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網絡信息安全隱患及安全技術應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不斷壯大,科學技術也得到了本質性革新,網絡信息技術應用面也越來越廣。本文根據以往工作經驗,對網絡信息安全隱患內容進行總結,并從防火墻技術、數據加密技術、病毒查殺軟件技術、安全及入侵檢測技術四方面,論述了網絡信息安全技術的主要應用形式。
關鍵詞:網絡信息;安全隱患;安全技術
前言
近年來,網絡在人們生活和工作中發揮出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隨著計算機網絡的普及應用,信息安全問題相繼而來,這也引起了社會各界人士的高度關注。由于計算機網絡應用環境極為復雜,與之相對應的安全問題也呈現出復雜性特點。倘若在后續網絡應用中無法將相關問題解決,其共享性和完整性將會受到影響。
1.網絡信息安全隱患內容
1.1網絡自身漏洞
世界上沒有一個完美的事物,網絡同樣如此,網絡本身具備明顯的脆弱性特點,網絡系統在應用上,主要以電子線路為主,很容易受到自然因素的影響,只有在適合的溫度和濕度等環境下,才能確保網絡的正常運行。隨著網絡系統硬件的不斷更新,出現了很多未修復的錯誤,增加了內部信息的丟失幾率。除此之外,很多網絡軟件在設計過程中同樣存在一定缺陷,黑客們可以借助于該項不足,對計算機等終端設備中的個人信息進行盜用,不僅會導致計終端設備出現癱瘓問題,還會為用戶帶來很多損失和麻煩。
1.2人為網絡攻擊
在網絡信息安全建設上,人為因素的影響極為嚴重。首先,很多人在網絡操作上,存在很多不當之處,容易引發網絡系統的破壞。也正是由于這些不當操作問題存在,入侵者可以找到具體的網絡漏洞,從而實施自己的不法行為。從上述角度來說,網絡系統防護工作的開展勢在必行,這也是確保信息安全的重要環節。例如,在上世紀60年代,黑客借助于非法手段,進入到個人計算機系統之中,對用戶的操作系統進行大肆破壞,盜取其中的個人信息,進而引發后續的貪污、詐騙等犯罪活動。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入侵者會向用戶發送一些垃圾郵件,進而對網絡系統帶來極大威脅。所以說,用戶需要強化對網絡信息安全的維護,避免經濟損失出現。
2.網絡信息安全技術的主要應用形式
2.1防火墻技術
截止到目前,防火墻技術已經得到了普遍應用,這也是最為常見的網絡安全技術內容之一。與名字一樣,防火墻就像是一道墻一樣,豎立在計算機和外界通道之間,防止外界用戶可以隨意進入到自己的私人網絡空間。除此之外,防火墻具備較強的權限設計功能,杜絕非法訪問。在防火墻技術的作用之下,人們可以將網絡接通作為前提條件,而且在系統運行操作上,可以借助于嚴密保護,避免出現病毒入侵問題。除此之外,防火墻技術可以實現網絡安全隱患的進一步篩選,確保網絡安全不會受到任何因素影響。除了上述功能,防火墻自身還能起到一個數據訪問和存儲監控等操作,以日志的形式,記錄網絡之中的進出數據,展示出實際網絡應用的痕跡所在。一旦發現網絡之中可能存在相應的安全隱患,防火墻便會發出報警提醒,幫助使用者快速確定故障出現的原因,為后續安全隱患消除工作的開展提供基礎條件,自身的安全可靠程度也較高,維護網絡信息的合理使用[1] 。
2.2數據加密技術
現如今,網絡的普及率越來越高,而且隨著用戶量的持續上漲,網絡已經成為人們生活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甚至還能影響人們的重大抉擇。所以說,很多國家注重網絡的普及化安裝和建設,我國在該方面發展上也不甘示弱,構建出很多開放性網絡。但站在實際應用角度來說,開放性網絡的安全性極低,用戶的個人信息極容易出現泄漏問題,為此,人們需要借助于數據加密技術,避免個人信息數據出現泄漏、損壞等問題。相比之下,數據加密技術主要的作用對象是開放性網絡環境,它可以實現對機密文件和數據的加密處理,如果個人用戶沒有訪問權限,便無法實現對這些數據和文件內容的訪問操作,具備很強的安全性?,F階段,人們在網絡操作過程中,十分重視數據加密技術的應用,這也是維護網絡安全和使用效果的主要措施之一。
2.3病毒查殺軟件技術
所謂病毒查殺軟件技術,主要針對的對象為計算機病毒,他可以借助于操作系統的更新,實現對病毒內容深入性消除,避免由于網絡安全隱患出現,對用戶個人信息數據產生威脅。在一般情況下,病毒查殺技術主要以軟件形式存在,但在這些軟件下載過程中,最好是從官方網站之中進行操作,同時對數據庫進行定期檢測,及時更新殺毒軟件,提升對安全隱患的防護效果。當然,除了相關技術輔助之外,人們也要正確合理的使用網絡,所瀏覽的網站也應該具備正規性特點,避免為病毒的入侵提供機會。倘若用戶需要從不正規的網站之中下載軟件,在下載完成之后,應使用殺毒軟甲對其進行查殺,在保證其安全之后方可進行應用。整體來看,在病毒查殺軟件技術的幫助之下,可以為人們提供更加良好的網絡環境[2] 。
2.4安全及入侵檢測技術
在安全檢測技術的作用下,主要針對的是黑客入侵問題,而且借助于該項技術,可以幫助人們對計算機系統中的信息和網絡數據等進行有效收集,并確定具體的入侵原因和位置,一旦發現異常情況,系統便會將自動報警信息發送給用戶,同時封閉入侵渠道,阻止后續入侵問題的再次出現。從這里也可以看出,安全監測技術的執行,其保護作用的展示以主動實施為主,而且還能對實際操作進行全面監視,如果確定操作具備較強的合理性,系統則會允許該類操作的執行。在入侵檢測技術執行上,常見的技術類型有兩種,其中一種為異常檢測技術,另一種為誤用檢測技術。站在具體角度來說,檢測分析內容主要集中在主機和網絡系統等方面。所謂異常檢測,主要是將計算機和網絡系統中的不正常情況反映出來,檢測時間很長,而且準確程度并不高。相比之下,誤用檢測準確率較高,用于入侵現象檢測形式以已知模式為主,可以在第一時間內完成響應操作。
總結
綜上所述,網絡信息可以為國家和人民提供相應服務,但由于各種影響因素存在,導致網絡安全問題一直無法得到避免和排除。為了避免消極影響的出現,相關研究人員需要從技術層面著手,研究出安全可靠的技術和控制手段。與此同時,個人和企業在網絡應用過程中,需要約束好自己的操作行為,維護數據信息的安全性。
參考文獻:
[1] 林慧潔,莫明建.機房網絡安全隱患及網絡安全技術策略研究[J].電腦編程技巧與維護,2018(11):160-161+176.
[2] 韓春煌.大數據背景下個人電子信息安全隱患及預防措施[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8(21):185-186.
?。ㄗ髡邌挝唬褐袊A能集團華北分公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01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