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自主創業存在的問題及路徑構建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當前,大學生的就業形勢不容樂觀,但不可否認大學生自主創業、以創業帶動就業成效顯著,因此鼓勵創業、支持創業是解決大學生就業難題的重要途徑之一。近年來,經過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大學生自主創業的環境得到了較大改善、大學生的創業活動更加活躍、創業人數逐年增加。但是大學生創業依然存在諸多困難,應通過政府政策的調整、高校教育體系的創新以及大學生積極實踐等來著手解決。
關鍵詞:大學生;自主創業;路徑構建
大學生自主創業是指:“在政府、社會、高校的鼓勵支持下,大學生通過個人、團隊的不懈努力,利用自身所掌握的資金、知識、技能、人脈等資源,以自籌資金、技術入股或團隊合作等方式,不懈努力、尋求突破,不斷地成長、向前發展,創造財富的過程?!盵1]
一、大學生自主創業存在的問題
1.政府政策不完善,制約大學生自主創業
盡管政府制定了一些支持大學生自主創業的政策,但是仍存在諸多問題。首先,政策執行力度不夠,重視的部門執行力度強一些,不重視的部門弱一些,部門之間還存在扯皮推諉現象,阻礙了大學生自主創業的正常開展。其次,創業優惠政策附加了許多苛刻限制性的條件且優惠力度不大。比如貸款,有些地方限制了貸款的從業范圍,只針對一些簡單、小型的個體經營項目,難以實現當初制定政策的初衷,對扶持創業幫助不大。再次,優惠力度不大。國家頒布了一系列減免大學生創業相關費用的政策,表面上看起來大學生受益很多,但仔細剖析不難發現:優惠的多是辦理手續的費用以及一些大學生可以負擔的費用,優惠額度從幾元到幾百元不等。政策還規定要簡化大學生創業過程中的相關程序,但是在實際操作中仍然存在著程序繁多,要求苛刻、辦事效率低下等問題。最后,創業政策缺乏權威性、系統性。我國還沒有專門的針對大學生自主創業的法律法規,現有的多是一些通知、意見,缺乏權威性。
2.高校創業課程的設置、講授方面存在較多問題
雖然我國高校的創業教育課程正積極開展,但是仍存在著諸多不足。首先,高校雖然增加了創業教育的課程,但專業課程仍是大學生的主流。高校的創業教育課程多以選修課的形式存在,高校、大學生對選修課重視度不夠,大學生的參與度不是很高,僅僅以有興趣的大學生為主。此外,創業課程設置不均衡,較多地設置了針對高新技術產業等熱門行業的課程,而非技術類的課程就很少。其次,高校缺乏主講創業課程的專業教師,教授創業課程的老師有的是兼職創業課程,有的是從社會上外聘的學者,有的甚至是輔導員上這門課程。由于高校的老師、學者們缺少創業實踐經歷,上課只能是“紙上談兵”,不能很好地將理論與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所以盡管高校大學生是最好的經驗接收者,但是缺少一條合適的途徑將經驗傳遞下去。[3]
3.大學生自主創業準備不足
首先,心態問題。大學生創業成功需要良好的心態,但是大學生由于受年齡和閱歷的約束,不能正確的認識創業風險,缺乏對可能遭遇到創業風險的必要準備,在創業風險來臨時只能被動挨打、處于不利境地。其次,知識限制。創業需要人際交往、管理與專業知識等多方面的配合,豐富的知識是大學生最強大的武器及創業基礎,在缺乏相應知識儲備的情況下,大學生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就比較被動、處于劣勢。再次,經驗限制。大學生對社會的接觸比較少,創業知識一般來于課本或者別人的講述,很難擁有關于創業的直接經驗和豐富知識。最后,資金困境。大學生剛踏入社會,還沒開始就業,很難有足夠的資金去創業,因此需要社會、政府的支持與幫助。但是由于大學生創業風險較大,政府、企業會考慮大學生的還款能力在其申請貸款時進行嚴格審查,使很多大學生較難獲得必需的資金。[4]
二、大學生自主創業的路徑構建
(一)進一步完善政策,發揮政策的引導、扶持、保障作用
首先,進一步完善政府出臺的在創業培訓、創業支持方面的政策,對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的保障性政策進行明確地規定,各級地方政府再結合當地實際完善具體實施細則,制定出更具操作性的政策。其次,政府可以通過經濟手段、行政手段以及法律手段來保障大學生自主創業活動地開展。經濟手段包括稅收優惠、貸款便利、相關費用減免等;行政手段包括定期監督檢查、頒布有關創業的行政規章制度和條例等;法律手段包括保護創業成果,通過立法使重要政策轉化為法律、加大執行力度等。再次,政府可根據大學生創業實踐的特點并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出臺符合當地的創業政策,增強政策的可行性。最后,要加強對政策執行部門的監督與考察以保障創業政策能落到實處,定期檢查政策的實施效果以便及時發現問題,使優惠政策更好地發揮作用,真正惠及大學生而不是流于形式。
?。ǘ┻M一步加強高校創業教育
高校要高度重視大學生的就業創業工作,相關機構、人員要服從組織領導、明確任務分工,推動大學生創業工作向前發展。首先,高校要結合當前大學生就業創業的新形勢,更新、調整教學內容,提高課堂教學的參與度、吸引更多的大學生。學校還要結合自身實際,切實加大就業創業資金投入力度,制定強有力的規章制度確保大學生創業活動的順利展開。其次,關于大學生創業方面的工作,切實做到機構、人員、場地、經費的協調與合作;進一步推進就業指導教師專業化、專家化,積極聯絡政府部門、工商企業等機構,通過培訓、交流、外聘等形式承擔部分教學任務。再次,大學生的創業想法五花八門,學校可根據大學生的具體情況開展個性化輔導,幫助大學生確立合理的創業目標,增強創業指導的實效性,為以后創業打下堅實的基礎。最后,21世紀是一個信息發達的時代,高校除了課堂教學外還可以通過微博、微信、手機報等新媒體,使用海報、圖表等大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進行自主創業教育,增強大學生的自主創業意識、提高大學生的自主創業能力。
?。ㄈ┐髮W生要轉變觀念,培養良好的創業心理品質
首先,大學生要明確自身的創業理想,在專業學習中培養自主創業意識,在社會實踐中確立自主創業觀念;要樹立正確的自主創業觀,比如艱苦奮斗、踏實肯干、誠實守信等,克服諸如不思進取、不求上進等消極思想。其次,大學生要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品質,努力學習人文基礎知識、市場經濟知識、經營管理知識、法律知識、專業知識等,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用自身的實力打出一片天地。[5]最后,大學生可以在內在潛能的激發中、在意志磨練中、在行動中、在現實中培養良好的創業心理品質。心理品質的形成誰也決定不了,它是在后天的生活實踐中一步一步鍛煉出來的。拿破侖有一句名言:“想得好是聰明,計劃得好更聰明,做得好是最聰明也是最好,”充分表達了實踐的意義。實踐越多,成功的概率就越大,大學生應該做的就是行動、嘗試,在創業實踐的過程中去學習、去思考、去體會、去總結。
參考文獻:
[1]姬惠泉.大學生自主創業現狀與改善對策[J].呼倫貝爾學院學報,2011年4月,第19卷第2期.
[2]湯秀麗.大學生創業現狀及“四位一體”創業服務體系的構建[J].繼續教育研究,2015年第2期.
[3]申健強,王愛華.大學生就業與創業指導課程[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1年.
[4]張贊平.大學生創業[M].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5年.
作者簡介:于晨晨,碩士,山東工業職業學院電氣工程系輔導員,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59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