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就業導向的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探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在近年來的教育改革的實施中,高職教育受其影響其實際的發展目標與發展方向愈加明確。在以往的教育管理工作開展中,高職教育是以為社會輸出更多技能型人才為主,但是在社會結構的重組與經濟的調整發展影響下,傳統的人才教育模式難以與現階段的社會發展需求相符合。為此需要對當前我國高職教育管理工作的開展模式展開研究,促進高職教育管理工作的在就業導向下的更好開展。
【關鍵詞】就業導向;高職院校;學生管理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1-0020-02
一、高職院校學生工作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學生缺乏思想教育。
隨著社會不斷的進度,學生的思想已經逐漸的轉變了傳統觀念,邁向了多元化方向發展,但是,目前高職院校思維教育模式已經采取傳統的教育方式,導致學校為了使更多的孩子能夠學習到更多的專業,盲目的擴招學生,不根據實際情況出發,導致院校在教育的工作中無法滿足學生多元化的思維要求,而且對學生思維多元化所帶來的問題無法有效的解決。在課堂中,教師充當主導地位,過于注重專業技術教育,對學生內心中的想法以及學生所掌握專業基礎了解較少。而且學生年齡普遍小,生活過于玩樂,對國家的時事政治了解較少。導致學生的思想存在了一些問題,該問題對學生的生活以及在未來的工作中都會造成一定的影響,而且對未來的規劃也較為盲目,導致個人的價值觀與社會價值觀發生沖突,影響個人發展。
2.學生專業素養差異明顯。
現階段,由于我國高職院校學生較多,學生個體結構復雜,而且所受到的教育水平普遍較低,大部分學生來自于中專以及技校,導致學各科類所掌握的基礎知識較為薄弱,學習能力以及自律性較差,也成為了學生存在的主要問題。學生在入學后,過于重視畢業證書以及就業,導致學生對自身的專業能力以及學習成績過于忽視,而且在學習時缺乏科學合理的規劃以及對人生未來的發展規劃,為院校的管理工作帶來了一定的挑戰。
3.學生過于缺乏自我約束力。
學生在高職院校入學后,學生經常出現遲到、早退等現象,造成了自身的不良影響。在受到現代網絡信息的影響,學生無法抑制對網絡游戲的喜愛,甚至沉迷與網絡游戲,荒廢了大量的學習時間,導致學業無法繼續下去,因此,學生家長也要求學校能夠對學生嚴格管理,院校管理者對學生進行管理時,不能夠依舊采取傳統的教育方式,應當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對傳統管理工作模式進行改革創新,學會以優勢教育方式來管理學生,幫助學生能夠專注與學習,也可實施“多重法則”,從而幫助學生能夠提高自我約束能力。
二、基于就業導向的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路徑
1.基于就業現狀,轉變觀念。
當前,我國市場經濟發展趨于成熟,但仍有學生的就業理念停留在計劃經濟時代。學生只有主動拋棄傳統就業理念,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就業競爭中占得先機、爭取主動。具體來說,學生應該拋棄的就業觀包括:一是,緊盯“鐵飯碗”的就業觀;二是,找工作一定要“對口”的就業觀;三是,“父母在,不遠游”的本地就業觀;四是,“一次就業定終生”的就業觀。這些就業觀在很大程度上束縛了學生的眼界和選擇,很多學生寧愿選擇待業、混日子,也不選擇能夠鍛煉自己的合適崗位。因此,高職院校要把就業觀教育滲透到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具體來說,正確的就業觀包括:一是,就業既是工作,也是學習,擇業的首要標準在于能否通過工作學有所成、提升自我;二是,自主創業是一種更高層次的就業,既可以實現人生價值,還可以更快、更全面地提升自我;三是,小微企業、私營企業同樣是展示自我的舞臺。
2.基于學生就業需求,改革完善管理機制。
第一,從橫向上來看,各職能部門間的邊界應相對“模糊”,彼此滲透。學生就業管理本來就是一項需要各部門互相協作的工作,因此,如果各部門之間仍“各自為戰”,不能形成統一的整體,那么將影響管理效果。具體來說,由學生就業指導中心牽頭,聯合學生處、教務處、后勤、系(院)等相關部門建立健全高效協調的運行機制,實現學生就業狀況、各行業中心需求狀況等各項信息的共享,各部門根據實際動態調整自身的工作職能,為學生就業創造條件。第二,從縱向上來看,將原有的以職能部門為主體的管理模式轉變為以各系(院)為主體的管理模式。只有將學生就業管理的相關權利下移至系(院)層面,讓各系(院)成為一個相對獨立的責任、權利和利益實體,高職院校才能更加翔實、全面地掌握學生的就業需求、各專業的就業現狀。此外,系(院)相關部門定期將自身的就業概況提交至學生就業指導中心,這樣就實現了學校層面對學生就業情況的宏觀把握、整體調度。
3.努力完善雙導師隊伍建設。
雙導師教育模式最早是在研究生教育中所使用,主要是針對專業型的碩士領域所開展,因此,此模式在實踐中取得了較高的發展成果,將其應用在高職教育的管理工作中具有極高的促進作用。雙導師包括一個學校中的理論導師與企業的實踐導師,兩者結合對學生的就業實踐展開雙模式教學方法,促進學生理論與實踐的更好結合與運用。雙導師教學模式在以往研究生的教育工作中具有較高成效,被多數企業單位所認同,從而有效推動了研究生的就業率。高職院校在采取雙導師教育模式時可以適當與碩士中的教育管理經驗相結合,根據實際的教學現狀對校內的導師采取針對性的培養,以此提高對學生理論知識的教學,同時,學??梢愿鶕I要求聘請合作企業中的資深工作者作為實踐導師,為學生提供實踐工作指導。以此促進學生的就業率。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當前的高職教育管理工作的開展下,人才的輸出主要是以教學目標的要求為主,但是其難以與社會快速發展下對人才的實際需求相符合。且隨著近年來高職教育下人才的輸出數量逐漸增阿基,對高職教育模式下的就業導向教學制度的完善是促進高職教育更好發展的重要措施,是提高高職教育畢業生就業率的關鍵方式,為此,高職教育下為促進學生的更好發展,推動高職教育管理工作的更好實施,應加強就業導向型教育模式在高職教育管理工作中的更好展開。
參考文獻
[1]董道紅.基于就業導向的高職學生管理工作探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7(09):110-111.
[2]李永燕.基于就業導向的高職實踐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時代農機,2017,44(10):20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16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