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高校體育管理中的風險及預防措施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在高校體育教學管理中風險是客觀存在的,而加強體育風險管理是保證體育教學安全,落實體育教學策略,推動我國高校體育事業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所謂“防患于未然”,在高校體育管理中,學校、教師充分分析體育風險類型,并作出全面的預防措施,這樣才能合理控制風險,提高體育管理效率。本文從高校體育管理中的風險特點分析入手,闡述當前高校體育管理中各種風險的類型,并針對預防措施提出幾點建議。
  關鍵詞:高校體育  教學管理  風險預防  相關措施
  中圖分類號:G80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3(a)-0066-02
  在傳統高校體育管理中,學校、教師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學生的體育知識學習、體育技能培養方面,忽視了對體育運動中的風險管理,從而導致師生在體育訓練中風險意識不強,學校各環節在風險控制過程中缺乏協調性,風險預警機制不健全等問題。針對此,在現代體育教學改革中,學校、教師應從生本理念出發,提高“防患于未然”的安全意識,積極構建風險管理與防范機制。
  1  高校體育管理中的風險特點
  風險是關于不愿意發生的事件的可能性的客觀體現,在高校體育管理中,風險主要指的是那些不確定的,且能夠造成一定損失的事件。而從體育管理實踐來看,風險主要呈現出以下特點:第一,客觀性,即高校體育管理中的風險是客觀存在著,并不以主觀意愿而轉移,如學生運動前的熱身準備不充分,運動比賽過程過于激烈,體育設施不符合質量標準、天氣的變化等均會增加體育教學實踐中的風險系數,這些風險因素有的能夠依靠人力加以控制,有的卻無法徹底消除,而正是基于這一特點學校才需要制定科學完善的預防措施對風險進行妥善管理。第二,破壞性,風險之所以令人畏懼,主要就在于其破壞性,例如在高校體育運動中,由于風險管理不善而造成的運動損傷,輕則會影響學生接下來一段時間參與體育訓練的積極性,重則會對其生命安全造成威脅;此外在體育管理中由于管理制度缺乏約束力,學校體育教學投入得不到預期回報,則會造成體育教學投入損失等,基于此,在高校體育管理中,學校、教師應利用防范措施,盡量降低風險損失。第三,可控性,在高校體育管理中雖然風險無處不在,且具備不確定性的特征,但是這并不意味著風險發生規律就無跡可尋,學校、教師可以從實踐教學入手,對各類風險的發生概率、發生原因進行數據分析,這樣就能夠逐漸掌握一些風險的出現條件,進而在教學管理中做出針對性預防,以體現風險的可控性。
  2  高校體育管理中風險類型分析
  目前在高校體育管理中,常見的風險類型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第一,訓練管理風險。即在體育訓練中存在的各類意外風險,如意外事故、猝死、人身傷害等,這些風險的存在不僅威脅學生的健康發展,更阻礙了學校體育事業的進步。造成體育訓練管理風險的因素主要有教師教學管理疏忽,在訓練中安全意識不強,敷衍了事,過分注重學生的體育技能培養,缺乏對學生身體素質的客觀性判斷;教學方法失當,在訓練中缺乏公平、平等精神,激發了學生之間的矛盾等。
  第二,設施管理風險。即學校在體育硬件設施建設存在的安全隱患,如運動場館建設不符合國家質量標準,運動跑道的設計不合理,增加了學生的運動損傷;體育器材質量不過關,對學生造成傷害等。
  第三,競賽管理風險。即在體育比賽中存在的各類風險,如在籃球比賽中,學生缺乏體育精神,規則意識不強,為取得比賽勝利不擇手段,對對手惡意犯規,增加了運動員的運動損傷,甚至激化了球隊之間的矛盾。
  第四,學生管理風險。在高校體育管理中,學校、教師過分關注學生的能力培養,忽視了其心理健康發展;此外,一些學校在體育運動獎學金的管理中存在“暗箱操作”,違背了教育的公平性,造成了學生對學校的抵觸與質疑,增加了體育管理風險。
  3  高校體育管理中風險預防措施
  3.1 推動體育教學創新,加強科學訓練
  體育訓練是體育教學實踐開展的主要內容,加強訓練的風險管理,控制訓練中的風險因素,能夠有效保證學生的體育運動安全,提高體育教學效果。在訓練風險管理中,教師應提高風險意識,將運動安全滲透在教學活動的始終,嚴格規范學生的體育行為,營造公平、公正、公開的運動氛圍;創新教學方法,深入對學生身體素質差異化的分析,并因材施教制定科學化體育訓練方案;提高環境管理意識,密切關注天氣變化,確保訓練的有序開展。
  3.2 注重硬件設施管理,完善體育教學基礎
  硬件設施是體育活動開展的物質基礎,高校在體育設施管理中,應滲透風險管理理念,為學生提供一個安全的體育教學環境。例如,在硬件管理中,學校應加強對體育場館的投入,根據學校體育教學需要拓寬場館規模,并嚴格按照國家標準加以規劃,在場館細節設計中應符合教學發展需要,以降低運動危險;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加強對運動場館、器材的檢查與監督,對陳舊、老化,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運動器材及時淘汰,以保證運動器材的使用性能。
  3.3 加強體育競賽管理,滲透體育精神
  在體育競技中,運動氛圍比較熱烈,發生運動風險的概率也相應提升。因此,在體育管理中,學校應加強對體育比賽的規范,滲透公平、公正、公開的體育精神,推動體育競賽的有序開展。在加強風險管理過程中,教師首先要強化學生的體育精神,讓學生從本質上認識體育與個人發展的關系,并保持“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良好心態,正確對待競技場上的成與敗;嚴格落實比賽規則,對比賽中存在的違規行為予以相應的處罰,以控制體育比賽秩序。
  3.4 注重學生心理健康發展,控制體育管理風險
  體育教學的根本目的是促進學生的身心協調發展,因此,高校在體育風險管理中,應將學生的心理素質發展與體育能力培養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教師應關心學生在體育教學中的心理變化,并及時開展心理輔導,幫助學生跨越心理障礙;學校也應建立心理健康咨詢機制,支持學生建立心理小組,為學生提供專業的心理保健,引導學生妥善處理心理健康問題,排除負面情緒壓力,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
  3.5 加強信息化管理,提高對各類風險的控制與預防
  高校在體育風險防范中應抓住當前信息化教學管理的機遇,建立信息化的風險防范體系,通過對以往數據的整合與分析,建立風險分析模型,對各類風險的發生概率進行評估,并制定針對性的管理措施;同時利用當前智慧校園建設的條件,實現對學生的大數據分析,及時發現學生在體育運動中的潛在風險,并提出個性化的預防措施,提高學校體育風險管理信息化與科學化水平。
  4  結語
  總之,在高校體育管理中,加強風險防范是保證學生體育教學安全,提高體育教學質量,推動高校體育事業發展的重要環節。在風險管理中,學校應從體育教學實踐環節出發,對各類風險進行綜合判斷,提高風險識別能力,評估風險發生的可能性以及可能存在的損失,進而采取防范措施,降低、轉移、規避風險,并形成安全保障體系。
  參考文獻
  [1] 黃大志,潘宏波,梁然.高校體育場館面向社會開放風險管理策略[J].湖北體育科技,2018,37(10):862-865.
  [2] 王偉,翟水保.高校體育教學中的風險管理與防范策略探討[J].當代體育科技,2018,8(26):132-133.
  [3] 熊偉平,余剛.淺談高校體育管理中的風險及預防措施[J].當代體育科技,2017,7(33):74,7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2352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