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高職院校招生就業一體化工作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工作是一個系統化的過程,由招生、培養和就業系統構成。這就要求我們要堅持以學生的人才培養為核心,以師資隊伍建設發展為主體,立足需求,統籌兼顧,注重創新,全員參與,協作互動,服務發展,注重實效,完善責任主體作用的發揮機制,扎實穩健的全面推進招生、培養、就業一體化工作的開展和理念的形成。
關鍵詞:高職院校招生就業一體化
“十三五”時期,是我國高職院校向高水平職業院校邁進的關鍵階段,也是全面深化綜合改革、加快轉型發展和內涵發展的攻堅時期。高職院校的創新發展必須以創新發展為統領,以高就業率為導向,不斷促進招生工作,主動適應地區經濟發展的需求,突出院校辦學特色,主動完善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辦學模式,不斷改善體制機制,推進高職院校創新發展,全面提升高端職業人才培養質量的能力。[1]
一、招生就業一體化工作概述
職業教育與普通高等教育作為現代高等教育體系中最主要的兩種類型,由于在人才培養的模式、途徑、方法以及目的等諸多方面存在的巨大差異,使其二者各自扮演著不同的育人角色,承擔著不同的社會功能。近年來,高職院校在培養高端技術技能高素質人成才的過程中,不斷嘗試摸索有效方式,創新變革現有的辦學模式,來打造高職院校特色的人才培養系統性“精密“工程。招生和就業工作作為高職院校培育人才系統工程的首部和尾部,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高職院校通過自主招生、單考單招、統考統招等招生途徑,在眾多報考生源中挑選招收到質量較高的生源,通過高職階段的系統性教育管理、專業學習,將學生打造成為高素質優異的技術技能人才,將其輸送到社會中去,就業成為了尾部非常重要的關鍵一環。往往高職院校招收到良好的應屆生源會影響未來走向社會的就業畢業生的整體水平,通過較好的就業反饋帶給院校相當的”口碑效益”,同時,應屆畢業生就業率、對口率的高低反過來又直接會反映到來年專業招生計劃上。由此可見,高職院校的招生工作和就業工作是有機統一的一個整體,它們之間的關系是相輔相成相互影響的,不能機械地將招生工作和就業工作割裂開,更不能將片面地強調某一方面工作的重要性,相反,要加強招生工作和就業工作的聯系,搭建好招生就業一體化的工作格局。
二、全面推進招生就業一體化工作的構建方向
1.構建招生就業一體化的體制機制建設
招生就業工作任務重、工作量大,涉及協調配合部門眾多,因此,構建和完善招生就業一體化體制機制建設,是確保高職院校招生就業工作順利開展的前提保障。
作為高職院校,首先要重視招生工作,在招生計劃制定過程中不斷完善評估機制。做好專業招生計劃制定,圍繞近兩年錄取情況、就業情況、專業特色及與產業發展吻合度、專業在同類院校中的競爭力及發展前景、專業師資與實訓實習條件、招生計劃落實的措施等六個方面,對院校專業招生設想進行說明和分析,通過綜合評測打分等考核環節,切實做到科學制定招生計劃,做到計劃安排向優勢專業、特色專業的傾斜,實現高職院校招生計劃編制和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同時,做好招生過程中的分析研判工作,做到數據及時、分析準確、決策有力。在招生過程中,對報考數據及時監控,時時分析,針對實際報考能做出有效反饋,匯總并上報相關情況。及時準確統計報名數據,傳導相關情況,通過招生會議研究決策,調整招生專業和計劃的方案,要積極主動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新形勢,新變化,建立招生工作長效機制,打造專業亮點、突出學院特色。根據全年招生宣傳工作各階段的實際情況,有計劃有步驟統籌實施工作方案,積極收集整理招生宣傳照片影像資料,認真研究各階段潛在生源特點,根據各階段特點制作招生簡章,重點突出學院的綜合實力,打造各系、分院專業特色,增強吸引力。[2]
高職院校職業教育是作為人才培養社會化的一個重要途徑,要重視以就業為導向,突出就業服務功能,建設分專業高端就業市場平臺。積極構建促進畢業生就業的創業、就業制度、管理體制、政策體系和工作機制,為畢業生就業提供了更多的機會和更好的服務,全面推行高職院校就業工作目標管理,在就業市場的基礎上,推進院校二級就業市場建設,拓寬畢業生就業渠道,形成院校、系部兩級立體化的分專業就業市場平臺。全體就業工作人員不斷提升對就業相關指標的認識,時刻把學生的利益放在心上,在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督促學生就業的同時,力爭為學生爭取更多的時間和更好的機會,把最有利的選擇留給學生,得到畢業生的認可,從而提升了畢業生對高職院校的滿意度。就業指導部門也在總結工作經驗的同時,不斷細化服務環節,力爭為畢業生提供滿意的個性化服務。
構建招生就業一體化工作機制,要重視堅持問題導向,注重招生工作與就業工作之間的優化調整。根據職業教育功能定位,優化調整工作機制建設的結構和布局,堅持招生就業目標導向,注重質量提升。完善職業教育質量提升機制,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完善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機制,激發職業院校辦學活力,做精、做強、做特職業教育,增強教師綜合能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全面提高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質量。[3]
2.不斷拓展招生、就業反饋溝通的信息互動渠道
