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光伏電站發電效率提升策略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居民生活品質不斷提高,與此同時,電力需求量日益增長。能源緊缺問題不斷加劇,此種情況下,很多企業轉向新型發電方式如光伏發電。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實際運行中,影響因素比較多,對系統發電效率的提高造成了很大的影響?;诖?,本文主要論述了分布式光伏電站發電效率提高策略相關知識,希望對相關領域研究有幫助。
關鍵詞:光伏電站;發電效率;提高策略
1 引言
現代電氣企業運營管理中,電力傳輸建設中,分布式光伏電站是一種比較常用的系統,應用此種發電方式,可加快光能力轉為電能的效率。但實際電力生產供應中,光伏電站發電效率提高的影響因素有很多,此種情況下,對電力輸送與生產造成了嚴重的阻礙,因而深入研究分布式發電站發電效率提高策略具有深遠意義。
2 分布式光伏發電相關知識概述
2.1 分布式光伏發電基本知識
光伏發電站中,分布式光伏發電主要指將分布式電源設置在用戶附近,再利用相關手段促進太陽能轉換為可供用戶直接使用的電能。傳統分布式發電中,多以鍋爐余熱方式為主,為用戶輸送電力,以此為原系統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奠定基礎。近些年,我國開始開發太陽與風能等各類新能源發電方式,增強發電系統與負荷中心的聯系。因太陽能資源豐富,且環保性高,輻射范圍掛鉤,因而分布式光伏發電可不受地理位置影響,系統操作安裝方便,運行與電能運輸環節中環境損害小,因而,分布式光伏發電是有效應用太陽能資源的途徑。該系統能有效結合電力生產與應用環節,為用戶管理電力能源提供方便。另外,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有很高的可靠性,可更好的服務于特殊企業與地區電力需求。
2.2 特點
光伏發電中,分布式技術有非常強的實用性,這與光伏發電技術自身特點聯系緊密。首先,光伏發電項目規??纱罂尚?,大到幾兆瓦、小到幾瓦都是可以的。另外,光伏發電自身不存在可轉動的與高溫部件,應用范圍比較大,對于太陽能資源有很強的適用性。應用相關技術將太陽能轉換為電能,就近原則進行分散式供電,使得電力系統負荷平衡得到明顯改善,因而其具有能效高且污染排放低的明顯特點,對提供同等規模發電系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同時還可為電力損失與長途運輸問題的解決創造條件。
2.3 原理
光伏發電是利用半導體材料光生伏特效應,光伏電池進行發電,直接將太陽能轉換為電能,這種電能生產方式有很強的可持續性。分布式光伏發電旨在確保用戶供電需求得到更好的滿足,為向電網輸送電能配置相應的發電裝置。實際生產中,光伏發電系統構成部分主要包含光伏陣列、MPPT最大功率點跟蹤、逆變與過濾器、DC-DC電路等部分。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中,串并聯并封裝太陽能形成光伏電池組件,這是其核心構成部分。作為一個真題,分布式光伏發電任何環節運行,直接關乎到系統整體供電質量,特別是最大功率點跟蹤裝置與并網逆變器等。結合每一環節實際特點,根據并網要求構建光伏發電系統,為用戶提供優質的電能資源。
3 分布式光伏發電站發電效率影響因素分析
3.1 自然環境方面
實際運行中,分布式光伏發電站而言,太陽能光照是其主要能源,所以,太陽光照充分的話,分布式光伏發電站發電能力就能得到很好的保障。光伏電站實際運行中,例如灰塵覆蓋、雨雪及陰天等各種自然因素對分布式光伏電站電力生產有很大的影響,對太陽能資源的接受造成了制約,使得太陽光照被遮擋住,從而無法保障分布式光伏發電站效率。所以,實際工作中,電力企業管理人員要通過行之有效的措施,在分布式光伏發電站運行中,盡可能降低自然環境因素對電力系統發電效率造成的影響,有效提高電站實際發電效率。
3.2 發電設備方面
分布式光伏發電站運行與生產中,所用設備比較多,一旦某一環節設備出現運行故障,就會影響整個電力系統的運行生產,電力供應效果無法得到保障。因此分布式光伏發電站運行中,電力設備也會對電站電力輸送效率的提高造成很大的影響,光伏電池板與電力轉換系統也會對設備運行造成一定的制約。所以,此種情況下,電站運行中,合理選用各類電力設備,確保設備穩定運行,從根本上滿足電力供應系統設備運行需求。
