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教程式”視唱教材的創作、改編與選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本文針對“教程式”視唱教材的編寫,從教材結構上分別闡述了創作、改編和選編在視唱教材中的運用以及三者之間的配比關系,并突出強調了定向創作與原譜、特別是總譜教學的必要性。
關鍵詞:視唱教程;改編;選編;總譜視唱;定向創作
專業音樂院校中使用的視唱教材中可分為主線和輔助教材兩種類型。前者以教程、教本式教材為主,后者多為補充性教材,用來擴展主線教材的內容。一套比較完善的主線視唱教材,無論是基礎練習還是視唱曲部分,都經過嚴密的邏輯安排編寫的。從整體上看,視唱教程一般都是以改編、選編曲目占主要篇幅,創作內容相對較少。那么,在教程式視唱教材編寫中,創作、改編、或是選編的原則是什么,三者之間怎樣的配比結合能夠更系統的體現教程式視唱教材的結構需要,以及在難度層次上的明確劃分,本文筆者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簡單論述:
一、教程式視唱教材的編寫結構
以教程式視唱教材的編寫內容劃分,其結構主要由創作、改編和選編三個部分構成。
?。ㄒ唬﹦撟鞑糠?
首先從創作部分說起,教程式視唱教材中的創作部分以定向(或指定)創作為原則,以突出視唱練習中的單項要素訓練為目的,配合調式、音程、和弦、以及節奏等單項內容創作相應的基本練習和視唱曲目,它的篇幅雖不能構成視唱教材中的主要內容,但作為基礎組成部分卻是教程式視唱教材編寫的主體框架結構。
?。ǘ└木幉糠?
視唱教材中的改編部分是教材的主要組成部分。它以實際音樂作品、特別是經典名作作為視唱范例,根據教材編寫的需要將其作為視唱練習曲目編排起來,通過節選作品片段、改變作品調性、織體、音區等多種手段使其成為適合教學需要的視唱練習,其靈活多樣的改編形式和易于把握的難以程度給視唱教材提供了充足的材料選擇。
(三)選編部分
視唱教材的選編部分,直觀的說就是直接引用完整或部分的實際音樂作品作為視唱曲目。與改編的視唱作品不同之處在于,它并不需要經過任何形式的改編,直接采用作品的原譜作為教學材料。選編部分的視唱內容多以聲樂獨唱、重唱為主,而重奏、管弦樂隊形式的作品選編則為數極少。
二、創作、改編與選編的配比關系
以不同學習階段、不同程度劃分,教程式視唱教材中對創作、改編與選編部分的比例分配也有不同要求:
(一)初級水平度階段
視唱教材中初級程度的編寫由于在節奏難度、音高難度的嚴格控制下,應該以定向的音高、節奏訓練為目的進行大量的視唱基礎練習和視唱曲寫作。因為在這個階段需要學生掌握和鞏固一些最基本的音高、節奏和調式練習,而實際音樂作品中具有這一鮮明特點、又符合初級階段訓練水平的合適作品比較難以選材和把握難度。因此,在這一階段中,創作為主、改編與選編為輔。
(二)中級水平階段
這種比例關系在中級程度的教材編寫中得到改變,這一時期學生已基本掌握了各種自然音程、和弦和大小調式,一些帶有變化音、極富音樂表現力的經典音樂作品大大豐富了這一階段的視唱編寫內容。創作部分的內容則主要集中在每個單元基礎練習中,作為“提綱式內容”可進行短小的難度練習片段寫作。由于這一階段中可作為視唱曲目的實際作品非常豐富,而視唱曲創作無論在音高與節奏組織方面、音樂結構方面、音樂表現等方面都不如實際作品顯得成熟和全面。因此,在這一階段的比例側重應以實際音樂作品的改編、選編為主,拓寬學生對經典名作的瀏覽,而創作的意義則顯得不那么重要了。
?。ㄈ└呒壦诫A段(專業階段)
視唱教材由中等難度水平過渡到高級難度水平,也就是專業階段,這種比例關系需要進行再次調配。由于復雜音調、泛調性、自由無調性視唱的加入,使視唱從調性概念逐漸轉換到無調性的音程概念。在進入這一階段之前,需要定向創作一些以特定音程邏輯為主的視唱曲作為該階段的基礎練習和過渡練習,能更好的起到銜接難度的作用。如艾德倫特編著的《視唱新途徑》等,都是以音程定向創作作為通往高級視唱的預備練習,為更高難度的實際作品演唱做鋪墊。因此,這一階段的視唱曲雖以實際作品的改編、選編為主,卻需要在每一種視唱難度進入之前,創作特定的音程、調試視唱練習曲作為該部分的基礎練習內容。
三、定向創作與原譜選編的必要性
定向創作的視唱練習作為視唱教材編寫的框架結構,在教程式視唱教材中具有“提綱”的特點和作用,是學習階段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尤其是在視唱的初級階段和進入高級階段作為基礎練習起著承前啟后、不可替代的作用。
原譜視唱作為與音樂實踐產生直接關系的部分,直接作用于學生的專業學習。在視唱訓練過程中由單生部音樂向多聲部音樂過渡,由獨奏、獨唱音樂向合唱、重奏、管弦樂合奏音樂過渡,這一過程不僅可以使學生的讀譜能力得到充分鍛煉,樂譜瀏覽量得到積累,多聲部合作得到加強,還可以通過作品的實際音響訓練學生對視唱的音樂表現力。尤其是在視唱教材的高級難度水平階段,大量采用重奏和管弦樂合奏總譜進行視唱訓練,是高級階段視唱水平的綜合體現。它對于從事音樂創作、指揮和樂隊演奏的學生學習專業有著直接的幫助,也是體現視唱練耳專業水平層次的一個重要標志。因此,在教程式視唱教材的編寫內容里引進原譜、特別是總譜作品作為視唱曲目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個形式。
四、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明確了“教程式”視唱教材的編寫思路,以及創作、改編、選編三者之間的結構組織關系和協調作用,并強調了定向創作與實際作品視唱、特別是總譜視唱選編的必要性和現實意義,希望能為今后其它視唱教材編寫提供一些思路和有益的幫助。
[參考文獻]
[1] 李麗娜.淺談結合實際音樂作品訓練的視唱練耳教學方法[C].2017全國視唱練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 劉永平.調性視唱(1-4冊)[M].長江文藝出版社,2009.
[3] 中國音樂學院作曲系視唱練耳教研室.視唱練耳分級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22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