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期高一學生學習化學的困難成因及對策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通過研究新時期高一新生學習化學遇到的困難及成因,尋找對策,改變教育教學方式,幫助學生克服學習困難,促使學生健康全面發展,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國家培養更多更優秀的人才。
關鍵詞 新時期 困難 成因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社會在快速發展,我們的生活也日新月異,包括教育方面,這給教育工作者們帶來了巨大挑戰。比如我們發現2018年9月入學的高一新生化學科學習能力遠不如往屆學生,好多學生很快就覺得高中化學難學,化學成績迅速產生分化,讓我們老師都有點措手不及。為此我們迅速開展研討活動,分析原因,尋找對策,以扭轉這種局面,提高教學質量。
1部分學生思想松懈,不能及時進入高中學習狀態,出現知識斷層,導致學習困難
1.1成因
(1)“移動互聯網”影響。這屆高一新生都屬于00后,他們號稱是“移動互聯網”原住民。在中考后兩個多月的假期里,手機、平板電腦幾乎是他們生活的全部,QQ、百度貼吧、微博、王者榮耀、知乎、抖音、嗶哩嗶哩、快手等各種娛樂、游戲、社交平臺APP,玩得不亦樂乎。于是到了高一開學,很多同學根本沒法集中注意力,專心投入學習中,導致前面階段的知識學習不到位。而當發覺自己成績已落后,想努力提高成績時,卻發現自己很多知識沒掌握,連課都聽不懂,學起來自然困難重重。
?。?)高一開學初學校會開展各種活動,如軍訓、新生杯球賽、拔河比賽,還有學生會、各個社團招聘新成員等,也會導致學生分心。有部分同學還存在“高一不急,高二高三再努力”的思想。
1.2對策
?。?)對學生進行“沉溺手機、網絡成癮的危害”教育,引導學生合理利用手機,與家長聯系達成共識,形成制度,嚴控手機進校。
?。?)對學生進行入學教育,強調高一的重要性,要求學生盡快進入高中學習狀態,及時適應高中學習。
?。?)嚴密組織各種活動,加強活動的紀律性,在活動中滲透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理想前途教育,提高活動的教育功能,使之為教育教學工作服務。
2部分學生適應能力不強,無法及時適應高中化學的學習
2.1成因
2.1.1無法適應高中化學內容的深度、廣度、難度
初中化學的知識點少而淺,高中化學知識深度、廣度、難度都有大幅提升,理論性、邏輯性、條理性更強。課本內容容易,課外練習難,這是高中化學的另一特點。課外教輔資料是高中化學教材的有效補充,教輔資料中拓寬的一些知識點也要求掌握,這也加大了學生學化學的難度。
2.1.2學習方法落后,學習效果差
部分同學在初中學化學“等靠要”思想嚴重,過分依賴老師,自主學習能力差,對知識靠死記硬背,不注重對知識的理解、歸納、對比、總結,難于適應高中的學習。
2.1.3思維品質差,解題能力弱
在初中很多學生做題也靠記,記題型、記步驟、記答案,生搬硬套,思維定勢嚴重。到高中后發現化學題型千變萬化,死記硬背根本行不通,做題時束手無策,只能望題興嘆。
2.2對策
2.2.1改進教學方法,注重學法指導,引導學生盡快適應高中化學的學習
教師在教學中盡量采用啟發探究式、討論式、實驗法等教學法,注意初高中知識銜接,由淺入深,引導學生積極進行思考,注重對知識的理解應用。每節課都要有學法指導,讓學生學得其法,學有所悟。首先是教材分析,包括初高中內容的聯系與區別,高中教材的編排順序及目的;然后是各模塊內容的學習方法指導。如學習元素化合物內容,讓學生明白是按照:金屬單質→金屬氧化物→氫氧化物→鹽;非金屬→非金屬氧化物→含氧酸→鹽的知識主線進行系統學習,每種物質要先按照分類法進行歸類,從物理性質、化學性質、用途、制法、結構等幾方面進行學習,并讓學生理解“結構決定性質,性質決定用途”的內在規律,同時引導學生嘗試根據知識主線構建構建知識網絡,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使知識系統化、網絡化。學生一旦掌握學習化學的學習方法,學好化學將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
2.2.2注重學生思維能力和解題能力的培養,讓學生適應高中的命題特點和要求
學生思維能力、解題能力差是初中應試教育的產物,是大量簡單、機械重復做題的結果。在高中化學能力立意命題背景下,提高學生思維能力和解題能力是高中化學教學的首要任務。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學會審題收集信息,弄清題目設問,將題目所給有用信息與所學知識相聯系,通過嚴密的邏輯思維得出解題步驟,最后形成正確的解題思路。同時教師要多創設不同情景,讓學生進行變式、一題多解、多題一解訓練,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發散思維能力。學生的思維能力、解題能力提高了,成績自然也會提高。
3部分學生缺乏目標,學習沒有動力,學習勁頭不足
3.1成因
?。?)部分學生自稱是佛系一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切隨緣,開心就好,不會因為學得不好而焦慮,也不會因成績不好而痛苦。他們大多是獨生子女,集萬千寵愛于一身,衣食無憂,也導致他們缺乏目標,缺乏學習動力。
?。?)部分學生覺得化學很枯燥乏味,對化學提不起興趣。
3.2對策
(1)教師想法設法讓課堂變得活躍有趣,多進行演示實驗、學生實驗、探究實驗,杜絕紙上實驗、視頻實驗,讓學生愛上化學課,喜歡學化學。
?。?)充分挖掘化學教材中教育素材,發揮其育人作用,培養學生崇尚科學、熱愛科學和愛國情懷,樹立為人類進步、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學習科學知識的信念。
(3)引導學生進行個人生涯規劃,制定個人短期目標和長遠目標,自強不息,做生活的強者,為追求理想而努力拼搏。
時代在變化,學生也在改變,我們教師要與時俱進,關注我們教育對象的變化,對癥下藥,因材施教,才能確保教育教學質量,為學生的成長保駕護航,為國家培養更多更優秀的人才。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78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