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境在情中,情在心中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情境教學作為一種新型的授課模式,將之應用到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活動中,有著重大的意義。農村小學數學教師在組織課堂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應該重視對情境教學法的應用。本文基于農村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現狀,主要分析了農村小學數學情境教學特點、難點和具體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情境教學 特點 難點 對策
  小學數學作為學生數學知識學習的基礎階段,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以及學習興趣的培養,應該成為教師課堂教學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學生只有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并且學會舉一反三,才能夠真正提升數學核心素養,提升學習效率。特別是在農村小學中,教學資源和教學條件不是很好的情況下,更加需要教師發揮自身的教學技能,提升學生課堂學習效率。[1]
  一、小學數學情境教學的特點
  1.針對性。情境教學是教師為解決學生某種問題的困惑,而采取的一種教學方法,目的是為了將一些比較抽象的問題以具體問題的形式闡述出來,幫助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際問題有機結合起來,進而提高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所以,教師在進行情境教學時,提出的問題必須具有一定的針對性和目的性,圍繞教學重點展開問答,并且符合抽象知識點的邏輯,幫助學生從各個角度進行知識點的理解和記憶。[2]
  2.趣味性。小學階段的學生在進行比較枯燥的數學知識學習時,難免會出現煩躁情緒。而教師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就需要開展一系列的教學活動,鼓勵學生參與其中,發現和感受數學知識學習的樂趣,進而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此外,情境教學通常借助生活化問題來解決學生的困惑,趣味性的教學也是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前提。由此可見,趣味性是小學數學情境課堂上的一大特點。[3]
  3.科學性。教師要想保證自身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必須保證情境教學內容和過程的科學性和合理性。這就要求教師必須熟悉課堂教學的內容及其相關的信息,充分尊重學生的想法和意見,并且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為學生提供自由發揮的機會。高效的數學教學,既要教會學生數學原理和知識點,又不能使學生過于依賴教師,而應該讓學生保持自己對數學知識的敏感性,促使學生在遇到問題時,能夠勇敢的提出來,與其他同學和教師共同討論,進而有效解決問題,強化學習效果。
  二、農村小學數學情境教學中的難點
  1.情境教學是一種教學策略,是一種教學模式,而不是教學目的。部分教師雖然了解素質教育的意義,但還是堅持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式,讓情境教學等新型教育模式流于形式,導致最終的教學效果并不理想。從本質上而言,情境教學是幫助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進行有機結合的橋梁,同時也是將具體問題與抽象知識進行有機結合的橋梁,教師應該在數學課堂上,充分利用情境教學法,提升教學效果。鑒于此,教師必須克服教學條件的限制,尋找有效的情境教學策略,提高課堂教學的針對性和目的性。
  2.教師在尋找高效教學方法的過程中,可能會忽略學生的感受,只追求課堂教學進度,導致課堂教學效率低下,教學氣氛沉悶,教師卻無從下手。同時,小學階段的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因素,好奇心強,情緒不穩定,注意力不集中,這些都給教師的課堂教學增加了難度。教師要想提高自身情境教學的有效性,就必須從學生角度入手,解決學生學習興趣不足的問題。
  三、農村小學數學情境教學對策
  1.教師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的時候,應該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實施情境教學。情境教學方法適用于與生活實際聯系比較緊密的理論知識,比如數字計算,人民幣的認識,或者時間的計算等。這其中,時間的計算屬于比較抽象的內容,教師可以借助鐘表進行教學,將時針、分針和秒針進行區分,幫助學生高效分析和解決具體的問題,從而提高學生對知識點的敏感度,強化知識應用能力。同時,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時,不要局限學生的思想,為學生設置問題情境時,應該鼓勵學生進行觀察,幫助學生了解鐘表盤的構造和數字的含義,了解指針轉動的方向和快慢,并將其與自身的日?;顒勇撓灯饋?,加深學生對于時間的認知和理解。比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向學生展示鐘表,引導學生自主觀察,了解分針、時針和秒針之間的關系。此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認真觀察鐘表。教師引導式的教學能夠激發學生對于生活中數學認知的強化,從而引入情境教學,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2.類比數學規律,發現數學知識學習的樂趣
  數學知識學習過程中的樂趣,不僅存在于數字幾何當中,而且存在于探索奧秘、找尋數學規律當中。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后者可能更加有趣。因此,教師在進行情境教學時,應該注重課堂教學中相關信息的引入,以及把握好課堂教學節奏,確保針對性地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幫助學生高效理解數學概念。比如,教師在進行無限循環小數的教學時,可以為學生進行類比,“從前,山上有座廟,廟里有個老和尚,老和尚給小和尚講故事,故事的內容是,從前山上有座廟……”教師故事的套用可以首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然后,教師再利用這個故事,引入深層含義,“這個故事老師可以一直講下去,因為他是無限循環的。大家知道‘循環’的含義嗎?”類似的教學具有較強的趣味性,符合學生活潑好動的性格特點,更加容易受到學生的歡迎和支持,從而有利于教師對數學規律進行高效講解,提高情境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結語
  數學知識本身比較枯燥乏味,需要教師結合生活問題和故事進行串講,幫助學生進行理解和記憶。教師在實施情境教學時,不能夠被固定教學模式所限制,按部就班,忽略學生的感受和體驗,而應該圍繞教學重點展開引導式教學,增強情境教學的目的性、針對性和趣味性,利用生活化的具體問題,激發學生好奇心和探索欲,鼓勵學生去發現和探索,幫助學生解決其疑問和困惑,從多個角度,全方面的進行知識點的剖析,進而在提高學生課堂參與程度的同時,提升學生知識水平和學習技能,拓展學生知識視野。
  參考文獻
  [1]賀本儀,秦芳.農村小學數學情境教學策略分析[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6(10):77.
  [2]石化權.小學數學情境與提出問題教學——開放的數學教學[A]..教育理論研究(第四輯)[C].: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18:1.
  [3]王慧娜.小學數學課堂情境教學的實踐探索[J].現代教育科學,2018(10):106-11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866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