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支架理論的高中英語寫作教學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高中英語寫作教學存在許多英語教師對寫作教學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教學理念落后,教學模式單一;學生寫作基礎薄弱,興趣低,缺乏寫作主動性等問題。因此,本文將基于支架理論對高中英語寫作教學進行研究,以此來不斷提高我國高中英語的教學質量,真正實現高中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培養。
【關鍵詞】支架理論;高中英語;寫作教學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1-0204-02
英語寫作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語言輸出技能,是人們運用英語進行表情達意的交際形式,學生如果能在學習、生活中運用寫作形式進行交際活動,充分體驗到寫作具有十分廣泛的效用,就能夠對寫作產生興趣,迸發出巨大的學習熱情。但是,當前的高中英語寫作教學的現狀卻不容樂觀,學生寫作信心不足,興趣不高,寫作教學是英語教學中一個比較薄弱的環節。針對這種現狀,一些專家、學者和教師借鑒國內外一些新的語言教學模式或語言教學理論對高中英語寫作教學進行了一些有益的理論探索和實踐論證,支架理論就是其中一種非常重要的語言教學理論,部分學者和教師以此為基礎展開了對高中英語寫作教學的研究。這種教學模式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注重學生寫作思維、寫作習慣的養成,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希望本研究能夠對高中學生的寫作態度、寫作情感和寫作能力有積極影響,改進和完善教學方法和教學過程,促進高中學生寫作情感的轉變,從而提高他們的英語寫作水平。
一、支架理論的指導原則
支架理論的應用應遵循一定的原則,Hogan和Pressley 分析了相關的文獻,概括了八個基本要素,以指導教師對支架理論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的應用,具體如下:
第一,教師在設置教學活動或學習任務時,既要考慮到學生的特點和需求,又要考慮到課程內容和課程目標,使兩者恰當結合。
第二,教學目標的設置應當具有共享性,應考慮到全體學生,并與他們進行協商和討論,這樣才能調動每個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
第三,學生的需求是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理解力是學生學習的基本智力條件,教師對這些因素教師要進行積極的診斷和了解。
第四,給學生提供適當的支持和幫助,主要包括范例展示、問題的設置與提問、師生互動、興趣的培養與激發、學生間的互助與討論等,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的具體情況選用這些不同的方法和策略。
第五,學生有了學習的目標才會有學習的動力,教師可以通過稱贊、鼓勵、提出問題等方式幫助學生保持對追求目標的集中。
第六,學生在了解自己的情況下才能夠更好地樹立目標,取得進步,所以,教師應當針對學生的學習和進步情況及時向他們傳達反饋意見,幫助他們及時了解和監督自己的學習情況。
第七,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應當有一定的受挫能力和適當的冒險精神,教師在這一過程中要對挫折和風險進行有效把控。
第八,培養學生的獨立能力,以促進學生在其它環境中的內在化、自主性和普遍性,即設置各種環境,使他們在較少借助外部幫助和支持的情況下,完成各種學習任務。
二、基于支架理論的高中英語寫作教學策略
1.教師要對“最近發展區”進行全面、動態地把握。
“最近發展區”是一個動態的概念,隨著學生學習的發展和學習能力的變化而變化,而且學生的學習有著明顯的階段性的特征。所以,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該對學生學習的各方面能力和水平進行過程性的關注,根據學生學習的發展變化情況,全面、動態地確定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并根據教學情況進行及時地調整和更新。
2.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適時適度地搭建多樣化的學習支架。
首先提供支架要適時。教師應該在學生遇到困難和障礙時,才提供支持與幫助,搭建支架,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中及時把握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困難。其次是適度。學生在剛開始學習寫作的時候,遇到的困難和障礙要多一些,所以需要的幫助和支撐多一些,需要搭建的支架也就多一些。隨著寫作水平的提高,搭建的支架也就逐漸減少,直至撤銷支架。最后,搭建支架要靈活多樣,不斷變化。每個學生的學習水平和寫作能力是有差異的,也是不斷發展的,不同的學生在不同的階段會有不同的學習需求,所以,要針對這些不同的學習需求,為學生提供不同的、多樣化的學習支架;同時,支架的多樣化也有利于學生對寫作學習保持新鮮感,滿足他們的學習需求,激發他們對英語寫作的興趣。
3.注重對學生英語寫作興趣、習慣的培養和多方面能力的提升。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習慣是學習的長效因素,兩者對學生英語寫作水平的提高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同時,寫作能力和聽、說、讀的能力有著密切聯系,它們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轉變學生的寫作情感,增強學生的寫作動機,同時,還要從平時著手,培養學生的英語寫作思維,并促成其良好寫作習慣的養成,從而推動學生的寫作技能和其他學習技能的綜合提升。
4.進一步強化學生的寫作能力。
教師為學生搭建支架的目的是,讓學生通過所提供的幫助和支持提升自己的寫作水平。為了使學生的寫作水平能夠長期穩定地發展,當學生的寫作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后應撤去支架。學習支架的撤銷是一個逐漸的、動態的過程,是根據學生寫作水平的發展情況來進行的。在這個過程中要對學生的寫作能力進行進一步的強化,對學生的努力和成績給予充分的肯定,幫助學生樹立英語寫作的自信心,讓學生不斷體驗寫作過程,使學生感受到寫作的成功感和成就感,挖掘寫作潛力,培養在寫作方面的自主思維能力,從而推動學生的寫作能力進一步發展。
三、結束語
支架式教學理論應用于高中英語寫作教學有利于提升教學理念和改進教學方法,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改變師生角色,實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并有效減輕學生對英語作的心理焦慮,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提升其英語應用文寫作能力和英語綜合應用能力,從而達到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同時,高中英語寫作教學新模式基于支架式教學理論,又結合了其他英語寫作教學理論的優點,因而更加科學,更符合教學實際,值得深入研究和在教學中進一步推廣。需要說明的是,考慮到學生先前的知識和經驗中的變化不可預測,所以未來需要進一步研究如下問題:如何針對不同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支架”,他們的個性化需求如何得到滿足,教師如何找到學生在寫作能力方面的“最近發展區”等。
參考文獻
[1]趙秋海.高中英語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有效轉變研究[C]//教師教學能力發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三卷),2018.
[2]趙學梅.“以讀促寫”的整體教學模式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實踐[C]//教育教學研究——教育理論研究(2018年版第一輯),201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12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