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生態系統的構建與運行機制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提高學生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適應激烈市場競爭需求,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途徑。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提高學生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適應激烈市場競爭需求,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途徑。本課題采用教育生態學的理論方法來探索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生態系統的及其運行機理。
【關鍵詞】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生態系統;運行機制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3-0017-01
2015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該文件明確要求“把完善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體制機制作為深化高校創新創業改革的支撐點”,提出“健全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的舉措,進一步挖掘和充實各類專業課程的創新創業教育資源。創新創業既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力。作為一種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維,開展對創新創業教育的研究具有積極的理論和實際意義。由于我國在創新創業教育方面起步較晚,與發達國家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對創新創業教育的內涵、概念定義并不清晰,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系統更是不健全、不完善。強化對這些問題的研究,建立健全創新創業教育相關的理論體系,不僅有助于豐富高等教育的知識體系,而且還將推動教育管理部分發現管理過程中的薄弱環節和存在的問題,并及時采取改善措施,為培養具有強烈創新創業意識和精神的人才提供堅定的理論支持。
一、“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生態系統”的概念及要素
1.“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生態系統”的概念。
1935年,英國生態學家坦斯利系統地提出生態系統的想法,在他看來,無機環境和生物共同作用形成一個完整的有機整體。非生物因子間、生物因子間,還有非生物因子和生物因子互相利用物質循環與能量流動間的作用力,在某個時間段保持一定的協調性,此類協調性是非靜態的。課程生態系統與課程系統的最大區別在于課程生態系統考慮環境這個因素,系統與環境之間存在動態的平衡。而知識是創業導師與學生之間共同和主動構建的過程。生態系統中的消費者是企業,其獲得創新創業人才或創新創業成果。
2.“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生態系統”的要素。
以生態系統的概念為指導,我們將制約和影響到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各種因素稱為是生態因子,各個生態因子相互制約,組成一個動態平衡的有機整體,即高校創新創業生態系統。系統中的各因子對系統有影響,同時也是一個協同整體,整個體系的平衡是相互協同的結果。系統內各因子的綜合作用使得高校創新創業生態系統得以優質平穩運行。同時,高校創新創業生態系統的平穩運行也為系統內各生態因子的生存環境創造良好的基礎,一個良好的高校創新創業生態系統能夠有力推動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科學健康發展。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生態系統的要素按照內容又包括:創業導師、學生、企業(消費者)、課程資源、環境等。
二、高校創新創業生態系統的建設
1.建設高校創業課程教育生態系統的社會協同體系。
我國高校大學創新創業生態系統的建設是國家創新的源泉和動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創業教育課程生態系統的建設應該與我國的政治、經濟、社會發展緊密聯系到一起,與其依存環境形成一種良性的循環,高校要與政府、企業、研究機構等社會各方力量協同推進大學生創新創業工作,即在課程的設置上面要符合國家對產業的扶持方向,在政府層面要培養政府需要的人才,在企業層面要符合企業的實際需求,在研究機構方面要能突破高精尖領域的科學技術。這樣的高校創業課程生態系統才能形成外部和內部統一的良性循環,進而產生強大的生命力。因此,與社會協同的高效創業教育課程生態系統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和應用價值。
2.建設高校創業教育課程生態系統的環境體系。
環境體系是高校創新創業生態系統的土壤。環境可以對創新創業活動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能夠發揮一定的導向功能,在高校創業教育課程生態系統的建設中,環境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要高校的領導以及一些的老師認識到創業課程教育的必要性、緊迫性、重要性,進而改變傳統的教育思想,形成有利于學生創業的課程氛圍,其次學校也要對學生進行多方面的創業課程教育,可以以研討會、辯論會或者專題講座的形式,讓學生認識到創業教育課程對其自身的就業和發展作用是無可比擬的。只有學生和老師共同認識到創新課程教育的重要性,進而齊心協力才能形成良好的環境體系。
3.建設高校創業教育課程生態系統的服務體系。
服務體系是高校創業教育課程生態系統的空氣。服務體系也是一個綜合的概念,如滲透到辦學理念、機構設置、課程體系和社團活動中來構建。辦學理念中滲透服務體系在教學過程中增加更多的實驗與活動機會;在機構設置中滲透服務體系即要設置專門的服務機構,并且以學生為其中的主要工作人員,讓學生能親身體驗創業教育;在課程體系中滲透服務理念,即根據學生的發展個性設置一些符合學生發展的課程,培養其養成有利于創業的綜合素養;社團活動要多模擬一些實際創業活動,讓學生能或者更多的經驗,進而對其有更深的認識。當然還有其他的服務體系,不過上面提到的四種是主要的內容,而且其在執行的過程中是相輔相成的,密不可分的。
4.建設創業教育課程生態系統的資源體系。
資源體系是高校創業教育課程生態系統的陽光。高校積極整合各方面資源,鼓勵、引導學生積極創業并進行科技創新,適時開展創新創業培訓,聘請校內外專家、專業教師、創業人士等為學生創新創業團隊的發展進行包括技術攻關、團隊管理、心態認知、財務核算、資金管理、法律咨詢、市場運作等方面的培訓,使其適應社會和市場需求;對好的項目為其向政府相關部門、社會基金、企業以及金融機構等爭取決策認可、創業孵化器或者扶持資金;積極協調政府以及企業等相關單位為創新創業項目團隊辦理專利、營業執照、工商、財稅等有關手續,建立多方面的學生創新創業信息渠道。這樣才能幫助高校逐漸地建立創新創業生態系統,為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精神和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結語
創業教育課程生態系統的建設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也不是僅僅具有上述提到的創業導師、學生、企業(消費者)、課程資源、環境等幾個主要方面,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長時間的探索以及改進才能取得優良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毛薈.高校創業教育生態評估[D].山西師范大學,2018.
[2]蔣鍵,李欣.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路徑研究——基于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系統視角[J].科技創新與生產力,2018(05):11-13.
[3]姚偉民.基于協同創新的大學生創業教育生態系統構建[J].高教論壇,2018(01):36-38+128.
作者信息:梁國健,男,(1990.6—),漢族,廣東清遠人,本科,初級。研究方向:創新創業、社會調研。
科研項目:產業升級驅動下珠三角制造業服務化演化機理與路徑:生態位視角(GD17YGL08),廣東社科規劃項目。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46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