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分享經濟時代社交零售模式的可持續發展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近年來,社交零售平臺一路高歌猛進,成為吸引大眾眼球的新型電商模式。但是,在社交零售平臺高速發展的同時,也暴露出一些值得關注且亟須解決的問題。本文通過分析分享經濟時代的特點,同時對社交零售模式進行全方位的SWOT分析,并針對性地提出有效措施,促進社交零售模式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分享經濟;社交零售;可持續發展
  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網上社交在拉近了人與人之間距離的同時,也改變著人們傳統的網購模式。近年來,一種“社交”+“零售”的電商行業在國內迅猛發展,一路高歌猛進。社交電商作為一種基于社會化移動社交而迅速發展的新興電子商務模式,自2013年出現后,連續五年高速發展。2017年中國社交零售用戶規模達2.23億人,較2016年增長46.7%,預計2020年用戶規模增至5.73億人。2018年,中國社交電商市場規模預計達到11397.78億元,較2017年增長66.73%。
  一、經濟時代的特征分析
  (一)內涵定義
  分享經濟是指將社會海量、分散、閑置資源、平臺化、協同化地集聚、復用與供需匹配,從而實現經濟與社會價值創新的新形態。分享經濟強調的兩個核心理念是“使用而不占有”和“不使用即浪費”。分享經濟是“互聯網+”高速發展的產物,互聯網在拉近人與人距離的同時,也集中了世界的各種資源、信息,為分享經濟的產生與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ǘ┗咎卣?
  1.用戶大眾化。在互聯網的幫助下,分享經濟的用戶遍布全世界,互聯網平臺的開放性使得普通個體只要擁有一定的資源和一技之長,就可以很方便地參 與到分享經濟中來。在分享經濟中,參與者往往既是生產者又是消費者,個體潛能與價值能得到最大限度發揮。
  2.平臺化特征。分享經濟借助互聯網的特性,解決了信息不對稱,使得海量的供給方與需求方得以迅速建立聯系,提高了分享經濟的效率和便捷度。
  3.價值驅動性。分享經濟很好地解決了閑置和浪費資源的問題,將資源和需求連接在一起,實現資源利用最大化,創造出更多的價值。
  4.“四低四高”。分享經濟具有典型的低交易成本、低信任成本、低門檻、低碳;高滲透率、高效能、高估值與高留存特點,這也是其被社會大眾所追捧的主要原因。
  二、社交零售SWOT分享
  (一)優勢
  1.社交化營銷
  通過移動社交,信息與服務傳播的速度、廣度和深度以及顧客互動指數呈指數級增長。在日常社交中進行銷售產品,比傳統零售更加貼合消費者需求,對消費者進行針對性銷售,將店員和消費者、消費者和消費者的社交關系建立起來,必然可以大大縮短決策時間和購買時間,提升復購率和忠誠度。社交零售是新型銷售模式,由于其去中心化的特點,用戶數量大、渠道多,能迅速占領市場;同時,基于熟人社交的優勢,有朋友間的誠信度背書,能提高消費者信任感從而更容易地達成交易。在調查統計中,有82%的店主是將商品推銷給自己的親戚朋友、同學校友、同事合作伙伴等比較熟悉的人。
  2.成本低、風險小
  社交零售的入行門檻較低,很多社交零售平臺免費注冊或者繳納小額資金就可以當店主,并且無須在家中囤積商品,開店基本無任何風險。并且社交零售模式依托于移動互聯設備,一部智能手機便可以隨時隨地開展銷售,而配貨、發貨、物流、售后等工作環節則全部由社交零售平臺負責,減少商品流通環節,節約成本,同時也降低個人經營風險和成本。
  3.自由度高、省賺兼宜
  社交零售平臺的商品大多數比傳統電商上的商品價格優惠,消費者購買商品,社交零售平臺會在商品價格上給予店主5%-40%的返利,這其中的返利金額便是通過社交零售的營銷模式節省出來的資金。而且工作時間由自己決定,多勞多得、少勞少得。據問卷調查統計,社交零售平臺的店主大多是在家利用空閑時間的家庭主婦或者把社交零售當作兼職或副業的上班人士。
 ?。ǘ┝觿?
