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中職焊接專業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路徑選擇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近年來,通過對求職網站的人才需求進行梳理,焊工作為較為緊缺的技術型人才,成為市場的“香餑餑”。焊工具有一定的風險性、工作環境較為復雜,很多學生不愿意從事焊工行業。焊工對文化程度的要求不高,當前,中職院校作為焊工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在教學過程和人才培養過程中,發現教學機制、模式等不完善,嚴重影響著焊工專業人才的高質量培養。
  【關鍵詞】中職;焊接;教學方式;改革研究;現狀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1-0022-01
  一、業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教材選用的范圍較窄。
  由于焊接專業是一個新興專業,國內只有部分高校開設了此專業,因此可選用的教材也不多,并且一些教材都是偏重理論研究和理論介紹,缺少圖片和實踐練習,這樣使得任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形成了理論教學過多,輕視實踐教學的現象。如焊接工裝設計這門課程對應焊接專業來說是一門很重要的專業課,而合適的本科教材只有兩本,一本是南航陳煥明教授12年前編的《焊接工裝設計》,另一本是6年前由王純祥老師編寫的《焊接工裝夾具設計及應用》,另外其他釬焊、焊接機器人等課程的教材同樣不盡人意。焊接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則是要求培養的大學生需具有較強的動手操作能力,能熟練使用相關機器設備,進入社會后能具備一定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工程實踐能力,而現行的焊接專業的教材體系使得實際教學過程取得的教學效果、學習效果和人才培養目標出現了脫節。
  2.教學手段單一。
  受教學能力、教學水平、教學態度、教學條件以及責任心等多方面的影響,部分焊接專業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大多依賴多媒體教學,在制作多媒體課件時,都是長篇大論,文字較多,圖片和動畫較少,沒有輔助的視頻資料,大多數都是課堂授課,與學生互動較少,外出參觀和實習的機會也不多,更談不上外聘專家進課堂。授課大多數也是注重理論教學,實踐環節不多。
  二、優化中職院校焊接教學的路徑選擇
  1.強化課程設計的系統性。
  做好課程規劃、加強課程針對性。中職院校在課堂開設前,可通過試卷、問卷等形式,對學生的基礎知識等實際情況進行摸底調查,進而全方位了解焊接專業學生的基本情況,從而在后期的課程設計等方面,更加具有針對性和系統性,在學習期間,從而建構學生的整套知識框架和體系,從而為學生在后期的職業發展過程中更加具有可持續性,在工作過程中,能從容應對不同條件下的挑戰。
  提升教學設施、完善課程體系。實踐對焊接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當今很多中職院校受學校經費的制約,在焊接實操等方面的投入不足,學生的實操較少。筆者認為應該構建“教學-實操”一體化模式。在課堂學習基礎理論知識,在實操過程中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繼而發現新的問題,在后期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對發現的問題進行理論講解,從而打造一個完整的閉環模式。
  2.教、學雙向評價、跟蹤和反饋體系的建立。
  通過建立基于線上的作業或討論、教學質量的評價和跟蹤反饋體系,實現線上與線下學習質量和教學質量雙向的評價和跟蹤,及時調整教學內容和策略,提升教學產出效果。如除了課堂課后實時反饋外,采取學生易于接受的云課APP等手段進行教與學的雙向評價和跟蹤,可以實現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
  3.教學應用、評價與持續改進機制。
  制定相關評價與持續改進機制和具體措施,如定量評價的規則、公式或表格以及對應的改進措施,對改革效果進行評價和持續改進。此外,還可以將研究成果應用于其他專業或者本專業其他方向課程的本科教學,根據后續課程的學習情況、教師和學生的反饋情況,研究相應的持續改進機制,在教學實踐過程中不斷進行評價和改進。
  4.開展探究式學習與教學模式。
  針對焊接專業知識技能特點和教學大綱要求,選取適合開展探究式學習的知識點和相應技能,確定探究式學習的過程結構和實踐策略,并進行教學模式的創新。首先,深入鉆研選定的3門焊接專業課程,對關鍵知識點進行重新分析和提煉,討論并確定設問置疑的具體內容,擬定實施實踐探究的相關教學環節;其次,課程的關鍵知識點和實施實踐探究的教學環節確定后,針對其教學進程進行重新設置和調整,在滿足各項教學目標和人才培養目標等的前提下,為探究式學習的開展創設條件,探索新的教學模式;再次,在新的教學模式中進行探究式學習的實踐和評價研究,擬定發展性評價的具體策略并實施,在實踐中改進和完善新的教學模式;最后,對探究式學習與新型教學模式的實施過程和效果,進行深入分析、探討和評價,總結經驗與不足,并進一步完善。經過摸索,最終形成了“理實融合、項目遞進的3+3個6探究式教學模式”,即3門專業課程、6個遞進項目、6項分組實施內容和6項探究式教學目標效果。
  5.自編教材與外選教材相結合。
  隨著焊接技術的蓬勃發展,智能制造時代的到來,那些十年前編寫的焊接專業的本科教材不能適應當前的教學需要,是與現在的生產實際相脫節的,因此可以倡導和鼓勵部分教師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經驗自編教材,并給與一定的激勵措施。這些老師編出的教材,既符合教師平時的教學進度和教學內容,也可以讓學生根據教材自行進行一些生產實踐和實驗,教師還可以在評定職稱時派上用場。同時也可以選用一本其他學者編寫的書作為參考教材,擴展教師和學生的視野,豐富焊接技術與工程方面的知識。
  結語
  新型城鎮化建設,需要不斷完善當前的基礎設施建設。焊接作為其中非常重要的工種之一,市場需求不斷提升,同時,基礎建設的專業性不斷提升,也倒逼著焊接專業的人才培養。中職院校作為焊接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在教學過程中也應緊跟時代發展潮流,為社會培養更多專業素質過硬的焊接人才。
  參考文獻
  [1]孫小剛,張世免.焊接技術與工程專業教學改革研究[J].科技風,2018(33):137+140.
  [2]初雅杰,何秀男,楊宗輝,李曉泉.焊接技術與工程專業綜合實驗周探索[J].中國冶金教育,2018(02):59-62.
  [3]李冰.應用創新型焊接專業教學改革與實踐[J].職業,2018(04):9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164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