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術在全壽命周期造價管理中的應用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BIM技術在工程造價管理中的應用推動了工程管理的信息化發展,文章主要結合BIM技術等優勢,對BIM技術在全壽命周期造價管理中的應用展開探討。
關鍵詞 BIM技術;全壽命;全壽命周期;造價管理
引言
BIM可應用于土木工程項目的全生命周期流程中,從初始的規劃到概念設計,細節設計,預制加工,施工,物流,運營維護到最終的翻新拆除都可以使用BIM技術。只有當BIM作為高新技術應用于各個階段,同時作為新型流程管理理念來管理各個階段的接洽,才能最大程度發揮BIM的價值與效益。
1 全壽命周期造價管理概述
全壽命周期造價管理是指對項目從決策到拆除的整個壽命周期進行統一管控,結合技術手段和經濟分析,實現項目全壽命成本最小化,價值最大化的先進造價管理理念。全壽命周期造價管理涉及項目整個壽命周期,其中主要包含項目決策階段、設計階段、招投標階段、施工階段、竣工結算、運營維護以及爆破拆除階段。時間跨度大,更為科學、合理。它以建筑全壽命周期總成本最小化為原則,并強調最小建設期成本不等同于項目最小成本,綜合考慮了各個階段成本,使投資方能夠更為清晰、科學、合理地選擇投資方案,貫徹實施全壽命周期造價管理既符合國家標準,又能夠有效提高社會整體效益[1]。
2 BIM技術的應用優勢
第一,提供了基于BIM的工程造價信息平臺。工程造價管理工作的開展,需要各類信息的支持,比如預算信息和估算信息等,BIM作為信息共享平臺,能夠提供各類信息,輔助全過程造價管理,發揮著積極的作用。不僅改善了溝通方式,而且為基礎數據實時利用提供了保障,避免造價和市場脫節問題等。第二,資源計劃功能。BIM技術的應用,構建的數據庫,能夠輔助項目管理者進行資源管理,提升資源計劃的質量。在具體實踐中,利用BIM技術,構建三維模型,使用數據庫,賦予模型內部各個構件時間信息,利用自動化算量功能,完成實體工程量的計算,按照任意時間段以及分部分項工程,進行工作量的細分?;蛘呃酶黝悆r格信息,比如材料,實時分項造價信息,進行資源計劃的調整,實現成本的精準把控,提高成本分析以及進度分析的效率。第三,造價信息的積累以及共享?;贐IM技術,能夠實現對各類工程數據的電子化存儲,及時準確地調用和分析,便于數據分享以及使用。BIM技術的應用,實現了數據的及時更新,而且能夠滿足多次性計價需要,強化了工程造價管理。
3 BIM技術在全壽命周期造價管理中的應用
3.1 BIM技術在決策階段的應用
通過BIM技術在工程投資估算階段的應用,為項目決策提供了有力的依據,使決策更加的科學性和準確性。BIM技術的介入可以改變傳統因為決策失誤或者決策速度慢造成項目各種滯后的現狀;通過建立BIM信息模型,運用可視化技術等先進技術,可以調取擬實施項目模型與之對應的工程量,工程造價相關數據,可以通過這些數據分析項目實施地的價格指數,可以單方面對工程造價進行計算,隨之對即將實施的項目的總成本和總投資進行估算,從而為項目決策提供支撐依據。
3.2 設計階段
在傳統設計中,設計結果通常以二維圖紙的方式表達,而二維的三視圖在平面上缺乏關聯關系,所以導致二維圖紙容易出錯。如果設計師使用BIM的方式建立三維模型,通過投影的方式可以快速地生成關聯的、準確的圖紙。而且三維模型是一個很好的可視化工具,能讓項目參與方都能直觀地了解到設計思路。而且BIM模型作為一個多維智能構件模型,除了三維幾何模型,其中還包含一個內在的“分析模型”,這個“分析模型”可以導人有限元軟件內進行結構分析模擬,對BIM設計模型進行一個結構受力的驗證與分析。即可以對設計的結構構造、材料使用等進行優化,達到最佳可靠性、經濟性。
3.3 招標階段
在具體招標過程中,明確招標控制價是對其有效控制的方法之一。當前主要利用國內建模軟件建立模型,明確招標控制價,獲得工程量后實施必要組價。結合目前設計建立模型,節省翻模操作環節。在BIM管理造價成本時,應初步組建全方位且精準的算量模型;其次,科學地構建預算價格模型,得出工程量清單,在這一基礎上構建預算單價模型;最后,有機整合預算單價模型與算量模型,得到的建筑模型可提供預算價格信息,模型中任何構件都與預算價格對應。利用這個模型,獲得招標所需的工程量清單和招標控制價。在結束活動后,采取同樣的方法把投標對象中標單價融合信息模型,并有機聯系各個環節,是后期造價管理的前提。
3.4 施工建造階段
在施工建造環節中應用BIM技術,可以實現對工程造價的合理管控。通過該技術的應用,一方面可以對施工組織機構實行優化,確保變更施工的準確性和合理性;另一方面還可以對施工款項的下發以及資金利用情況進行合理規劃,減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從專業角度分析,工程造價管理是將投資額作為造價控制的總體目標,通過與施工實際值之間的對比,找出其中存在的差異及其產生原因,然后運用合理方式加以控制,進而實現造價管理目標。
3.5 竣工驗收階段造價管理
竣工驗收關乎工程項目能否及時投入使用,傳統的驗收需要參建各方驗收人員依據施工圖紙、存檔材料、實地勘察等去驗收工程項目,驗收任務重,設計人員多,消耗資源高,花費時間長,過于煩瑣的驗收方式導致驗收工作的低效率,不利于合格項目及時投產。應用BIM技術能夠將施工整個過程的相關數據信息完整呈現,同時還可以充分反映各個細節,相關工作人員在進行驗收時只需要將工程與相應數據參數在計算機設備上展開對比分析,就可以得出最終驗收結果,省去了傳統復雜人工計算操作,為企業節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創造出更多的社會經濟效益,促使工程項目能夠盡早投入使用。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造價管理工作中應用BIM技術獲得巨大的發展。但整體分析,這部分軟件集中應用在招投標環節計算工程量與計價上。在造價全過程管理中BIM技術應用潛力巨大。隨著運用環境與技術的發展,形成廣泛的造價管理范圍,并逐步朝著統一化和集成化方向發展,實現全過程動態化的資金管理。
參考文獻
[1] 韋正善.關于全過程與全生命周期工程造價管理的對比探討[J].價值工程,2018,(32):62-6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209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