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傳統文化與初中語文有效融合途徑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7-0072-01
  語文學科是傳承、發揚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因此,在初中與語文教學過程中, 教師應當以語文學科特點及其相關性作為出發點,將語文教學內容與傳統文化進行有效融合,讓學生在學習語言知識的基礎上,了解、認識我國優秀傳統文化。但是當前初中生的學習現狀卻不容樂觀,大多數學生都不能掌握基礎文化常識,對于傳統文化的理解也都流于表面,導致傳統文化的傳承受到了極大影響。
  一、傳統文化與初中語文有效融合的意義
  (一)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
  傳統文化是我國幾千年歷史文化的積淀與傳承,是中華民族之魂。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將教材內容與傳統文化知識進行有效融合,可有效幫助學生感受真情故事中的傳統文化精神,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念。
  (二)可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品德修養
  觀察當前初中語文教材不難發現,在初中語文教材中有很多內容都是與我國傳統文化禮儀、道德品行息息相關的,這都是我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對傳統文化內涵的挖掘,幫助學生更好的認識到了仁義禮智信,告訴了學生要怎樣做一名合格的學生、孩子、公民,培養其形成了良好的品德修養。
 ?。ㄈ┛捎行嵘龑W生語文素養水平
  語文素養囊括了多種內容,除了基本的語文能力外,還包括了傳統文化、個性品格等等。將傳統文化與初中語文教學融合,通過歷史文化、民族特色開展語文教育,可更為有效的提升學生語文素養,實現其全面發展。
  二、傳統文化與初中語文有效融合途徑
 ?。ㄒ唬┙Y合當地民俗風情,提高學生傳統文化學習興趣
  初中階段學生正處于叛逆期,他們對于一成不變的教學方式早已經厭煩。因此,為了更好的實現傳統文化與初中語文教學的有效融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轉變自身教學方式,進而有效激發學生傳統文化學習興趣。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以教學內容為基礎,引導學生了解當地的民俗風情。比如民間常有“冬至過大年”的說法,在教學過程中,如若涉及到該部分內容,教師可以借助這一說法實現傳統文化的有效滲透。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利用課內、課下兩個課堂開展傳統文化語文教學,將課外教學作為主要輔助教學內容,將教學內容反饋至課外學習中,使得學生傳統文化的學習形成良性循環。以八年級上冊《中國石拱橋》教學為例,在課前預習環節,可以讓教師結合本地實際情況,了解當地有名建筑情況。在上課時,教師也要以當地著名建筑作為出發點,將該建筑的來由、出現原因以及文化內涵進行有效結合,并將其融入至文章教學中,實現傳統文化與語文教學的有效融合。在教學完成后,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學習任務,讓學生了解本地建筑以及開展緣由,進而更好的幫助學生深入了解傳統文化。此種教學方式,以課堂較為作為主要授課場所,同時還兼顧了學生課下自學能力的有效培養,不僅將學生的實際生活與教學內容進行了有效融合,而且還真正將學習內容帶入到了生活中。在幫助學生理解課文的同時,有效強化了學生學習能力,實現了傳統文化與語文教學的有效融合。由此可見,以傳統節日作為主要突破口,將學生的生活實際作為入手點,不僅可有效充實課堂教學內容,還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處理內課外關系,突出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主體地位。
 ?。ǘ┝⒆愠踔姓Z文教材,從課文中挖掘傳統文化內涵
  在新課標要求下,傳統文化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占比逐漸增加。不管是神話傳說還是古圣偉人,不管是古詩詞還是傳奇小說,都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直接體現。但是,受傳統教育思想影響嚴重,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很多教師都過于強調語文學科的工具性,忽視了其存在的人文意義,將知識傳授作為教學重點,忽視了文化傳播,這是導致初中生傳統文化缺乏的主要原因。因此,要想將傳統文化與語文教材進行有效融合,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以語文教材為立足點,對課文潛在的傳統文化內涵進行深入挖掘。新課改提出:語文學習應當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模式,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做好“引導者”,鼓勵學生自主探究課文內容,感受傳統文化魅力。比如在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教學中,不管是上文所提到的《中國石拱橋》還是《蘇州園林》,都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直接體現,都是以建筑藝術、設計藝術作為出發點,表現出我國優秀的文化藝術,不管是哪一篇都有著自身特有的傳統文化,其人文價值遠遠高于工具性。除了可有效激發學生民族情懷外,還可以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傳承民族文化,勇于開拓創新。但事實是,很多教師在本章教學中,都是以課本為范文,較受學生如何寫好說明文,連傳統文化藝術之美都得不到有效體現,更別提傳統文化的有效傳承。因此,只有真正轉變自身教學觀念,挖掘課文文化內涵,才可真正實現傳統文化與語文學科的有效融合,培養學生文化素養。
  三、以傳統文化活動為載體,為學生搭建傳統文化傳播平臺
  為了更好的傳承傳統文化,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定期開展一次傳統文化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傳統文化的特有魅力,提升學生文化儲備。首先,可以讓學生調查當前傳統文化現狀,并對其發展趨勢進行分析,幫助學生認識傳統文化;其次,可以在傳統節日開展活動。比如在春節時,要求學生調查“年”的來源以及多種風俗習慣,讓學生嘗試自己寫對聯;在清明節組織學生掃墓等等。最后,如若實際條件允許,可以讓學生利用寒暑假去課本中的名勝古跡游覽,親身感受課文之美。
  總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俗的瑰寶,對于我國精神文明建設有著重要意義。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當改革自身教學方式,創新自身教學理念,將傳統文化與初中語文教學進行有效融合,進而更好的提高學生語文素養,實現傳統文化有效傳承。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2532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