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近紅外光譜技術在中藥材鑒定中的應用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對中藥材實施鑒定,事關藥材安全性,意義重大。本文分析了近紅外光譜技術的基本情況、應用優勢,并探討了應用效果,為相關研究提供了參考。
  關鍵詞:中藥鑒定;近紅外光譜技術;應用研究
  一、中藥材鑒定中發展近紅外光譜技術的必要性。
  中藥材鑒定主要是針對中藥成分、品種、質量的驗證,是保障中藥品質的重要基礎條件。中藥品種較多,尤其種植地域的差異性很可能造成中藥品質的大幅下滑。以至于出現了“同物異名”或“同名異物”的中藥鑒定難度。尤其我國可種植藥物的地域極為廣泛,中藥典籍或考證有誤的相關資料極易誤導各種中藥材的使用環境和臨床用藥標準。因此,借助鑒定技術避免中藥材的臨床用藥盲目性,也是界定使用標準的必要條件。而近紅外光譜技術對于藥物成分的有效鑒定,便是規避藥材質量界定出現模糊狀態的技術支持。自近紅外光譜技術在上世紀 90 年代得到應用之后,其發展速度尤為迅猛,目前已經成為中藥鑒定的主要方法,是進一步提升中藥材鑒定效率與效果的重要技術類型。
  二、近紅外光譜技術在中藥鑒定中的優勢
  (1)鑒定中藥材專屬性的優勢。
  中藥材的專屬性是基于采收期、種植產地、收集足量、加工炮制方法的鑒定目標,在具有代表性的檢測樣品中選擇更為有效的鑒定技術,能夠避免混淆中藥品種的現象。近紅外光譜技術對于中藥材專屬性的鑒定效果較為突出,能夠支持檢測效果的精準性和完整度,因此在實踐操作中具備較高的應用優勢。
 ?。?)評價中藥材真偽度的優勢。
  評價中藥材真偽度是近紅外光譜技術在中藥鑒定中較為廣泛的應用方向。在實踐操作中鑒別中藥材真偽度的方式較多,諸如顯微鑒定、色譜指紋圖譜技術等。雖然顯微鑒定能夠評價中藥材的真偽度,但是無法細致劃分中藥材的質量。而色譜指紋圖譜技術雖然對于中藥材的質量界定較為清晰,卻無法精準判斷中藥材的真偽度。因此,在實際研究中,針對中藥材的質量鑒定,以及真偽度評價,仍然需要借助近紅外光譜技術。通過聯合化學計量學運算模型,能夠快速鑒定中藥材的真偽,而且能夠采取定量檢測的方案,進而明確中藥材的測定指標和藥品質地含量。從而簡化操作步驟,節省中藥材鑒定時間。
 ?。?)鑒別道地藥材及質量的優勢。
  道地藥材,又稱為地道藥材,是優質中藥材的代名詞。在鑒定藥材質量的過程中,需要針對中藥材的產地、物理特征、化學特征進行全面考察和判斷。近紅外光譜技術所采取的聚類分析方法,以及模糊識別模型,能夠對道地藥材的質量評價產生支持作用。同時也可以通過建立有效成分的對比,借助近紅外光譜模型檢驗道地藥材的質量評級,因此其實際應用效果極為突出。尤其近紅外光譜技術對于道地藥材的地域性鑒定較為精準,能夠依據藥材成分判斷其生長環境的特異性,或者遺傳特異性中的特殊表現。因此能夠為精準判斷中藥材的類型、產地、質量提供輔助性支持。尤其所需樣品量較少,在實踐操作中并不會產生大量污染,因此其實用價值較高,是進一步支持中藥材鑒定的優勢條件。
  三、近紅外光譜技術在中藥鑒定中的應用效果
  (1)中藥材品種鑒定。
  中藥品種鑒定是針對藥品真偽度及品種甄別。一方面,應用近紅外光譜技術能夠快速區分中藥材的品種,且較為便捷。僅需要通過建立校正模型,便可以對比中藥材的品種是否契合模型的驗證條件。在針對白芷類藥材的研究中發現,8 種白芷和近似植物的粉末在采用近紅外光譜技術進行測定后,可以通過系統聚類分析,以及非線性映射的測定方法獲取最為直觀的數據分析內容,從而得到 8 種植物的逐一分類結論,是有效判斷中藥材品種的有效鑒定方式。另一方面,針對中藥材真偽度的鑒別技術中,可以借助校正模型驗證數據處理方法的時效性。在針對大黃藥材進行檢測的過程中,95 個大黃樣品中,隨機選取 56 個樣品建立校正模型,在提取光譜特征之后,利用 Fisher 分類器完成了真偽度鑒別模型的設定,能夠發現采用提取光譜特征的鑒別模型能夠將誤判率控制在 2.04% 左右,因此也能夠證實近紅外光譜技術在中藥鑒定中的應用效果。
  (2)中藥材產地鑒定。
  中藥材由于產地不同,其所產生的藥性和質量也會存在天壤之別。道地藥材的評價標準千百年來始終是中藥材鑒定的重要衡量指標。鑒定中藥材的產地成為保障其藥材品質和質量的重要基礎條件。將近紅外光譜技術應用于藥材產地的鑒定,有效的規避了中藥材產地信息模糊不清的現象,是加強中藥材質量鑒定的有效路徑。相關研究對 269 個白芷中藥材樣品進行鑒定,雖然來自四個不同地域,但是應用近紅外光譜技術仍然在交叉驗證準確率上達到了 99% 的鑒定效果。而針對 350 個野生丹參樣品的鑒定中,將 6 個不同區域的樣品進行了劃分,也可以達到 95% 以上的驗證準確率。
 ?。?)中藥材加工炮制鑒定。
  中藥炮制是指在中醫理論的指導下,按中醫用藥要求將中藥材加工成中藥飲片的傳統方法和技術。中藥材加工炮制鑒定主要是針對加工后的藥材進行檢驗,了解其是否具備原有的藥材成分與藥效。但是中藥材在經過了炮制加工后,均會產生一定的化學性質變化。而這種變化便可以利用近紅外光譜技術加以驗證,諸如生地黃經蒸制時原糖含量隨炮制時間的不同也會產生周期性的微小差異。而這種變化在利用了近紅外漫反射光譜技術進行測定后,均會顯現出具體的成分特征,在借助矢量歸一化法和一階導數運算對比后,聚類分析的判別精準度更高,能能夠對其藥品成分進行更為精準的驗證,因此其檢測效率和鑒定精準度并未由于加工炮制的時間或環境改變而降低,是應用近紅外光譜技術在針對中藥材加工炮制鑒定時的優勢表現。
  參考文獻:
  [1]鄒淑涵,徐文芬,何順志.近紅外光譜技術在中藥鑒定中的應用與發展[J].貴州科學,2015,33(05):65-69.
  [2]戰皓,柳夢婷,方婧,付梅紅.近紅外分析技術在中藥鑒定和含量測定中的應用研究進展[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5,21(12):231.
  [3]梁欣健,劉家水,張丹雁.淺談近紅外光譜技術在中藥鑒定中的應用[J].廣西輕工業,2011,27(02):4-5.(作者單位:江西農業工程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2945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