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地下室結構設計分析與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為了更加有效的確保建筑工程地下室結構可以順利展開施工,就需要針對其實際施工結構的設計展開分析。在本篇文章中將會針對建筑工程地下室結構設計中的難點展開分析,進而針對建筑工程地下室結構的具體設計而展開研究,希望可以為相關建筑人員提供參考幫助。
關鍵詞:建筑工程;地下室結構;具體設計
隨著現代社會的不斷發展,促使建筑領域也獲得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建筑工程地下室結構是建筑工程中最為關鍵的結構之一,因為其在整體建筑的最底層,所以在實際設計的過程中就需要全面確?;鶎咏ㄖ膱怨绦浴榱烁玫奶岣吲c確保建筑工程地下室結構的安全性與堅固性,就需要針對實際設計而展開分析,以便最終實現為建筑工程提供保障的作用。
1 建筑工程地下室結構設計過程中的難點分析
1.1 加強對施工圖紙的設計
施工設計圖紙是建筑工程展開施工的主要因素,同時也是確保整個工程能夠順利展開的主要方式,因此,就需要針對建筑工程施工設計圖紙展開嚴格的管理,主要可以通過以下幾點所展開:第一,需要加強審查工作通過細致、全面等方面來實現對施工設計圖紙的管理,從根本上降低施工設計圖紙出現誤差的可能性。第二,需要確保建筑施工技術人員可以對施工圖紙有著充分的了解,并要求技術人員全面掌握施工設計圖紙中的各個施工環節,從而可以提高建筑項目施工的成效性。第三,需要確保施工設計圖紙可以與合同中的實際要求達成一致,為竣工后的驗收工作與客戶檢驗工作提供良好的基礎保障。第四,需要技術人員在檢驗施工設計圖紙時,針對施工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一些技術型問題、質量性問題以及管理性問題制定出相應的應對措施,從根本上預防建筑工程施工會出現不必要的損失。
1.2 加強對建筑工程材料的設計
為了能夠確保建筑工程施工的整體質量,一定要加強對混凝土材料的質量控制,以便保證整個施工的過程中不會因混凝土的骨料粒徑與塌落度,對工程施工的進度與質量造成影響。因此,需要及時與混凝土材料供應商展開溝通更改混凝土骨料粒徑,由于混凝土材料供應商是為建筑工程提供施工主要材料的途徑之一,因此,在對混凝土材料質量展開控制的過程中就需要與供應商進行溝通,將建筑工程所需的混凝土骨料粒徑的規定粒徑及時告知混凝土公司,以便確保所購的混凝土骨料粒徑能夠實際應用到施工當中,并以此來確保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另外還需要針對進場的混凝土骨料粒徑與混凝土塌落度展開嚴格的檢查工作,為了能夠進一步確保混凝土骨料粒徑能夠實際應用到施工當中,就需要針對進場的混凝土骨料粒徑與混凝土塌落度展開檢查,在實際檢查的過程中,需要針對每輛進場的運輸車輛內所裝有的混凝土骨料粒徑展開詳細檢查,以便能夠有效防止超出標準規定粒徑的混凝土骨料進場,同時還需要針對混凝土骨料的塌落度與和易性展開檢查,以便能夠確保建筑工程能夠順利展開施工作業[1]。
2 建筑工程地下室結構的具體設計研究
2.1 建筑工程地下室結構底板設計與施工
通常情況下可以將建筑工程地下室結構設計與施工分為以下幾點:第一是對墊層展開澆筑作業。通常在地下展開施工的過程中,因為挖掘基坑的實際深度較大,這就會導致基坑底部土層中的荷載開始逐漸所有降低,而且因為在基坑之中的支護結構也會隨之出現偏移等現象,最終就會導致土體開始發生回彈問題。因此,在實際開始挖掘基坑時,一定要及時對基坑底部采用混凝土材料澆筑,從而有效的預防地基出現擾動或坑底幾乎出現偏移、土體發生回彈等方面的問題。另外,在實際對其展開澆筑的過程中,一定要提前安設好排水溝、盲溝與集水井等排水渠道,這樣在雨水或者是地下水進入到基坑中就能夠及時將其排除,不會在其中造成積水現象并確保基坑持續處于干燥的狀態;第二是對鋼筋展開焊接作業。