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陶行知教育思想”,讓幼兒教學活動更有效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有效的教學活動是指教師遵循教學活動的客觀規律,以盡可能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實現特定的教學目標,取得盡可能多的教學效果,充分發揮教師和幼兒雙方的主體作用,從而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對幼兒活動開展有著重要的作用。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值得我們去思考和實踐,把教育思想正真落到實處,讓教學活動更加精彩有效。
陶行知教育思想 教學活動 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 61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005-8877(2019)04-0046-01
有效的教學活動是指教師遵循教學活動的客觀規律,以盡可能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實現特定的教學目標,取得盡可能多的教學效果,充分發揮教師和幼兒雙方的主體作用,從而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對幼兒活動開展有著重要的作用。下面我根據實際教學案例結合陶行知的教育思想,進行了簡單的分析與調整。
案例一:活動之前教師請幼兒與家長共同制作了一個新的沙包,在體育活動《好玩的沙包》中小朋友們都帶上了自己做的沙包。教師:“小朋友們,你們手里拿的是什么呀?”幼兒:“沙包?!苯處煟骸澳愕纳嘲镅b的是什么呀?”幼兒:“米?!薄按蠖埂!薄吧匙?。”教師:“小朋友們用了不同的材料做沙包,真了不起!”教師:“今天我們來和沙包做游戲,開動小腦經想一想一個人可以怎么玩沙包呢?”幼兒:“可以放在頭上頂沙包?!薄翱梢杂脕硖孔印!薄翱梢韵蛏蠏??!薄啊苯處煟骸耙粋€人有這么多玩法,那兩個人或者是有很多人可以怎么玩?”幼兒:“兩個小朋友可以一個扔,一個接?!薄耙部梢员日l扔的遠?!薄啊苯處煟骸敖酉聛碚埿∨笥褌兒湍愕纳嘲黄鹱鲇螒虬伞?
評析:從環節上來看,幼兒與教師之間的問答配合的很好很默契,教學活動進行的也很順利。但是,從幼兒獲取新知識、新經驗以及同伴交往方面來看并沒有提升和發展。因為教師對幼兒的回答進行全盤接收,沒有對幼兒的回答進行篩選和總結,也沒有進行新知識和經驗的拓展,沒有給幼兒思考和鍛煉的機會。因此,幼兒的認知水平和經驗仍然停留在原先的基礎上,并沒有得到發展。
策略:實行“小先生”制
幼兒在回答問題時是根據自己個人經驗與認知來回答的,每個幼兒的經驗和認知水平是有差異且各不相同的。比如,有的小朋友知道跳房子游戲及其玩法,但并不是所有小朋友都知道。所以,我們可以讓認知經驗豐富的幼兒當“小先生”來拓展其他幼兒的認知和經驗;也可以讓沒回答問題的幼兒當“小先生”來判斷回答問題的幼兒回答的是否正確、可行。那么教師可以在個別幼兒回答完之后問一問其他幼兒:“他的玩法可以嗎?”“我們來請這個小朋友示范一下怎么玩跳房子的好嗎?不會的小朋友要看好了哦!”這樣一來,幼兒與幼兒之間的認知和經驗可以相互學習,相互拓展。同時也充分體現了幼兒為主的課堂理念。
案例二:在健康活動《夏天熱了怎么辦》中,為了讓幼兒想出更多的解暑方法,教師問:“夏天好熱,小明熱的滿頭大汗,不知道怎么辦才好。聰明的小朋友,你們熱的時候是怎么做的?”幼兒A說:“去店里買一瓶水喝。”幼兒B說:“買個冰激凌吃?!苯處熡謫枺骸靶∨笥褌兊姆椒ǘ己芎?,還有沒有其他不一樣的辦法呢?”幼兒C說:“可以吃個冰西瓜?!薄?
評析:案例中幼兒的回答內容都是圍繞通過吃食物來解暑的,教師在引導的時候沒有對幼兒的回答做出具體的反應。因此,幼兒的思維被“飲食”限制住,生活經驗沒有提升和拓展。
策略:解放幼兒頭腦,開拓幼兒思維
當幼兒們的回答局限于某一個方面時,教師應當開拓幼兒的思維。案例中幼兒們的思維停留在“飲食”上面,教師對幼兒A和幼兒B的回答可以這樣引導:“你們想出了通過吃冰冷的食物來解暑的辦法。那么,除了通過吃冰冷的食物,還有沒有其他的辦法?”在幼兒回答之后教師可以再次歸納提升,引導幼兒想出更多的辦法。這樣不僅能夠提升幼兒已有的經驗,還能使幼兒更方面的能力獲得發展。
案例三:早上,孩子們吃過點心準備上課啦。今天開展的是小班繪本活動《好餓的毛毛蟲》,教師扮演扮演毛毛蟲,準備出門找食物。毛毛蟲說:“今天我和大家一起學本領,我想問問你們,你們肚子餓不餓呀?”孩子們才吃過點心,所以諾諾小朋友說:“我們吃過點心了,我不餓?!边€有的小朋友說到:“我的肚子飽飽的?!苯處熉犞⒆觽兊姆磻?,自顧自地說到:“呀,原來大家肚子都餓了,今天我們就去找一找好吃的食物……”
評析:從案例中可以看出幼兒的回答是符合生活實際的,但不是教師想要的答案。在這個時候,教師對幼兒的回答采取不予理睬的方式,然后按照教師自己設計的步驟繼續進行活動。使得活動的環節不緊湊,甚至有些牽強。出現這一現象,一方面能夠看出老師對這個活動是做了準備的,另一方面也能看出教師在設計活動的時候沒有考慮周全。沒有將幼兒作為主體,而是將自己作為主體,將幼兒“捆綁”在自己的想法上面,沒有從生活和實際出發。
策略: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
課堂上孩子們的回答是真是的,也是從生活實際出發的。正如案例中的情況,孩子們的回答是:“我不餓,我吃過點心了?!焙⒆觽兊幕卮鹗菑纳罱涷炈茫苷鎸?,而教師采取不予理睬的態度顯然是不對的。教師也應該從生活實際出發,就幼兒的回答進行反饋,從而更好地進行活動。用自己的生活經驗來幫助毛毛蟲,從而更好地將活動過渡到下一個環節,也不缺乏活動的真實性與生活化。
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值得我們去思考和實踐,把教育思想正真落到實處,讓教學活動更加精彩有效。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91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