  1.商品供應短缺
  與傳統電商相比,社交零售的商品種不齊全,缺少品牌商品。社交零售遠比不上傳統電商的轉化率和復購率。社交零售商品大多是一些小牌子的商品,許多商品的品牌,不為大家所知。行業缺乏一些大眾品牌商品,商品缺乏競爭力。
  2.行業標準不完善
  當一個行業沒有統一的標準時就 會出現很多問題,社交零售在我國的發展還不是很成熟,缺乏一套屬于自己的行業標準,很大程度會限制社交零售的發展,不管是從消費者角度還是企業角度,一個好的環境總是會推動事物向著好的方向發展,目前社交零售行業缺乏一個標準的準則。
  3.售后維權困難
  由于社交零售交易是線上交易,且以個人從業者為主,平臺對個體渠道難以監管,商品可能在個體渠道中串貨,對消費者和平臺造成損失。消費者對于商品的信息只能單方面從商家的描述及圖片介紹中獲取,無法像實體交易中能辨別、挑選。消費者也無從判斷商品真假,多是憑借對店主的信任,所以消費者在線上交易中多是處于弱勢地位,售后維權困難。
  4.缺乏法律監管
  社交零售作為新興行業,目前沒有明確的法律法規去監管社交零售行業,社交零售行業存在一些違法違規的現象。社交零售平臺可能上架一些“三無”產品,甚至假貨、冒牌貨,卻缺乏相應的法律法規制度去監督和約束,相關部門監管缺失。
  5.行業形象不佳
  社交零售行業是近些年才成長起來的新型電商行業,由于行業交易的特殊性,這就造成一些社交零售平臺利用這一漏洞,進行“拉人頭”“交會費”等類似傳銷手段的方式進行推廣平臺,不少社交零售平臺在發展過程中存在一些“打擦邊球”的行為。這使得民眾對社交零售平臺常常與傳銷進行掛鉤,嚴重阻礙社交零售行業的發展。
  (三)機遇
  1.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   互聯網的發展,拉近了人與人的關系,微信、微博的朋友圈更是促進了人與人的交流。社交零售的店主可以在朋友圈更新自己的商品,將商品精準化的推薦給朋友。移動客戶端的推出,催生了大量的社交零售平臺,只需下載平臺App即可加入社交零售中,通過微信、微博等方式進行社交銷售;移動支付便捷了消費者的支付方式,簡化了支付手續,大大提高了購物效率。
  2.國家產業政策大力支持
  國家自2015年以來不斷出臺監管規范政策,旨在促進社交零售行業健康發展。同時,國家積極鼓勵創新性電子商務運營模式和市場營銷模式,這為社交零售發展奠定了政策基礎。
  (四)威脅
  1.起步晚、競爭力弱
  社交零售行業是近兩年剛剛催生出來的新行業,相對于已經趨于成熟穩定的傳統電商行業仍處于明顯的弱勢地位。社交零售模式雖然有自己獨特的優勢和魅力,但其起步較晚、發展時間短,且自身存在許多問題,短期內想要與傳統電商抗衡,快速搶占市場份額,還需要及時做出調整和改變。
  2.社會大眾誤解較深
  由于社交零售行業主要依托于微信、QQ、微博等社交軟件,利用社交關系進行營銷和產品推廣,而且現有的社交零售平臺多設置進階管理模式,存在“交會費、拉人頭”的現象,行業誕生之初更是不免讓人產生“社交零售就是傳銷”的誤解。作為社交零售行業領頭羊的云集微店就曾因為涉嫌傳銷受到監管部門的處罰,雖然現在云集微店已經成功“洗脫污名”,但社會大眾對社交零售模式的認識還沒有完全轉變,當下仍有有許多人將社交零售等同于傳銷,這對該行業的發展是不利的。
  三、促進社交零售可持續發展的建議
 ?。ㄒ唬┙⒔∪O管機制
  社交零售行業必須建立相應的法律進行監管,加強市場監管力度,大力打擊社交零售平臺存在的“拉人頭、交會費”的現象?!渡缃浑娚探洜I規范》不久將出臺頒布實施,規范對于社交零售行業將產生重大影響,行業將迎來洗牌,不良企業會被清洗。同時,規范的實施會對整個社交零售行業的健康發展產生積極影響,對推動社交零售行業走上發展快車道、合法合規經營產生重要作用。
 ?。ǘ┘涌焐唐范鄻踊M程
  社交零售平臺由于剛剛起步,很多平臺的在售商品種類都不齊全,這也是廣大消費者不愿意在社交零售平臺購物的主要原因之一。平臺要做強做大,商品種類一定要多種多樣,商品品牌要大眾化,這樣才能滿足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增加消費者對商品的復購率。同時,平臺還要堅決杜絕一切假冒偽劣產品入駐平臺,100%保證所售商品的品質和質量;不做虛假宣傳,做到實事求是,不要鉆法律的漏洞,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提高消費者的信任度和忠誠度。
 ?。ㄈ┘哟笳龀至Χ?
  在國家重點支持第三產業發展的戰略背景之下,政府部門應著力加大對社交零售等新興行業的扶持力度。政府部門應鼓勵企業轉變思路,開展社交零售模式,并給予一定的資金支持或優惠利率,提高企業參與社交零售行業發展的熱情。同時,政府部門還應加大對電子商務人才的培養力度,為新型電商平臺培養各類專業技術人才,為社交零售行業的長遠發展助力。
  (四)構建線上線下銷售融合機制
  現階段,社交零售平臺的所有業務都只在線上進行,消費者對于商品的認識和了解也停留在平臺的文字介紹和圖片說明,沒有相應的線下體驗店可供消費者具體感知、試用相關商品,一定程度上在消費者心中筑起了一道無形的坎,不利于平臺的發展。社交零售平臺應加快建設平臺線下實體體驗店,使平臺線上線下銷售快速融合,促進社交零售的快速發展,同時也可以更好地為消費者提供售后保障。
  社交新零售是將社交賦能新零售模式,提升零售效率和運營成本為目的,以消費者為中心,更好地提供快捷便利和服務,高效鏈接消費者。在消費升級的今天,消費者的消費選擇有更大空間,對產品和消費的適配度提出更高的要求,社交新零售有利于傳統企業采用這種先進模式,在激烈的市場競爭能夠獲得競爭優勢和提高效率。社交零售行業近些年取得了驚人的成績,快速的發展難免會出現一些問題與不足。希望社交零售平臺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要及時解決發展的問題和不足,同時市場監督部門也要加快建設社交平臺零售行業的行業規范,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張佳琦.我國分享經濟熱點、發展問題與趨勢研究[J].商業經濟研究,2018(23)
  [2]周亞麗.社交電商發展中的問題及建議[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6.
  [3]莊寶英.社交電商的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J].中國商論,2018(02)
  作者簡介:
  胡林臣(1997.12-  ),男,安徽阜陽,本科在讀,研究方向:經濟發展;
  黃前陽(1987.4-  ),女,湖南省安化縣,碩士,講師,研究方向:宏觀經濟政策。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667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