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小學班主任溝通工作有效性的策略探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本文著眼于如何提升小學班主任溝通工作的有效性問題展開探討,作者結合個人在這方面的一些實踐工作經驗提出幾點思考,希望借閱者提出寶貴意見。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溝通工作;有效性
當今時代的小學生個性鮮明,表現突出,自小就生長在優越的家庭環境當中,習慣于父母的寵愛與嬌生慣養。然而,學生在學校接受的是正規教育,因此束縛也就多一些,許多學生尤其一些剛剛進去小學的孩子們一時半會兒難以適應,在班級活動中經常表現出抵觸情緒,或者出現叛逆不服管教的現象,甚至于惡語相加。對此,一些新上任的班主任就顯得束手無策,不知該從何下手,于是班級管理工作就陷入了困境。
一、小學班主任工作有效溝通的涵義
第一,溝通是有效激勵的方法。溝通是一項較為有激勵性且行之有效的交流方式,往往是為了獲得彼此之間的尊重和信任以及理解,同時又能提升士氣,并且進一步點燃學生學習的激情。此外,假如師生之間溝通不足或溝通無效以及出現溝通障礙等,都會影響到班主任工作的積極性以及學習熱情。對于小學生而言,絕大多數在其生理與心理層面分析都還不成熟,并且由于知識儲備或者見識面不足的緣故造成他們辨別是非的能力不強,而且缺乏自我管束和自我約束。如此,小學班主任的主要工作就是平等,公平地對待每一位學生,特別是在給學生下達學習任務命令或者對學生提出一些要求的時候,都應該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讓學生在能夠感覺到被尊重和被信任的同時,將對老師的畏懼感抹去,把自己內心想要表達的東西說給老師聽,這樣的溝通才可以被稱之為良性溝通。
第二,雙向溝通,達到預期效果。為之成功的溝通好比是我們的手掌:一只手用來陳述自己的觀點,而另外一只手則用來傾聽別人的觀點。班主任方面需要給學生傳遞有效的信息,同時也要及時收到學生的反饋。小學階段的班主任管理工作其具體展開的目的就在于能夠達到預期的管理工作的有效目標,所以在溝通過程中,必須要給學生正確的反映,并且反映結束之后要求詢問學生是否領會或者明白教師的意見,假如在這過程中有異議,那么一定要立即解決,有必要的話,也可以與學生反復多次溝通。相反,則無法交流。
二、小學班主任溝通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第一,評價手段匱乏。在當前小學階段溝通工作環節當中,尤為存在的不足之處就在于評價手斷匱乏,即不能夠及時給予學生客觀的評價和肯定,亦或是對于學生的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一些問題。有一部分教師因為自身的原因,通常都會結合自身經驗來看待學生班級管理工作中的問題,針對學生提出來的意見或者疑點都表示出視而不見。如果學生長期得不到老師的表揚和鼓勵,往往會產生一定的抵觸心理,這對于身心發展極為不利。
第二,實踐活動不完善。不僅如此,同樣地也有一些班主任在與學生溝通時都會講出很多冠冕堂皇的大道理,他們以為這些道理能夠影響學生的行為,最終做出正確的舉動。因此,如果有個別學生犯了錯,有一些班主任就會抓典型,會在班級里公開批評,傷及學生的自尊心,此方法采用的目的雖然老師是為了能夠借此以反作用給學生以鞭策和教訓,但是往往會與最初的初衷背道而馳,破壞師生之間的關系。
三、小學班主任工作有效溝通的實施方法
基于多年教學實踐和經驗總結,小學班主任工作有效溝通的實施方法主要有以下幾點。
1.營造平等、信任的溝通氣氛,尊重學生內心感受
時代性特點對學生的教學工作也賦予了新的要求,處于21世紀的孩子們身心各方面條件都呈現出來一定的優越性。如今的孩子們見多識廣,思想獨立,并且對于任何一件事情他們都有自己的主張和想法,并且很多時候,一旦他們認定了某個問題的結果就一口咬準,誰說都是錯的,這個時候,他們是不聽老師勸的。然而,如果真的處于這種情況,老師還是威嚴地呵斥學生,那么學生就一定會從心底產生不滿和抵觸,即便是從表面上接受了,但也只是表面。因此,師生之間的溝通應該讓教師處于一種朋友的角色態度去對待自己跟前的學生,切忌使用過激的語言或者是帶有侮辱性的語言傷害學生。對學生偏激的想法,老師不能一概否定,而是要循序漸進地給孩子傳達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做孩子們的知心姐姐或者知心哥哥,需要在不斷的啟發過程中教會學生發現自己身上的優點和缺點,并將一些缺點加以改正。
舉個例子,我們班有個男生特別喜歡上網玩游戲,這讓他受到了網絡不良思想因素的影響,他對著別的學生說臟話,覺得這是一種很酷的行為,而且課堂上發言他也經常說出一些網絡上比較流行的語言和辭藻,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對于這個問題,班主任和他溝通的時候,并未對這些內容進行否定,而是隨意與這個同學聊起了小時候的生活,對比之下,實際上是在傳遞正能量,該學生很驚訝,沒有想到老師竟然也有同樣的經歷。雖然老師沒有給這位學生語重心長地講一大堆大道理,但是該學生卻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表示愿意改正。
2.用真誠的態度打開學生心扉
作為教師而言,這是一個為人師表的角色,因此無論對誰講話都要給人以信任感和真誠的態度,如此才可以使講話的對方放下心理負擔,由內心講出自己的真實感受。而與此同時,和小學生之間的溝通亦尤其重要,我們的班主任不能認為學生小就沒有隱私,隨意公開學生的隱私,假如教師出現了這樣的舉動,那么學生也就立即不會對老師敞開心扉大談心事了,這對于師生之間的溝通工作同樣也是不利的。
舉個簡單的例子,班上有個學生單親家庭,她很想念自己的爸爸,但是又不敢將這個想法告訴媽媽,所以,這個孩子整日憂心忡忡,面容沮喪。班主任老師知道后,主動和這名學生溝通,談心,在談話的過程中,老師撫摸學生的頭發,觸及學生的左右手,顯得非常親切,這樣學生說出了自己內心的想法。之后,班主任也與孩子的家長(母親)取得了聯系,并進行了一系列溝通,之后孩子母親終于答應讓其與父親見面,孩子天真爛漫的笑臉又回來了。
羅森塔爾效應告訴我們:“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只要你相信孩子,對他們充滿期待,他們就能給你滿意的結果;只要你多給他們關心和鼓勵,他們就能回報給你一個純稚的真心。這樣,師生彼此之間存在一份美好的善意,往往可以進一步促進師生之間的有效溝通,并且這對于學生日后的健康成長也是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作用的,與此同時,能更進一步地促進班主任的管理工作順利展開。
參考文獻:
[1] 趙穎. 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中的溝通藝術研究[J]. 學苑教育,2014(21):23.
[2] 楊冬梅. 談談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中的溝通藝術[J]. 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09):21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28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