4 分布式光伏發電站提高發電效率的建議
4.1 標準化處理電力系統設計
分布式光伏發電站運行中,對于發電效率的提高,標準化設計發電站顯得尤為重要,電力系統的標準化設計,才能為分布式光伏發電站提高自身發電效率奠定良好的基礎。光伏發電站運行中,標準化設計工作中,首先要優化發電站電力生產過程,以此促使光伏發電站提高自身發電效率。例如,不同時節分析太陽光的不同強度,融合光伏電站運行與太陽能源變化情況、光伏發電站實際設計工作中,合理設計電力系統電壓是十分重要的,以此在電力生產中,確保光伏發電站以良好運行狀態實現高效發電。
4.2 合理選定設備型號
光伏發電系統中,分布式發電站運行中,設備型號的正確選用是發電效率提高的重要舉措。實際運行中,電力設備型號與分布式發電站電力輸送與電能轉換密切相關。所以,分布式光伏發電站建設中,合理選定電力設備型號至關重要。現階段,光伏發電站分布式電力系統中,電力設備主要包含1MW以下方陣與MPPT逆變器等型號。光伏電站中,不同型號設備其自身發電效率是有所差異的。所以,光伏電站中,分布式電力系統必須要嚴格選擇電力設備型號,確保其滿足光伏發電站實際發電需求,從根本上為分布式發電站提高自身發電效率奠定良好的基礎。
4.3 規范化進行發電站項目施工
光伏發電站項目建設中,分布式發電站施工必須要規范化,合理選用施工技術,嚴格依照設計方案要求建設光伏發電站。電站項目實際建設中,涉及很多項目,所以,項目建設中,要針對不同施工項目,采用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在此基礎上,盡可能確保光伏發電站完成施工后,有效提高電力系統發電效率。尤其是分布式發電站運行系統,做好項目施工規劃,光伏電站完成建設后,充分發揮控制中心調度作用,為分布式光伏發電站系統運行效率提供保障。
4.4 對電力系統做好定期維護
光伏發電站系統而言,分布式發電站運行中,定期維護十分必要。分布式光伏發電站利用太陽能電池板接收太陽光能,隨著時間的改變,太陽能電池板上覆蓋厚厚的灰塵或積雪,此種情況下,對光伏電站系統穩定運行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另外,光伏電站運行中,很多因素都會影響到電站實際發電效率。要想從整體上提升電站發電效率,加強維護電力系統設備顯得尤為重要。對電力設備做好定期維護,可從整體上增強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運行效率。例如,分布式電力系統運行中,安排專業人員負責定期維護電力設備,將太陽能電池板上覆蓋的灰塵與積雪等雜物及時清理掉,盡可能降低其對電力設備運行造成的影響,以此確保分布式電力系統設備發電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國民經濟發展過程中,電力行業發展速度快,新型發電設施分布式光伏發電站出現并不斷發展。而作為一種重要的發電項目,分布式光伏發電站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其實際運行中,很多自然與設備等因素都會影響電力系統的實際發電效率,所以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降低這些因素對電力系統運行造成的影響,例如對電力系統進行合理設計、做好定期維護、規范施工并合理選用設備型號,在此基礎上,為分布式電力系統發電效率的提高夯實基礎。
參考文獻:
[1] 王新.分布式光伏電站發電效率提升策略研究[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9(2):71~72.
[2] 趙元芳.分布式光伏電站發電效率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戰略新興產業,2018(24):192~193.
[3] 馮相賽.分布式光伏電站運維現狀及發展趨勢[J].能源與節能,2018(4):57~59.
[4] 王賢立,王招娣,賈杰.分布式光伏電站發電效率提升策略研究[J].中國戰略新興產業,2018(12):6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06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