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協同創新理念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人才培養的探索與實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協同創新是在政府政策的引導下學校及企業機構等多方主體之前相互協作配合的創新行為,能夠促進企業、高校、科研機構發揮各自職能還能夠將各自的優勢資源進行融合和互補。政府應該引導學校與企業機構等協同建立更具創業教學能力的教育團隊,為學生創造更有利于培養他們創新思考能力和創業意識的氛圍環境。
  [關鍵詞]協同創新;大學生創業;創新創業教育;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5918(2019)06-0003-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9.06.002 [本刊網址]http://www.hbxb.net
  創新創業,重在一個創字。創新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不斷前進的動力源泉,是當代高校大學生在社會生活和工作中都應具備的良好素質。大學生的創業活動為社會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不僅提供了就業崗位,而且也促進了我國中小企業的發展,成為我們國家的快速持續發展動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我國經濟和科技的發展,創業教育的革新越來越受到政府的重視,國家相繼出臺一些支持大學生自主創業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使創新創業教育事業的開展。但與國外的創業教育水平還有著很大的差距。我國的創業教育內容空泛,教育體系缺乏整體性、條理性和局限性。創業教育水平過低導致我國高校教育中出現了很多高校大學生對創新創業的了解和認知僅有“一知半解”的情況,我國高校畢業生的自主創業率自然也不會高。在協同創新理念的引導下,政府主導學校、企業機構等協同組織科研創新類的教育活動,多媒體去做對創新創業教育的宣傳,為在校大學生創造更加有創業意識的環境。此外,國內高校的師資配備和培養學生綜合素養的力度不夠,教師除了要具備傳授學生文化知識的能力,同時也應該有著創新創業意識和善于思考的習慣,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影響并提升高校大學生的綜合素養。高校應多組織開設關于對教師的培訓課程,鼓勵在線老師進入企業參加工作,不僅可以提升他們的教學能力還能積攢很多的企業工作實踐經驗。
  一、關于協同創新的內涵
  協同創新是在當今經濟、科技趨勢下衍生出來的一種創新手段,多個社會機構、企業等在順應現代社會發展和相應政府政策的號召下,各機構或產業主體之間分工協作,互助互惠,通過對優勢資源共享和融合構建出的新的學、產、研等多平臺交流合作共贏的模式。各主體間的合作交流之中,一般都是學校、科研機構等給出理論、實驗數據,然后各個機構單位協同開展工作將其在科研基地或別的平臺場所整合和利用起來,通過現代高科技技術和信息技術搭建新的平臺或基地,以實現共同發展、開發新科技產品等的最終目標。協同創新的主要特點是各方主體會合并為一個“有機結合體”,變成一個整體性的創新生態系統,共享資源協同合作,共同發展。不過這個“有機結合體”不斷有新的動態出現,同時各方主體也都有著各自不同的動態變化。各方主體之間的協作往往也都是屬于大跨度的合作模式,各自看起來“互不相關”卻有著“生死相依”的關系。在我國教育部門在之前的“2011計劃”中就提出要引導和促進高校、企業產業、科研所之前的溝通交流,開拓出一種適應我國當代經濟發展的協同創新形式,營造協同創新下高校創新科研的校園環境。對于現階段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和人才培養來說,協同創新的本質是通過政府機制的引導高校與高校、科研所與高校、企業與高校間通過不斷開展跨學科、跨行業的合作,理論或科研成果的共享利用,以此來帶動學生、科研人員、企業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共同研制新產品、得出有關研究課題的實驗結論或開展有關創新教育類活動等。高校與研究院等協同合作開展的科研活動或建立創新研究院等可以在給高校大學生營造出很好的創新思考、積極向上的氛圍,對在學生的創新思考能力和積極進取的精神起到潛移默化的良好作用。
  二、現今我國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狀況
  創業教育旨在培育高校大學生的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為大學生對自己未來創業的指出方向,是大學生創業需要學習的一門“基礎課”。目前我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教學模式還不成熟,創業教育水平相比國外還落后很多,我國政府必須引導各大學院將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工作真正提到日程上來。
 ?。ㄒ唬﹦摌I教育體系不全面且覆蓋范圍小
  我國的創業教育沒有形成全面的教育體系,內容空泛且缺乏條理,還存在著很大的局限性,創業教育類活動基本都是在校內或者學校的創業園區開展,與社會企業的接觸面非常窄小,學生對無法對企業工作有更為直接的了解,開展創業教育活動的效果也不理想?,F階段的創業教育無法滿足高校大學生所需的多方面、多層次的教學需求。我國的創業教育還沒有被納入正式的高校教學課程之中,基本屬于教育體系以外的業余教育范疇。雖然有少數關于創業類內容的學科,但是相對國外創業教育來說差距還是非常大。就創業教育與專業課程的聯系來講,創業教育與專業課程基本是處于隔離狀態,在我國高校的專業課程中很少有引入關于創業教育的相關內容。
