展需求。在未來的牙拔除術禁忌證的課堂教學中,如何順應時代的發展,增添新的教學元素及方法,從而優化教學,是一個永恒的課題。
  參考文獻
  [1] 于世賓, 楊耀武,宋蔚,等.網絡課件在口腔頜面部局部麻醉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08(4):342-343.
  [2] 楊虹麗.翻轉課堂促進大學生深度學習的實踐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548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