鼓勵以就業為抓手,以市場為導向的高職人才培養機制,依據專業畢業生就業實際情況來評價專業適應社會需求的匹配度,來制定招生計劃,建立就業工作和招生工作雙向貫通互動通道。為了加強招生就業和就業間的雙向溝通,還應建立好信息反饋渠道,通過雙向信息溝通,促進相關配套政策的調整完善,不斷縮小經濟社會需求與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差距。
就業信息主要從兩個方面反映。首先,經濟社會發展對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需求變化。通過應界畢業生招聘雙選會的舉辦,搜集相關行業企業人才需求的實際數據,通過大數據的分析整理,集中統計就業市場中各類人才的需求,以此來作為高職院校調整修訂專業教學計劃的依據。其次,搜集整理畢業生對社會需求的反饋意見。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畢業生對社會需求的不同反映,將不同程度地改變需求與教學之間的原始關系,通過需求度的反映,來調整專業課程的教學體系及教學目標。通過就業信息的反饋,起到調整高職院校教學、深化專業課程改革、調整招生計劃的目的。 相應地,應屆新生招生信息的及時反饋,也可以促進就業工作,制定相應的就業政策,加強與經濟社會發展的溝通和銜接,調整高職院校人才輸出培養關系。從招生信息中,可以來把握當年考生心態及志愿選擇的原因,通過科學分析來確定考生志愿選擇特點以及填報專業的真實原因,再將其與就業政策的配套措施加以正確引導,一方面可減少人為因素對高職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之間矛盾的負效應;另一方面可通過人為作用縮小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之間的矛盾,不斷加強招生就業反饋溝通的信息互動,有利于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水平的提高。
3.成招生就業一體化的政策導向
搭建科學系統的招生就業一體化工作架構,主動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求,首先要打破原有的固化工作思維,從思想觀念上深刻認識到招生工作和就業工作的重要性,高度重視招生就業工作之間的緊密聯系,這樣才有助于突破制度管理的壁壘,進行合理的職能劃分,避免機械的職能責任條塊分割。建立一體化工作體系,還應當適當引入第三方評價機構,以其評價效果作為工作導向,全力打造專業特色建設,樹立以培養人才為中心的育人理念,全方位、全過程、無死角全覆蓋打造系統的工作體系。在構建系統工作體系過程中,同時要注意人才培養的教學過程,注重良好的教育教學過程,將專業的知識完整的教授給學生,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創造能力,將教學與招生就業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不能顧此失彼,進而形成合力,共同來打造好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系統工程,實現招生就業一體化工作的整體聯動推進,進而為社會培養出更多更優秀的高素質高技能人才。
其次,搭建高職院校招生就業一體化的工作框架要重視全員參與,全過程參與。通過高職院校全體師生的廣泛參與,才能形成合力,不然,招生就業一體化僅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通過全員積極參,才能更好地推進高職院校招生就業一體化工作的扎實有序開展。在建構一體化格局的同時,重視建立專業特色為統領的招生就業貫通平臺;建立產教研貫通的教育教學平臺;建立校企合作訂單培養的整體平臺;建立傳統與創新相結合的校園創業平臺,以此,來實現招生就業一體化聯動工作框架的建立。
結語
當前,我國正處于從經濟大國向經濟強國、人力資源大國向人力資源強國邁進的關鍵時期。高等職業教育必須準確把握定位和發展方向,自覺承擔起服務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現代產業體系建設的時代責任,主動適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培養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的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堅持招生就業一體化;堅持“嚴日常管理,促協作融通,追文化內涵,創專項品牌”之路,恰當地處理好招生就業一體化的關鍵問題,努力建設中國特色、世界水準的高等職業教育,在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中發揮引領作用。
參考文獻
[1]鐘向忠.實現高職畢業生高質量就業的實踐探索——以廣東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電梯工程技術專業為例[J].遼寧高職學報,2015(3).
[2]汪海波.從我國高職高專招生與就業現狀看職業教育的發展[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5(11).
[3]田蓮.高職院校大學生就業創業現狀之探討[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5(1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75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