在對地下室展開建筑的過程中,地下室的底板和基礎樁之間一定要有堅固的焊接,在將直徑較大的基礎樁焊接到底板時實際長度應該在100mm之上,而直徑較為中等的基礎樁應在50mm之上,在焊接灌注類型的基礎樁時,一定要將基礎樁的頂部鑿開,這樣可以更加便利焊接作業的開展;第三是對模板展開支撐作業。在建筑地下室的底板時通常都會選用磚胎或者是散拼式的側模板,在這其中散拼式的模板通常被應用在底板和基坑支護之間的距離在大于500mm的建筑中,在使用混凝土材料對其展開澆筑作業后就可以將其立即拆除,這種模板的材料可以選用木料或者是組合鋼,在安設支撐點時可以安設在基坑支護中。而磚胎這種模板通常都是應用在底板與支護之間的實際距離較少的建筑中,因為大多數模板在拆除的過程中較為不宜,所這種方式會更加便于拆除,這種模板的厚度通常在240mm左右,主要指的就是在基坑幾乎與磚胎模板之間填入砂土[2]。
2.2 建筑工程地下室無梁樓蓋設計
第一步需要通過PKPM的SATWE建立整體三維模型。需要注意的是,在柱上板帶應安置矩形虛梁,截面的實際尺寸應該是100×100。在對虛梁展開布置的過程中主要目的有兩點:第一點是在SATWE這種軟件接手PMCAD之前對樓板外界的信息展開自動處理;第二點是在對彈性的樓板單元展開劃分作業時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同時要定義樓板為彈性樓板。第二步需要充分運用復雜樓板有限元計算模塊SLABCAD進行無梁樓蓋的有限元分析計算。此時必須注意的是:由于有限元的計算原理所致,對于樓板的有限元劃分長度不一樣可能會對計算精度產生一定的影響,根據各項目的設計情況分別確定。頂板開洞對柱上板帶和跨中板帶的配筋有很大的影響,應按實際情況輸入。
2.3 建筑工程交底工作內容的設計
在明確交底工作內容時,需要針對交底工作的實際內容制定出相應的管理措施與相應目標,例如確保操作人員技術交底率能夠達到100%,同時還可以充分的熟悉澆注技術的要領,以便能夠有效提高操作人員的交底效率,從而為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提供堅固的基礎保障。在明確建筑工程交底工作的實際內容時,主要可以通過以下幾點所展開:第一,需要結合建筑工程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對技術交底工作展開重新編寫,因為在實際施工的過程中會出現諸多影響因素,從而導致交底工作在進行的過程中存在問題,因此,就需要充分結合現場施工的實際情況對交底工作展開重新編寫,在重新編寫時還需要將施工技術的特點、施工技術質量的要求、施工的方案以及實際施工措施等方面融合進重新編寫的交底工作中,以便能夠確保建筑工程能夠科學、合理的展開施工,并有效的降低施工質量出現問題的幾率。第二,需要根據現場施工的實際情況制定出相應的管理制度,在制定管理制度時需要針對施工現場的施工人員與管理人員展開調查,并針對兩組不同的人員制定出不同的管理制度,例如:針對施工人員需要制定出相應的施工管理措施,嚴格規范施工人員的施工操作與施工質量控制,以便能夠有效提高施工人員在施工過程中的質量與效率[3]。
結語
綜上所述,雖然已知地下室結構在整體建筑工程中占據著極為重要的位置,但在實際設計地下室結構的過程中,還是存在諸多問題與難點,而通過上述的整體設計的分析與研究,就可以有效降低建筑工程地下室結構出現威脅整體建筑的幾率,最終為整體建筑工程的順利進行提供基礎保障。
參考文獻
[1]孫迪.建筑工程地下室結構設計分析與探討[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6(2):98-99.
[2]張權,文兵.建筑工程地下室結構設計分析與探討[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7(7):127-128.
[3]金建.關于建筑工程地下室結構設計的分析與探討[J].四川水泥,2017(4):97-9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23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