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納稅籌劃在中小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應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在當前的經濟環境下,納稅籌劃成為企業財務管理的關鍵問題,企業利用合法合理的手段使企業盡可能地少繳納所得稅,降低經營成本,從而獲得最大的效益。但是在當前的納稅籌劃背景下,企業在納稅籌劃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企業需要不斷地探尋解決辦法。如果企業對籌劃問題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很容易造成嚴重的后果,使企業遭受到經濟損失。文章介紹了納稅籌劃的意義,分析了財務管理與納稅籌劃的關系,探討了納稅籌劃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具體應用,為其他企業進行納稅籌劃提供可借鑒的建議。
  【關鍵詞】納稅籌劃;中小企業;財務管理;應用
  【中圖分類號】F276.3;F275.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688(2019)05-0243-02
   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中小企業逐漸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產業。雖然其經營業務比較簡單,規模較小,但是其實現的價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60%,企業數量約占國內企業總數的98%,由于數量多、發展好,中小企業成為我國所得稅的主要提供者。一個企業能否在如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存活并長久發展下去,需要有完整及先進的財務管理模式[1]。擁有健全的財務管理模式的企業往往能夠抓住機遇實現發展,相反,如果企業的財務管理模式比較混亂,那么企業的發展就會受到影響。納稅籌劃最先起源于西方,于20世紀90年代被引入我國,經過多年的研究與發展,納稅籌劃已經成為我國企業財務管理中最重要的手段,對于企業的穩定持續發展有重要的意義[2]。在如今健全的稅收法律制度下,如果一個企業依靠偷稅漏稅實現利潤無疑不是引火自焚,所以企業應該合理籌劃,在不觸犯法律的前提下少繳稅,節約成本,從而促進企業財務管理的穩定健康發展。
  1 納稅籌劃概念及意義
  1.1 納稅籌劃含義
   納稅籌劃最先起源于西方,于20世紀90年代被引入國內。納稅籌劃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納稅籌劃是指企業在遵紀守法的前提下,合理有效地進行籌劃,采取合理合法的手段盡量較少納稅額,降低稅費,節約企業成本。狹義的納稅籌劃是指完全按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根據企業的實際經營情況進行繳納稅費,使之較未籌劃前節約一些稅費。納稅籌劃包括節稅籌劃、避稅籌劃及轉嫁籌劃等,是企業財務管理的核心關鍵問題[3]。本文根據企業的實際發展狀況,從廣義的角度分析納稅籌劃,即企業在不違反法律法規的前提下合理地進行籌劃各項經濟業務,比如適當地延長納稅時間或者將納稅額合理地分攤至各月份,通過合法的手段減少納稅額,減少企業的現金流出,保障企業擁有足夠的現金支持企業的發展,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能夠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4]。
  1.2 納稅籌劃意義
  1.2.1 有利于實現企業經濟利益最大化
   隨著國民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中小企業的經濟業務活動變得逐漸復雜。面對國家的稅收政策要求,企業需要定期向國家繳納所得稅,即根據稅法的相關要求對企業的財務狀況進行具體分析,運用合理合法的手段合理籌劃企業的稅務問題,避免發生過多繳納稅費的情況發生,通過降低稅負來節約企業的經營成本,從而實現企業利潤最大化的目標。企業納稅籌劃能降低企業的經營成本、節約稅負、增加利潤,使企業的現金流向企業需要的地方,從而加快企業的發展;同時,企業納稅籌劃還可以增加國家的稅收收入,利于國家對經濟進行宏觀調控,實現國家富強的政治意圖。此外,納稅籌劃還可以防止企業掉入稅法的陷阱中,確保企業能夠有計劃、有方向地合理安排資金,避免因為資金鏈斷裂出現風險,影響企業的正常發展。
  1.2.2 有利于提高企業的自覺納稅意識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中小企業數量的急劇增加,我國對稅法的宣傳力度也逐漸加大。為避免企業落入稅法的誤區中,企業在納稅籌劃時要有自覺納稅的意識。假如企業沒有主動向國家繳納所得稅的意識,而是一味地希望借助逃稅、漏稅、避稅等手段節約企業的稅款,這不僅不利于企業進行納稅籌劃,還會影響企業的發展,使其觸犯法律,最終由于犯法而受到法律的制裁。判斷企業納稅意識是否提高的標準可以用是否主動繳稅來判別。企業進行納稅籌劃就是對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進行處理與規劃,這也是積極納稅的表現。因此,合理、合法地進行納稅籌劃有助于企業提高納稅意識,維護稅法的威嚴。
