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創新對策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科技的飛速發展,出現了很多新型的高科技,比如:云計算、計算機網絡編程、AI人工智能,雖然他們顯得非常的高大上,但是剖析它們后會發現,其實這些高端科技都是以數學為基礎而發展起來的??梢姅祵W這門基礎學科在社會科技發展中起著多么重要的作用,而小學階段是學生打牢基礎的重要階段,因此小學階段必須要注重學生的數學能力和方法的培養,這就需要我們改良傳統的數學教學方法,讓教學更加具有創新性。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創新
新課改的提出,要求我們摒棄傳統的教學方法,創新教學方法,而小學數學作為一門對小學生的想象力和創新思維要求較高的學科,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更加要讓自己的教學方法從滿創新性,只有自己的教學方法創新了學生才能夠培養創新思維。筆者結合自身多年來的小學數學教學經驗,對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提高教學方法的創新性,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希望通過本研究能夠讓廣大小學數學老師能夠意識到創新教學的重要性。
一、當前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弊端與缺陷
?。ㄒ唬﹤鹘y的灌輸式教學方法仍然存在
當前很多教師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仍然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教學,在上課的過程當中以課本知識或者復習前面學過的內容進行導入,這種導入方式讓學生感到十分的生硬乏味,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講授新課的過程中,教師為了讓教學的過程中盡可能的多給學生傳授一點新知識,不斷的加大教學的容量,不考慮學生是否真的接受了教師所講的知識。所創設的教學情境也沒有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征,以教學內容為目的,采用與學生性格相違背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一個生疏的情境中學習。
?。ǘ┙處熑狈μ釂柤记?
數學教學有一個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通過叫學生提問來判斷學生是否對知識很好的掌握了,同時還可以鍛煉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以及理性思維能力。但是當前的教學提問過程中,很多教師為了節約提問的時間,熱衷于叫成績好的學生進行提問,成績一般或者成績較差的學生很少叫他們提問。在問題的設計上有的教師為了過于追求創新思維能力培養的形式,而有意的設計一些難題,忽略了循序漸進的教學方法。在提問過程中有的教師沒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將學生進行分層,因此在提問的時候也就不會考慮到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況,導致所設計的問題,有的學生感覺太容易了,有的學生感覺太難了,難以接受。
二、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創新對策
?。ㄒ唬┩ㄟ^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通過研究發現,很多時候學生對學習不感興趣主要就是,因為教師所提供的教學情境不能夠很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我們創設的教學情境必須要符合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征,精選學生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或者學生最喜愛的事例作為教學情境。例如,筆者在講授《多位數乘以一位數》這節課的時候,筆者在課后了解到學生都喜歡玩關于賽車類的小游戲,為了提高學生對學習的興趣,筆者在教學過程中創設了一個關于賽車類的小游戲:在游戲界面上有五輛賽車分別由不同的同學控制,每輛賽車上面有一道多位數乘以一位數的計算題,學生需要通過將這道題的正確答案輸入進去,這輛賽車才可以往前走一步,如果答案輸入錯誤,這輛賽車將不會向前走。由于教師呈現的是學生最感興趣的游戲情境,因此學生的參與度非常高,筆者將班上學生分為5人一小組,比一比每一小組的第一名將會落在哪位同學上。
(二)通過優化問題設計,來提升提問效率
在問題設計的過程中,教師不能夠僅僅關注那些成績好的同學,應該將目光更多的投入到班上成績一般的學生身上,同時進行提問時,不可過于最求形式,應該結合教學內容實際,循序漸近、由易到難的設計問題,同時還要符合學生的接受能力。例如,筆者在講授《長方形和正方形》這一節課的時候,筆者設計的問題主要包括:①請同學們辨別一下以下哪些圖形是長方形和正方形,②說一說以下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長和寬分別是多少,③按照要求在方格紙上畫出相應的長方形和正方形,④計算出以下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循序漸進的向學生提問,讓學生一步步扎實的打牢基礎。同時筆者還將班上學生分為A、B、C三個層次,A層次屬于成績非常優秀的學生,應該要將以上四個問題全部回答出來,并且還能夠說出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異同點,以及通過理解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計算原理,試著推算出任意一個四邊形的周長,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B層次的學生,是基礎中等的學生,他們只需要通過完成教師給出的這四個問題,來鞏固課本上的基礎知識就可以了。而對于C層次的學生來說,他們屬于基礎比較薄弱的學生,他們需要先通過教師給出的問題中的前三個,來理解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概念知識,最后再進一步學習周長的計算。
三、結語
在新課程背景下,對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需要針對傳統教學的弊端,通過研究國內外教學理念,認真的改進我們的教學方法,讓小學數學教學方法更加具有創新性。
參考文獻
[1] 王紫紅.淺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提高動手操作有效性的方法[J/OL].學周刊,2019(15):80[2019-04-25].https://doi.org/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5.070.
[2] 王紫紅.淺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提高動手操作有效性的方法[J].學周刊,2019(15):8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98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