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旅游英語人才培養與中華傳統文化教育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近幾年,隨著全球經濟化的發展和旅游業的不斷進步,旅游英語作為新興專業在高校越來越受到重視,培養高素質、復合型的旅游英語人才,是推動旅游文化發展的有效途徑,旅游英語人才也肩負著弘揚民族文化的重要使命。然而,當前旅游英語專業人才僅僅具備了英語專業的語言能力,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理解并不深入,在工作實踐中對文化的傳播稍顯生疏,充分說明了高校在旅游英語人才培養過程中對文化教育的偏離和缺失,應及時進行完善和提升。
[關 鍵 詞] 旅游英語;人才培養;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教育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12-0226-02
隨著經濟不斷發展,旅游業日益興盛,中國作為有著幾千年歷史文化的民族,一直吸引著國外的眾多游客,他們希望通過專業導游的講解,了解更多的中華民族的文化精髓。因此,旅游英語作為新興起的專業,人才培養是當前旅游業發展的必然需求。因此,如何將旅游英語專業與中華傳統文化教育有機結合起來,如何通過課程設置、教材優化和師資注入來推動旅游英語復合式人才的培養,是本文重點探究和思索的課題。
一、旅游英語與中華傳統文化的必然聯系
(一)旅游英語與中華文化互相依靠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世界各國開始了文化交流,中華民族具有幾千年的傳統文化,集文學、藝術等于一身,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也是中國與世界聯結的橋梁,應該進一步發揚光大。旅游英語就是向全球傳播中華傳統文化的載體,中華傳統文化需要依靠旅游英語的專業人才向世界傳播,二者密不可分且相互依靠。[1]
(二)旅游英語人才肩負著傳承中華文化的責任
中華民族之所以讓世界矚目,就是因為有著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文化是一個民族長久生存的根基,是強國富國的法寶。因此,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具有強烈的民族意識,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但是,要將中華文化向世界傳播,旅游英語人才肩負著重要的責任和使命。他們與外國游客直接接觸,所表現出來的文化素養和專業水平對文化傳播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因此,培養旅游英語人才,不僅要培養其擁有過硬的專業技能,強大的口語交際能力,還應培養其掌握豐富的歷史文化知識,并向國外的游客展示,使游客體會到中華民族的特色文化。
(三)中華傳統文化是我國旅游業發展的支撐
旅游與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國外的游客到中國旅游,除了欣賞景色之外,最感興趣的就是當地的風土人情、生活習慣和歷史文化,體會有特色的民族風采。如果導游人員能夠充分了解當地的文化,并通過詳細生動的講解,將當地的特色文化形象地展現出來,就能吸引到更多的外國游客,從而促進旅游業快速發展。因此,在旅游英語人才培養過程中,要更加注重民族文化的教育,英語專業的學生只有了解和熟知本土文化,才能將文化更好的傳播,推動旅游業的長足發展。[2]
二、當前旅游英語人才培養與中華傳統文化教育的現狀
(一)旅游英語人才對傳統文化的理解不到位
隨著經濟的發展,英語已成為國際交流和溝通的通用語言、世界各國取得聯系的重要工具。隨著旅游業的快速發展,世界各國開始了文化的交流傳播,因此,旅游英語人才的培養越來越受到重視。從當前的現狀來看,我們培養的旅游英語人才普遍具備了英文的翻譯水平和口語交際能力,但在旅游景點進行服務交流過程中,表現出對中華傳統文化理解不夠深入、對旅游景點歷史背景和文化特色的介紹較為匱乏,這也充分說明我國高等院校在旅游英語人才培養過程中缺乏中華傳統文化教育的導入,使中華傳統文化的交流傳播的目的無法實現,對外國人想深入了解中華特色文化的需求也無法滿足。
(二)旅游英語的課程設置未充分體現傳統文化特色
當前,一些高校在旅游英語的課程設置方面大都重視語言教育,隨著語言的學習引入眾多的西方文化及西方國家發展史,將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文化忽略,將比較有代表性的中國書法、宗教、民俗、建筑等特色課程刪減,僅保留了必修的語文學科,使英語得到了過度的強化和渲染,學生對西方文化的重視程度和理解程度超越了中華傳統文化,英語學科成為人才評價的主要標準。在教材選用方面,沒有充分融入具有中華文化特色的實用教材,培養出來的旅游英語人才僅具備與國外游客交流的能力,卻缺乏對中華本土文化的詮釋和傳播能力,使旅游英語專業的教育目標偏離了初衷。因此,英語教學不能只學習英語語言和西方文化,還應同步進行對漢語文化的教育。
(三)旅游英語教師缺乏中華傳統文化的修養和意識
旅游英語專業是區別于英語專業的一門新興專業,不僅涉及英語本身的語言學習,還應適時地融入旅游文化、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等多方面知識內容,這就需要配備一批專業性強、學識度廣的教師隊伍,才能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當前,旅游英語專業的師資力量相對較為薄弱,一些教師對中華傳統文化教育與旅游英語專業結合的重要性還認識不夠深刻,在教育中存在重語言功底而輕漢語文化、重旅游理論教學而輕地域特色文化理解、重課堂傳統輸入式教學而輕課外實訓教學等問題,有些英語教師甚至認為只需培養學生英語的語言能力,旅游文化與中華文化毫不相干,在英語教學過程中,無論從傳輸的理念還是內容,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引導幾近空白,導致學生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認識不足,在實踐中無法將本專業與傳統文化有機結合,與人才培養的最初目標嚴重脫節。[1] 三、旅游英語人才培養與中華傳統文化教育的結合
