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優質護理在精神科興奮攻擊病人中的應用和觀察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目的 研究優質護理對精神科興奮攻擊病人攻擊性行為、生活質量及家屬滿意度的改善影響。方法  選取2018年3月~2018年11月期間于本院精神科接受治療的分裂癥患者72例作為觀察對象,將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及觀察組,每組均為36例。對照組采取傳統護理,觀察組則開展優質護理。2組連續干預6個月,比較2組患者攻擊性行為、生活質量。結果  經干預后,觀察組攻擊性行為MOAS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生活質量GQLI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將優質護理實施于精神科分裂癥患者中,有助于減輕患者攻擊性行為,同時有利于提升患者生活質量,促使患者恢復健康。
  關鍵詞:分裂癥;優質護理;攻擊性行為;生活質量;滿意度;影響
  近年來,由于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工作壓力的增大等因素影響,精神分裂癥患病率呈現找增長趨勢[1]?,F階段,我國關于精神衛生資源較少,只有少部分患者及時得到有效治療,但由于大部分患者缺乏社會監管,患者在病發期間無法支配自身行為,易出現破壞物體或攻擊他人的行為,對公共安全帶來較大的威脅,因此,予以該類患者護理干預十分有必要。優質護理是臨常用的護理方法,該護理體現“以人為本”的護理觀念,注重護理品質,最大限度減少疾對患者的干擾?,F選取72例患者作為觀察對象,詳細情況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3月~2018年11月期間于本院精神科接受治療的分裂癥患者72例作為觀察對象,患者臨床資料均通過醫院倫理學會審核。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觀察組,每組各36例。對照組年齡19~60歲,平均(38.42±3.56)歲;病程4個月~12年,平均(4.66±1.01)年;婚姻狀態:已婚18例、未婚10例、喪偶8例。觀察組年齡18~61歲,平均(38.55±3.59)歲;病程5個月~12年,平均(4.72±1.04)年;婚姻狀態:已婚20例、未婚10例、喪偶6例。2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一劑婚姻狀態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傳統護理模式,患者病發期間要將之與其他病患隔開,單獨病房,同時做好病房環境管理工作,不得放置具有危險性的物品,例如剪刀、熱水壺等可能對患者產生傷害的物品。而觀察組則在此基礎上實施優質護理模式,內容如下:(1)強化健康宣教:于患者清醒狀態下,主動與患者交流病情,及時回復患者及其家屬的疑問,并對精神分裂癥進行科普,如疾病管理、問題辨別、藥物治療及其副作用等,采取鼓勵性語言勸導或督促
  接受治療,提升患者自我管理意識,同時了解到堅持治療的重要性。(2)個人情緒管理:了解患者的性格特征,采取個體化溝通方式與患者交流,態度要誠懇,主動與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爭取患者及其家屬的信任,告知患者情緒不宜波動過大,開展支持性心理治療,增加患者對治療的信心,促使患者意識到管理自身情緒的重要性。(3)重視家屬督促作用:醫護人員主動了解患者家庭情況,指導患者家屬照顧患者飲食,督促其用藥,管理其個人生活,懂得基本的護理技能及常見的藥物不良反應,促使患者學會掌握更多自我調控方法。(4)安全管理:護理人員要注意檢查病房環境,盡量減少安全隱患,觀察患者病情,掌握患者呈現攻擊性行為的預兆,嚴密觀測,做好防范,尤其是患者進食或睡眠時要加強巡視,避免其單獨活動,與其出現攻擊性行為,護理人員針對緊急情況要快速做出判斷和處理。2組連續干預6個月。
  1.3 觀察指標 (1)攻擊性行為:的經外顯攻擊行例量表(MOAS)評估,量表包括語言攻擊、對財產攻擊、自身攻擊以及體力攻擊四維度,根據嚴重程度記為5個等級,分值介于0~4分,評分越高表示攻擊性行為越明顯。(2)生活質量:經生活質量綜合評定問卷(GQLI)分析患者物質生活、心理功能、軀體功能及社會功能四個維度的情況,評分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佳。
  1.4統計學方法  選擇SPSS 22.0軟件,生活質量計量資料以均值±標準差()表示,經t檢驗;計滿意度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行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意義。
  2 結果
  2.1 攻擊性行為評分分析  干預前,2組患者攻擊性行為MOAS評分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經干預后,觀察組攻擊性行為MOAS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生活質量評分分析  干預前,2組患者生活質量評標GQLI評分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經干預后,觀察組生活質量GQLI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 討論  精神分裂癥會導致患者思維、情感及行為發生紊亂,以精神活動及環境不協調等為主要特征,具有病程長、易復發等特點[2]。加上易受到客觀刺激,導致患者出現難以控制及無法預料的危險性行為,對患者自身安全及他人人身安全存在極大威脅?,F階段,針對該疾病無特效藥藥物治療,單純依靠藥物治療無法取得理想的臨床效果。相關文獻提示[3-4],針對該類患者配合相關護理干預有助于降低患者攻擊性行為,減少患者病發期間自身及社會的危害程度。
  本次研究中,觀察組實施優質護理干預,包括健康宣教、個人情緒指導以及發揮家屬督促作用以及強化住院患者安全管理,從研究結果可知,觀察組攻擊性行為評分低于對照組。說明觀察組興奮攻擊性行為明顯低于對照組。與此同時,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經健康宣教有利于提升患者對自身疾病的認知,經心理干預自覺約束自身行為,使得不良情緒得到宣泄,盡量減少疾病發作次數[5-6]。而家屬的督促則可以幫助患者控制自身行為及情緒,還可掌握患者興奮攻擊性行為出現的預兆,促使患者康復[7]。
  綜上所述,優質護理在精神科精神分裂癥興奮攻擊病人可獲取良好的護理效果,有助于降低患者攻擊性行為,提升患者生活質量,這對患者回歸家庭及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邸力力. 優質護理在精神分裂癥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 中國民康醫學,2018,30(20):86-87.
  [2] 于浩. 精神科護理管理中優質護理服務的價值分析[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8(37):204.
  [3] 余素平,熊焱. 優質護理對精神科年老體弱患者跌到損傷影響[J].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20):81-82.
  [4] 劉松姍. 精神分裂癥護理中優質護理服務的應用效果觀察[J]. 中國城鄉企業衛生,2018,33(4):142-144.
  [5] 湯曉紅,龔舒萍. 優化護理流程在精神科病房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 中西醫結合護理(中英文),2017,3(4):117-119.
  [6] 黃彩明,王勇健. 優質護理干預對精神分裂癥患者危險性行為、生活質量和社會功能的影響[J]. 護理實踐與研究,2017,14(12):156-157.
  [7] 彭燕萍,何汝冰,鄧娟. 優化護理工作模式在精神科優質護理服務中的應用[J]. 齊魯護理雜志,2017,23(11):101-10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036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