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試析“互聯網+”時代高校英語專業詞匯教學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伴隨著我國通信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以及網絡環境的普及,“互聯網+”的時代已經到來,它影響著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同樣對高校英語專業詞匯的教學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等移動智能設備成為了當今大學生學習交流的重要工具之一。高校學生學習知識的途徑也已經從以前的紙質類的書籍逐漸向網絡轉移。早在2007年教育部就已經出臺了《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其中就提出了大學英語的教學應采用現代信息技術,尤其是網絡技術作為支撐的新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利用互聯網的新的教學模式已經成為了高校英語教學改革的重要手段。而英語學習的根本是詞匯的學習,學生英語詞匯的掌握程度直接影響著英語專業其他課程的學習。因此根據當前高校英語專業詞匯教學的現狀,結合互聯網的特點,從“互聯網+”入手,對高校英語專業詞匯教學做出初步的探究,以促進高校英語專業詞匯教學的改進。
  關鍵詞:互聯網+ 高校英語 詞匯 教學
  引言
  詞匯是語言的重要組成部分,英語詞匯的學習是對英語學習的根本,對高校英語專業的學生來說更為重要。目前大多數學生對英語詞匯的學習還是停留在背誦,通過一遍遍的背誦來強化記憶。但對高校英語來說,詞匯量大,詞匯難度大,還要記住與之搭配的語境。單純的死記硬背已經無法達到掌握詞匯的目的。而現在傳統的詞匯教學學生完全處于被動的接受狀態,師生在課堂上幾乎沒有互動,也沒有視頻等資料用來提供給學生學習。最終的結果便是學生的學習熱情降低,對學習詞匯感到厭煩,學習效率低,效果不理想。將“互聯網+”的概念引入高校課堂,利用視頻、音頻、單詞學習APP軟件等,調動了學生學習詞匯的興趣,活化了枯燥的課堂,最終提高了英語的整體水平。
  一、“什么是互聯網+”
  “互聯網+”在我們生活中時刻都能見到,互聯網和購物的結合誕生了“淘寶”“京東”,互聯網和支付的結合產生了“支付寶”,互聯網和日常交流的結合出現了“微信”,互聯網和出行的結合產生了“滴滴打車”。互聯網能夠和傳統的任何理念疊加產生質的改變,互聯網和英語專業詞匯教學的疊加也能產生其特有的優點。
  二、英語專業詞匯教學的現狀
  1.對英語專業詞匯教學的重視程度不夠。大學教育更加側重于培養應用型人才,現階段高校英語教學中更加注重對聽說的教育。教師在課堂中聽說的練習增多,從而忽視了基本的詞匯的教育,很多課堂上根本就沒有詞匯教學,學生對詞匯的學習全靠課余的死記硬背,詞匯教學在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根本就沒有體現。
  當然,在實際的教學當中,還是有一部分教師重視對英語專業詞匯的教學,但教學內容過于陳舊,教學方法單一,仍以理論教學為主。老師作為主動的授課人,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只能單方面獲取老師所講的內容,英語專業詞匯的學習本就枯燥,加之缺乏老師正確的指導,學生更加不愿意學習英語詞匯,隨著其他英語專業課程對詞匯量要求的增多,很多學生距離掌握標準越來越遠,直至失去了對詞匯學習的興趣。
  2.忽視對英語詞匯學習思維的培養?,F階段不論是初中、高中還是大學,對詞匯學習最主要的方法還是死記硬背,但是毫無疑問,英語詞匯的學習并不能依靠死記硬背就能完成。在教學中大部分還是停留在對詞匯的解析,語境的分析,并沒有注重對思維的培養,學生到底掌握了多少也不得而知。基于此種情況,教師要培養學生記憶詞匯的思維,舉一反三融會貫通的能力,培養學生能夠找到單詞的規律用科學的方法來記憶單詞。
  三、“互聯網+”英語詞匯教學新模式
  1.利用慕課進行資源整合。慕課即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是“互聯網+教育”的產物。高校應將傳統的英語專業詞匯教學和互聯網慕課資源相結合。發揮網絡優勢,利用網絡資源開展教學,探索創新教學新模式。老師在慕課制作中上傳下次課的主要知識點,重難點,授課內容的大體脈絡,使學生在網絡上能夠提前理清下次課老師的教學思路,對所學內容進行一個大體的了解,實現線上預習,學生在慕課過程中能夠找到哪些是自己不懂的知識點,然后可以通過網絡共享平臺反饋給授課教師。因為高校教育的開放性,教師可以通過大數據進行匯總,哪些知識點是大多數學生不懂的,然后在課堂上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或者考慮更改教學思路和方式,重新設計教學環節。從而保證了課前和課上的有機結合,課內互動交流,實現互聯網式的英語詞匯教學。
  2.利用翻轉課堂和微課進行交流互動。翻轉課堂就是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答疑解惑交流互動。教師利用微課把一些重難點的講解利用相關軟件制作成5分鐘左右短視頻的形式發布到互聯網教學平臺上,每一位教師對知識點的解析角度都會不同,一個知識點會有無數個講師的講解視頻,微課具有生動形象的特點。教師利用翻轉課堂,把課前統計到的學生不易理解的知識點,安排學生搜索有關的視頻、課件。然后老生與學生、學生之間互相交流討論。例如單詞中的前綴、后綴、構詞法等內容,學生通過在課堂上搜索資源,自主學習,形成自己的見解,和同學之間、老師之間互相討論。這樣所學到的知識不僅深刻不容易遺忘,還培養了學生對英語專業詞匯的學習興趣。
  3.利用APP軟件進行課后鞏固。學生通過APP詞匯學習軟件,對課堂上學習到的內容進行鞏固。老師通過軟件平臺發布課后作業,學生把作業上傳至平臺,老師通過統計知道哪些是學生容易做錯的,然后錄制小視頻進行詞匯的解析,學生在軟件平臺上就可以進行學習。老師還可以通過截取一些影視劇片段來提高學生學習詞匯的興趣。通過片段中的語法語境更能夠生動形象的解釋詞匯的意義。
  結語
  “互聯網+”時代帶來的全新的教學模式,使教學課堂有了更大的可能性,教學資源更為豐富,學習形式更為多樣,使英語專業詞匯的教學有了本質的變化,有著巨大的潛力。同時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作為高校英語專業教師更應該提高個人素養,從而更好的實現互聯網+”時代高校英語專業詞匯教學新模式。
  參考文獻
  [1]劉翠萍.互聯網時代“英語詞匯學”教學策略研究――以池州學院為例[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6(3).
  [2]張楚喬.大學非英語專業詞匯教學策略研究[J].現代交際,2016(10).
  [3]趙宇紅.談基于互聯網自主學習模式下的英語詞匯拓展[J].吉林建筑工程學院學報,2011(8).
  作者簡介
  楊麗亞(1982.01.15—),女,漢族,山東鄆城縣人,本科,講師,研究方向:大學英語教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325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