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辦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和解決對策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本文在結合本校實際情況的基礎上系統分析了民辦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旨在探討民辦高職院校如何滿足新形勢下的社會發展需求,做好相應的改革管理工作,進一步探索民辦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徑和新方法。
關鍵詞 民辦高職院校 學生管理 問題 對策
中圖分類號:G717 文獻標識碼:A
近幾年來,民辦高職院校的迅猛發展,辦學規模和招生人數不斷增加,這就對民辦高職院校的日常學生教學與管理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新形勢下解決民辦高職院校學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成為每一個高職教育工作者思考的問題。
1民辦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中的問題及原因
1.1學生因素
1.1.1學生主力發生變化
現在的零零后開始作為這個社會的新銳力量登上舞臺,成為學校的主體存在。他們獨立、叛逆、有活力、有思想。社會上各種思想觀念的不斷傳入引起了高職學生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震蕩和重建,他們中有部分人三觀不正,在社會公德方面存在著“知行不一”的現象,他們對于學習的投入型、管理的服從性都缺乏足夠自制。
1.1.2學生自身素質參差不齊
生源是民辦高職院校的生命線,民辦高職院校為了學校的發展,擴大招生規模,而學生入學前所受教育不同,他們對高職階段學習的期望也不一樣,長此以往,學生的素質就存在著良莠不齊的問題,這給學校教學與管理帶來了困難。
1.1.3學生思想有沉重“包袱”
當今社會普遍流行一種“重本科輕高職”的用人現象,對求職者設立的學歷門檻也是越來越高,不少的高職學生因此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產生自卑感。此外,高職學生的思想具有獨立性,其表現出來的選擇性、差異性較大,價值觀念也趨于多樣化,更容易面臨多元選擇的困惑,從而加大高職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難度。
1.2教師因素
1.2.1輔導員隊伍專業化欠缺和管理經驗不足
目前大多數高職院校的學生管理人員隊伍趨向年輕化,尤其是民辦院校的輔導員隊伍大多是年輕老師甚至是本校的留校學生擔任,他們剛出校門,既缺乏學生管理工作的系統理論知識,又缺乏學生教育管理的工作經驗,常常出現遇到問題無從下手的現象,管理工作很難到位。
1.2.2輔導員承擔的工作比較雜,精力不夠
部分輔導員承擔多個班級的工作任務,有的甚至還要承擔一定的教學任務,這樣就極易導致他們在班級管理上的時間和經歷投入相對較少,更談不上深入細致的開展學生教育管理工作,使學生管理工作做表面文章、流于形式。
1.2.3輔導員隊伍不穩定,流動性大
輔導員隊伍因大多數為年輕人,他們的福利待遇較低,剛走上工作崗位時,完全靠著對教師這一職業的美好憧憬而滿懷激情工作,但時間一長,他們工作的積極性和工作的熱情逐漸降低,學校若再缺乏獎懲激勵機制,必然會導致輔導員隊伍不穩定,流動性較大,常常是培養出有工作經驗的輔導員卻不愿繼續留任輔導員工作。
1.3學校因素
1.3.1民辦高職院校在調動學生管理工作者積極性方面缺乏良好的獎勵機制
學生管理工作更多的時間需要在課堂外完成,例如:深入宿舍、與學生談心、召開主題班會、組織文體活動等。這充分說明學生管理工作事無巨細,工作性質彈性大,工作時間長,工作質量無法用一個統一的質量標準進行衡量。工作的瑣碎、繁雜,造成了學生管理者的職業倦怠,又由于缺乏相應的獎勵機制,工作人員工作積極性不高,懶于創新,得過且過。
1.3.2管理工作者在學生管理過程中重“管理”輕“服務”
如果管理者不是站在學生的角度引導學生,而是從管理者角度運用硬性的管理制度、懲罰、道德灌輸來管理學生,就會抑制學生的民主意識和個性發展,在學生與管理者之間形成溝通的障礙,導致學生難以建立起對老師信任,其最終結果是形成學生和制度的對立,學生與管理者的對立,阻礙了學生管理工作的順利展開。
1.3.3忽視學生德育品質的培養
高職院校的一部分學生綜合素質水平較低,自我管理能力較差,而民辦高職院校在舊有傳統教學模式下,容易走入只重視專業知識教學而忽視學生德育品質的培養誤區。
2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存在問題的對策
2.1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
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明確學生的主體性,從管理制度的制定、實施到評價,都要從學生自身的需求出發,切實解決學生的學習、生活、思想、發展等問題,與學生建立起和諧友好的師生關系,從而增加他們的自信心,積極調動起他們主動學習進步的熱情。
2.2重視綜合素質水平的提高
新時代的發展對人才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當代新人才的標準該是有理想有道德,獨立樂觀,善良自律的綜合體現。高職學生管理人員應重視學生德智體美勞各方面的正面教育,增強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學生的思想德育修養,教會學生懂得“先學做人再做事”,努力培養他們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2.3增強服務意識,以“服務”促“管理”
學生管理工作是以學生為本為基礎,以服務學生為前提,以促進學生成長為首要條件的,學生管理人員應該本著“教書育人”的教學理念,懷著為學生服務的責任感,在管理工作中做到時時為學生著想,全方位多角度地站在學生位置考慮問題,改變舊有的“只看學習成績”的錯誤教學方式,立志于為學生的全面發展貢獻力量。
2.4加強學生管理工作者隊伍建設,完善管理機制
學生管理工作最直接、最基層的實施者是輔導員或班主任,因此需要對他們進行培訓,提高他們的管理工作水平與技巧。并建立一套有效的獎勵機制,鼓勵管理者工作的積極性,鼓勵管理者創新管理工作,切實提高學生管理工作的質量。
3結束語
大學生作為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他們的教育管理問題事關國家和民族的發展問題,是目前民辦高職院校尤為突出的重要問題,在不斷發展的社會新形勢下,摸索出一條適合民辦高等職業教育可持續發展的新道路。
作者簡介:周帥(1987- ),男,山東濰坊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管理;郭曉芳(1988- ),女,山東煙臺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參考文獻
[1] 楊雪梅.高職院校學生管理探討——從制度管理及思想教育角度分析[J].現代商貿工業,2015:135-13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79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