  1.2.3 有助于提高企業經營、財務管理水平
   企業生存的目的就是盈利,企業的利潤是由營業收入減去營業成本得到的,而利潤最大化又是企業的終極目標。為了實現利潤最大化,需要企業盡可能地創造收入或者最大限度地減少成本,只有這樣,企業才能實現利潤最大化。納稅籌劃是企業降低成本的途徑之一,企業若想發揮出納稅籌劃的實際作用就需要有計劃、有目的地對其經濟業務進行籌劃,在此過程中需要有一定的財務管理水平。企業納稅籌劃時需要研讀國家相關的稅收政策和法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業的財務管理能力與經營管理能力。
  2 財務管理與納稅籌劃二者關系剖析
  2.1 目標關系
   對于各個企業來講,企業稅收籌劃的目的與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是相同的,企業之所以進行納稅籌劃就是希望通過采取合理、合法的手段將企業的稅負降到最低,節約企業的經營成本,減少企業現金的流出,確保企業持續發展。納稅籌劃減少了企業繳納的稅負,減少了資金的流出,增加了企業的利潤。此外,納稅籌劃還有利于優化企業的產業結構、提升財務管理水平。因此,納稅籌劃是為企業的財務管理服務的,有效的籌劃可以促進財務管理目標的快速實現。
  2.2 職能關系
   納稅籌劃是為企業財務管理服務的,因此在籌劃時要遵從財務管理目標。財務管理的計劃中要考慮到納稅籌劃,要提前做好規劃。因此,在財務計劃的制訂中就應該將納稅籌劃體現出來,根據企業實際的財務活動做好規劃,收集真實的財務數據進行計算,準確計算出納稅成本。此外,納稅籌劃還與企業財務決策的制定有關系,比如企業在決定發行債券時可能會存在涉稅的風險問題,這時就需要企業理性地進行籌劃,使財務決策更加真實、準確。此外,企業納稅籌劃還能實時監督企業的財務,通過有效的組織、指導對企業的財務活動進行管理,時刻監督財務活動的真實性,從而保證財務管理目標順利實現。因此,納稅籌劃與企業財務決策制定、監督企業財務是密不可分的。   2.3 管理內容之間的關系
   根據納稅籌劃的內容可以看出,納稅籌劃滲透在財務管理的內容中,不僅包括籌資活動、投資活動、經營活動及股利分配活動、清算等,還涉及企業的重組、破產管理等。從整個籌資過程中可以看出,企業獲取資金的過程中均存在納稅籌劃,在企業對外投資中每項財務活動同樣存在著稅務風險,而納稅籌劃可以將該風險規避到最小,降低企業的稅務成本。
  3 納稅籌劃在中小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應用分析
  3.1 籌資過程中的納稅籌劃
   企業為了能在激烈的競爭中長久地發展,需要不斷地擴大業務規模或者是多元化發展或者調整企業的資本結構,在這個過程中都有大量資金的需要,因此需要及時地籌集資金。與此同時,財務管理是組織企業財務活動,開展財務管理的一項經濟業務活動。在財務管理中,第一項財務活動就是籌資活動,因此在籌資過程中要合理地進行納稅籌劃。籌資有內部籌資也有外部籌資,企業無論選擇何種籌資方式都需要付出成本,如何減少成本是納稅籌劃需要解決的問題。外部籌資較內部籌資的優勢在于利息可以在稅前扣除,從而降低企業的經營成本。
  3.2 投資過程中的納稅籌劃
   企業籌集完資金之后就面臨著投資活動,在整個投資過程中,企業要謹慎選擇投資方向,盡量與國家宏觀調控的方向一致,時刻關注國家稅收政策的變化,及時研讀與分析政策,從而實現較多的收益。企業對外投資的方式有多種,如固定資產出資、無形資產出資或者現金投資等。為了保障企業投資的安全性,企業要采取合理的方法進行評估,評估其各出資方式的風險大小問題,通過合理的籌劃降低稅負,規避風險。
  3.3 企業經營過程中的納稅籌劃
   企業財務管理中第三個財務活動就是經營活動,經營活動主要包括采購、生產與銷售等。采購過程中,企業要選擇合適的時間、合適的供應商及合適的采購方式等,將應稅貨物與非應稅貨物合理地區分開來,盡量減少稅款;在生產過程中,要選擇合適的產品核算方法,合理的規劃生產成本等方式節約稅負;對外銷售過程中,要選擇合適的銷售戰略,根據企業實際情況制訂銷售計劃,但不管采取何種折扣方式等都會影響企業稅負問題。
  參 考 文 獻
  [1]謝玉靖.納稅籌劃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運用探討[J].財會學習,2017(22):167-168.
  [2]辛艷.納稅籌劃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作用初探[J].財會學習,2017(18):154.
  [3]許蕾.企業稅收籌劃與財務管理的相關性分析[J].經貿實踐,2018(10):115.
  [4]張濤.納稅籌劃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J].財會學習,2017(17):148-150.
  [責任編輯:高海明]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439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