 ?。ǘ┗趨f同創新下高校未形成良好的創業環境
  與國外大學生創業教育水平相比,我國的創業教育嚴重缺乏對大學生積極創新思考和自主創業能力的培養。比如,美國在高等教育階段就非常注重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新能力,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種新的“教育風”,有著這種“教育風”的院校被稱之為創業型高等院校,我們所熟知的麻省理工學院、斯坦福大學等便是其中的代表。這類學校每年會在校內多次開展關于創新創業教育的活動,會斥巨資讓學生得以參加科技創新探究和學術研究討論。不過我國政府近幾年實施的政策已經在支持開展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活動,而且國內很多產業、行業機構也提供了許多鼓勵大學畢業生自主創業的條件,一些高校開始在校內外開設創業教育研究中心等。
  (三)我國高校普遍缺乏具備協同創新理念的教學團隊
  目前,我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各方面的發展條件不夠成熟,尤其是缺乏具有創新理念的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與高校的師資隊伍是緊密相關的,教師不僅是文化知識的傳授者,教師的行為思想也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高校教師對創新創業的意識能在日常的教學生活中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引導作用。我們國家的各高校教師大多是來自師范類學院,他們這一類教師往往是理論知識優秀但對工作和實踐嚴重缺少經驗,這對創新創業教育的影響顯然是負面的。我們國家必須改善現有的教師教學模式,引入更具創新理念的師資隊伍。   三、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的構建思路
  在滲入協同創新理念的前提下,高校應把加強大學生創新思考能力、自主創業意識和營造良好的創業環境作為首要任務,再結合社會多方面平臺為學校引入能夠培養學生創新和思考能力的教師,協同建立可以更好地引導學生創新創業的新理念師資隊伍,并且要在政府的幫助下將這些想法落到實處。
 ?。ㄒ唬┱龑W校、企業、科研等機構等協同開展創業教育活動
  大力發展政府主導的學校、企業、科研所等的結合教育教學模式和由他們協同合作建立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通過開展各種科研討論和創業教育活動,將他們各自的資源和平臺優勢深度融合,協同培養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業能力,同時可以促進他們各主體的緊密互動,也為國家的未來做好儲備力量。各高校開設創新創業教育的專項課程,開展校企結合開辦的創業教育相關活動,不僅可以擴大創業教育面,也打破了現有的創業教育的局限性。學、研、企三方主體的有機結合,協調開展工作,共同培養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
 ?。ǘ┗趨f同創新理念下營造校園積極創業的氛圍
  高校良好的創業氛圍能帶動大學生創業的積極性,也是對他們的一種正向引導,能夠增強大學生自主創業的意識。各高校應該動用學校全系的力量,建立健全對在校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梢远喙膭罡飨档膶W生去參加多種行業創業教育活動、創新計劃大賽等,使他們能夠感受創新創業的濃烈氣氛。
 ?。ㄈ┙⒉⑼晟七m應當今社會發展的創業教育團隊
  兼職教師相對于高校教師雖然有著教學模式和觀念的差距,但是在科研創新更具有培養大學生自主創新和思考的能力,高校應該完善和運用兼職教師與高校教師的雙聘模式,建立更適合于協同創新理念下的教育師資隊伍。另外高校要多與企業多交流,比如聯席、協調配合來完成對雙聘模式的教師任用等。還要多利用政府的職能和優勢資源,盡可能多的解決相關資金問題,不僅是創造對學生創業教育的發展條件還要多開展對教師培訓的課程活動。另外要多給在校老師一些到企業工作的機會,這樣還能積累很多在企業就職的實踐經驗。
 ?。ㄋ模┗趨f同創新理念下大學生創業教育的實踐
  政府出臺的新政策要引導和組織企業、學校、科研所等協同完成對大學生創業教育實踐平臺的搭建。更多地建設創新創業教育基等地來開展大學生創業教育活動,讓學生都可以多對社會多種企業的深入了解,以便他們可以明確今后的創業目標或方向,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出現高校畢業生對自己未來迷茫的現象。學校要加強與企業、政府的溝通和協同配合,更深層次的將各自的資源優勢結合利用,合力組建和運用雙聘教師隊伍,多開展校內對大學生創新創業的宣傳活動,引導并加強學生的創業意識。
  結語
  在我國高校教育現狀的背景下,基于協同創新理念開展學校、政府、企業等協同開展一系列、全方面的教學和實踐活動,共同培育社會所需要的優秀高校畢業生,對我們國家的經濟與科技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高校應將協同創新的理念滲入和實踐到創業教育中,同時不要忘記要求學生了解當前的創業相關的法律法規等。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786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