(一)提高思想認識,重視文化結合
無論是學校、教師還是學生本身,都要在思想上重新認識旅游英語這個專業,認識到旅游英語與普通英語專業的區別,認識到旅游英語與漢語文化密不可分的關系,認識到旅游英語專業人才所擔負的傳播文化的責任和義務,將專業學習定位在與中華傳統文化相融合的高度上來。旅游英語專業的學生要充分認識到,國外游客到中國旅游,多數都是被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所吸引,之所以不遠萬里來到中國,就是想深入地域切身感受民族特色,深入了解文化精髓。他們需要的不只是能夠承擔翻譯工作的導游,更需要一個掌握英語能力、了解中華文化的專家。因此,旅游英語專業的學生在將來的崗位實踐中,肩負著把中華幾千年的民族文化介紹給外國游客的重任,當前所學習的西方文化是為了更好地了解外國人的喜好和習慣,而學習中華傳統文化則是為了實現弘揚中華文化、讓世界了解中國這個偉大目標。旅游英語專業的學生要向著這個偉大目標努力求學,學校和教師要始終重視中華傳統文化在旅游英語專業的導入,注重培養學生中國特色文化的英語表達能力,將中華文化推向世界。
(二)完善課程設置,重視教材優化
學校在課程設置方面,要本著使課程更加豐富、更接地氣的原則,在課程內容的設置上不僅要體現傳統旅游英語的學習內容,還要結合英語教學、旅游文化、歷史文化、宗教文化、民族特色、地域特色等富含中華傳統文化的內容開展教學,培養學生更加熟練地用英語表述旅游文化概況、民族宗教信仰、著名景點講解、時代歷史特色等方面內容,讓學生在旅游英語的學習中充分掌握中華傳統文化,以便日后更好地應用到實踐中。在教材優化方面,可以選擇注重中國文化的教材,在互聯網收集一些特色文化資料,增加一些歷史資料、文學資料、藝術資料的引入,形成校本特色教學體系。在教學方式方法上,要將傳統的教學模式融入現代化教學元素,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和互聯網教學,鍛煉學生的能力,根據圖片、視頻、建筑、服飾等文化信息自主敘述出當地文化特色,加深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識和記憶。
(三)提升教師能力,加強文化導入
旅游英語不同于日常普通的英語學科,是一門專業性極強的用途語言,無論從人才培養方向,還是教學開展的重點,都是圍繞旅游知識和傳統文化這個大背景,將英語、旅游與文化有機結合在一起,三者融會貫通。相比普通英語教師,旅游英語的教師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旅游英語教師必須具備豐富的文化閱歷,對中華傳統文化有著細致深入的研究和理解,對英語、旅游和文化有著融會貫通的運用能力,也就是對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學校一方面應該著手加強人才引進工作,錄用一些具備豐富旅游從業經歷、又兼具專業英文水平的人才,為師資隊伍充實人才力量;另一方面要為教師創造和提供外出培訓的機遇,積極為教師提供實地實訓平臺,并定期聘請資深旅游英語從業人員對專職教師進行培訓指導,開展高水平的技能培訓,不斷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英語教師自身也應當轉變思想觀念,自主地對中華傳統文化知識進行學習和鉆研,提高自身及學生用英語展現文化特色的能力,順應社會發展需求。[1]
(四)豐富第二課堂,增強實訓效果
將中華傳統文化滲透到旅游英語教學中,首先應在教學的模式上進行轉變,摒棄傳統教學中知識傳授的刻板和教條,多渠道、多角度打開實踐教學渠道。一方面可以增設第二課堂,除了正常的課堂教學活動外,開設旅游文化講座、中華傳統文化交流座談、英語交流社團等形式的第二課堂,注重以實踐為主,加深對中華文化的理解,努力為學生創造在中華傳統文化氛圍下學習英語的環境和平臺,有條件的還可以引入具有代表性的特色文化,如京劇、太極拳、書法、中醫等項目的體驗,再如深入探索春節、中秋、端午等中國傳統節日的歷史,深入學習中華文化的精髓;另一方面加強與旅游景點、涉外酒店、旅游企業的合作和聯系,建立實訓教學基地,鼓勵學生有計劃、分批次地到當地各級旅行社進行實習和鍛煉,到實際場景開展模擬情景練習,也可以直接接觸上崗實習,讓學生有機會到具有地方特色和歷史背景的旅游景點進行實訓體驗,學會用流利的英語向游客講解各景點的人文風情和歷史淵源。教師還可以根據現場情況設計一些突發狀況,如游客對某個景觀追根究底等,鍛煉和提升學生應對突發狀況的能力,加深其對文化的理解。[2]
總之,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旅游是文化傳播的載體,而英語是服務旅游和傳播文化的工具。旅游英語人才服務于國外游客,對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有著重要的使命和獨特的優勢。各院校要充分認識到文化與旅游英語專業結合的重要性,將中華傳統文化教育有機融入旅游英語專業人才的培養中,共同推動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播。
參考文獻:
[1]金玉.探析旅游英語人才培養與中華傳統文化教育[J].現代教育,2017(4):36-37.
[2]李丹.世界旅游名城建設背景下旅游英語人才培養模式研究:以吉林省高校為例[J].現代交際,2018(17):25-26.
編輯 武生智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82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