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汽車排氣系統的結構優化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對主消聲器和二級三元催化器進行針對性的結構優化,并詳細分析優化前后的流場特性。優化后的排氣背壓平均下降了約25%,最大排氣背壓由原來的74.8KPa下降到53.2KPa。優化后的發動機額定工況點功率最大提升約15%,燃油消耗率最大降幅約16%。
  關鍵詞 排氣系統 計算流體力學 流場特性 排氣背壓 結構優化
  中圖分類號:U464 文獻標識碼:A
  1對二級三元催化器的結構優化
  圖1是優化前的二級三元催化器內部的流場特性圖,左側為氣體的速度矢量分布圖,右側為內部氣壓分布圖。由兩圖知,氣體從橫截面積較小的排氣管流入橫截面積較大的二級三元催化器,因氣流存在慣性而使得氣流不可能隨著管道的形狀突然擴大,這就造成了在流束和管壁拐角處形成了局部漩渦。另外,由于管道形狀突然改變,氣流速度重新分布,引起氣體微團的前后碰撞,增加壓力的損失。
  對二級三元催化器的進口擴張管進行優化,減小擴張管的張角。圖2是優化后二級三元催化器內部的流場特性圖。由圖可見,優化后氣體的流束更加集中,已無明顯的漩渦現象;內部氣壓分布更加均勻,且產生的排氣背壓由原來的11.9MPa下降為6.7MPa。
  2對主消聲器的結構優化
  圖3是優化前主消聲器內部的流場特性,由左側的氣體速度矢量分布圖可知,在進氣內插管末端和出氣內插管端口處有局部漩渦,造成了氣流能量的損失。在出氣內插管端口處,氣體流速突然變大,形成了射流;在隔板上消聲孔處產生了氣流的噴注,造成了能量損失并產生了噪聲。由右側的內部氣壓分布圖可知,在出氣內插管的端口處由于氣流截面積的突然收縮,在貼近管壁處形成了兩個低壓區。
  在滿足主消聲器的消聲性能的前提下,增大隔板上消聲孔的開孔面積,降低噴注氣流;縮短進氣內插管和出氣內插管的長度,避免形成局部漩渦;將出氣內插管的入口處改為喇叭形入口,實現氣流的平緩過渡,消除氣體的射流和低壓區的現象。圖4是優化后主消聲器內部的流場特性圖,可見優化效果十分明顯,主消聲器產生的排氣背壓由原來的30.2MPa,下降為14.4MPa。
  3排氣背壓的優化
  圖5為轉速5000r/min時排氣系統的排氣背壓的分布圖,雖然背壓貢獻量還是集中在三元催化器和消聲器上,但與優化前相比總的排氣背壓已由原來的74.8MPa下降為53.2MPa。由圖6優化前后各工況下的總排氣背壓的對比圖可知,在各工況下優化后的總排氣背壓都小于優化前,且隨著轉速的增加其差值也呈現出增大的趨勢。優化后總排氣背壓的平均降幅約為25%,可謂優化效果顯著。
  4優化后對發動機性能的影響
  圖7為優化前后的發動機在不同工況下的功率對比圖,當發動機的轉速在1000~3300r/min范圍內時,優化前后發動機的功率幾乎沒有差異;當發動機的轉速在3300~5700r/min范圍內時,優化后發動機的功率要大于優化前,且隨著轉速的增大而呈現出增大的趨勢,發動機的功率最大提升約15%。
  圖8為優化前后的發動機在不同工況下的燃油消耗率對比圖,當發動機的轉速在2000~4000 r/min范圍內時,優化后的發動機燃油消耗率有明顯的改善,較優化前的最大降幅約16%。
  5結論
  對主消聲器的結構進行了優化:縮短了進氣內插管和出氣內插管的長度,將出氣內插管的入口改為喇叭狀,適當增大隔板上消聲孔的開孔面積;對二級三元催化器的結構進行了優化:減小擴張管的張角。優化后排氣背壓平均下降了25%,最大排氣背壓由原來的74.8MPa下降到53.2MPa;發動機的動率提升約15%,燃油消耗率最大降幅為16%。
  參考文獻
  [1] Ingenuin,G&M.Rybicki.Modelling and simulation of gas dynamics in an exhaust pipe[J].Applied Mathematical Modelling,2013,37(05):2747-2746.
  [2] B.Albriet,K.N.Sartelet&S.Lacour&B.Carissimo,et al. modelling aerosol number distributions from a vehicle exhaust with an aerosol CFD model[J].Atmospheric Environment, 2010,44(08):1126-1137.
  [3] 石巖,舒歌群,畢鳳榮.基于計算流體動力學的內燃機排氣消聲器聲學特性仿真[J].振動工程學報,2011,24(02):205-209.
  [4] 張智輝,陳軍,王樹宗等.消聲器內部流場的數值模擬[J].振動與沖擊,2006,25(06):21-24.
  [5] 李以農,路明,鄭蕾等.汽車排氣消聲器內部流場及溫度場的數值計算[J].重慶大學學報,2008,31 (10):1094-109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775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