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如何做好小學語文的字詞教學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語文能力的關鍵時期,學生在這個階段的學習中重在對知識的理解和把握,字詞的學習可以幫助他們在學習能力提升的基礎上對知識加以鞏固和練習。在字詞教學中,教師需要給予正確的方法指導,這一環節的教學既是重點,也是難點。學習在掌握字詞的基礎上可以進一步提高閱讀和寫作能力。
小學語文 字詞教學 運用 認讀
【中圖分類號】G 62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005-8877(2019)05-0128-01
小學階段的重點任務是識字、認詞,在學習的基礎上靈活運用,幫助學生掌握聽、說、讀、寫技能。只有選擇正確的方式,才能提高學習質量,促進語文教學的發展。教師在這一過程中要積極發揮引導作用,注重探索教學方法,鼓勵學生掌握良好的學習習慣,提升自我學習能力。
1.積極引導學生,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小學階段的學生缺乏自主學習能力,教師要幫助學生培養學習興趣。興趣的培養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主動地接受知識,提高主動學習知識的能力。在激發興趣方面,可以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首先可以合理利用教材,選擇與課文有關的內容,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學生將課內與課外知識緊密聯系,豐富自身課外知識量,也可以選擇一定的活動來調動學生積極參與,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掌握情況,來選擇閱讀的活動,幫助學生主動學習。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發揮自身主導作用,選擇有效的形式,如讓學生通過字典自學字詞,激發學習意識,學生在這一過程中逐漸改變依賴老師的習慣,形成自主探究的學習習慣,為日后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2.注重教學方法,側重全面理解字詞
教師需要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將字詞結合在一起,以字識詞。字詞學習重在理解,幫助學生正確運用。在理解詞語內容的方式中,教師可以采用圖片展示的方式,讓學生感受漢字的奇妙。此外,在講授象形字的過程中,將漢字與事物相結合,如在講授“羊”時,利用漢字上面的點與羊角相結合,中間部分為羊身子,下面的“豎”是羊尾巴。這樣的學習方法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也可以選擇實物展示的方法,讓學生直觀感受。如“風箏”、“蒲公英”等。還可以利用動作展示的方式,讓學生形象模仿,加深記憶。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結合文中的詞語,與生活相聯系。如學習《泉城》時,教師可讓學生模仿課文中的“虎嘯獅吼”和“秋雨瀟瀟”詞語,學生在模仿的過程中也可以感受詞語的意思。牢固記憶。
在學習課文中,也可結合上下文理解詞義,不一定要掌握準確詞義,要重在培養學生理解能力,如在教學過程中,課文《半截蠟燭》中的“千鈞一發”詞語。學生通過上下文發現詞義表達為情況緊急。大概理解詞義后教師讓學生查詢詞典確認詞義。這是一個自我探求的過程可以加快學生的記憶速度,讓學生領會課文的含義。教師也可將課文與實際操作相結合,如在學習《烏鴉喝水》時,課文中的水“漸漸地升高”教師可讓學生實際操作這一環節,感受“漸漸地”是什么意思。
3.發揮認真態度,養成良好學習習慣
小學階段的小學生自主能力弱,教師應該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字詞學習離不開機械記憶,這個記憶的過程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反復練習和記憶。教師首先應幫助學生養成自主學習意識,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注意力難以集中,字詞記憶是一個枯燥的學習過程,教師要發揮監督的作用,幫助學生克服自身的惰性,從被動學習發展為主動學習,鼓勵學生堅持學習,努力認真完成學習任務,讓學生從思維和學習行為開始轉變為主動學習。此外,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幫助學生養成記筆記的習慣,讓學生在課上和課外都學會積累字詞,而且要發揮詞典的作用,讓學生進一步掌握字詞的用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學生的情感變化,學生如果在字詞理解上出現問題,教師應該及時進行引導,讓學生重在觀察和理解。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在生活中發現并整理生字詞,如廣告牌、超市名稱等。教師還可以組織字詞分享會,讓學生之間共同探討和交流,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擴展自己的字詞量。教師應充分將生活和學習相結合,讓學生在這一過程中掌握知識。
4.適當拓展教學,豐富課外字詞儲備
除了課本知識外,教師應注重幫助學生積累生字詞。小學階段的課余時間較多,課本中的字詞學習數量有限,因此,教師應注重幫助學生積累字詞。在教學過程中,語文課本中包含一部分課外字詞,課外字詞不需要學生書寫和記憶,但是教師可以將詞語列入教學計劃中,適當布置一部分學習任務,教師也可讓學生在作業中練習組詞能力,這一過程可以幫助學生鞏固已學知識,潛移默化記憶字詞。課外閱讀中的生字詞也可以積累下來,摘抄在抄寫本中。
5.結語
學生在學習字詞的過程中,會從多種角度感受字詞的魅力,學習字詞不僅可以提高閱讀理解能力,還可以提升語言表達能力。字詞的積累為寫作環節打下良好的基礎,幫助學生更好地感知語文,凈化心靈,陶冶情操。好的學習習慣對學習語文有很大的幫助,不僅可以增加學生學習知識的儲備量,還可以幫助學生養成主動學習的意識。教師需要根據學生學習能力,及時做出教學反饋,幫助學生改善學習辦法,在學習的過程中教師給予正確的引導,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鼓勵學生通過課外閱讀來拓展自我知識內容,學會學習,在與他人的交流過程中開拓自身的思維方式,提高自身學習素養。
參考文獻
[1]黃承炳.小學語文字詞教學探究[J].速讀(中旬),2018(12):207
[2]邱萍.在小學語文中如何進行字詞的教學[J].新課程·上旬,2018(10):7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84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