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式下高校社會體育專業的改革與發展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目前,我國大部分高校的社會體育專業存在著諸多問題,例如不能與其他相關體育專業區分開,不能發展自身的專業特色,教學過程中理論知識大于時間等,同時,在就業過程中也出現專業不對口的問題。本文就新形勢下如何發展和改革社會體育專業,如何創新型培養人才和改革專業課程,在培養中提高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怎樣改變教學體系和教育模式都是值得我們去探討的問題。
關鍵詞:高校 社會體育專業 新形勢 改革與發展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3(c)-0187-02
從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幾所高校開始設立了社會體育這個專業,經過摸索和發展實踐,專業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在本科體育專業內社會體育和體育教育幾乎是同一個水平線上的,但是由于社會體育這個專業發展時間不長,其中還是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和完善。隨著國家對全社會的健康問題的重視,解決問題健康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健身,因此國家下發各種文件和通知提倡全民健身。所以在新形勢下社會體育專業也面臨著如何發展、如何解決的課題,本研究重點就如何改革和發展社會體育專業提供一些思考和想法。
1 明確人才培養的方向
目前我國現階段開設社會體育專業的一般高校對培養人才的方向不是很明確,但主要有社會體育指導、健身健美、體育旅游管理、體育康復保健等一系列社會保健健康體育相關方向,但大多數方向都和相關其他專業高度重合,一般也不能很好的區分出來,對專業也不能很好的掌握。最重要的是在新形勢下如何突出自己本身專業的特色,高校社會體育專業就是要滿足社會對體育人才的需要。隨著國家對體育事業的重視,經常需要舉辦各種體育賽事,而這些事項都需要體育專業型人才的管理,各種體育事業單位和體育部門都急需人才。體育館的運營和體育賽事的管理、體育產品的設計、體育專業的指導人才都是當前體育行業非常熱門的方向。明確了人才培養方向的目標和方向,才有依據的發展,有力量去實施計劃[1]。
2 創新課程內容的體系
我國大部分開設此專業的高校大部分都是沒有特色的專業課,而是將相關專業的課程摻雜在一起,學生并沒有獲得太多有利于自身發展的知識。如若想要長久地發展必須是在全面發展的同時還要具有自身的特色。如果想要培養健身俱樂部之類的方向不僅只是讓學生學習有關體育知識,所有專業知識都是緊密相連的,因此,還應該學習英語、職業素養等最基本的工具學科。其他專業基礎課應該從基本的人體運動健康、運動生理健康和人體解剖學開始教學。健身是一個全面的運動,而不能局限于一個簡單的健身運動課程中,如現在很流行的瑜伽,還應該開設其他的課程讓學生自主選擇感興趣的科目再深入研究。比如體育賽事的安排事項,這門工作需要嚴謹認真的態度,還要了解體育館的運營情況,所以更需要學習運營經濟管理等方面知識。創新學生課堂內容,使其全面發展,才能夠發展專業優勢,最后揚起光大[2]。
3 改革教學課堂的模式
傳統教學中,存在著很多例如教師的水平不同、教學時間較短、教學質量跟不上等問題,因為教學環境和教學教師的問題導致的學生不能提高的自身的能力,教學的效果直接與教學的質量人才的能力相勾連,所以千萬不能小看課堂內容的力量。大多數教學都是利用理論知識教授知識,但是學生并沒有理解多少知識,反而對專業存在抵觸情緒,因此應該改變這種模式,以實踐為主,鍛煉學生最基本的能力和學習素質,讓學生在課堂就能拿基本掌握講解知識,而不是死記硬背理論知識[3]。同時,高校教學場地不是很充足,學生人數較多,應該將學生分成小組,在小組間進行學習和討論,與校外機構基地合作,為學生打造專門的實踐活動,同時,在校內多建造各種運動館讓學生得到充分的鍛煉。教學也不能僅僅只是在課堂上教授知識,培養人才要一直時時刻刻進行。多倡導實踐,而不是因為畢業論文或是平時學分才不得已去實習,這種強加的實習是沒有任何作用的,必須從學校到學生都要重視起來,尤其是體育專業的特殊性,更不能將平時學習脫離了實踐。所以,必須對現在的課堂模式進行適當的改革。實踐與理論知識是分不開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脫離對方,理論知識是實踐的基礎,所以高校應該把控好對時間和理論的教學力度和傾向,讓目前的教學模式得以改善。
4 培養學生的創業能力
很多學生在大學期間都有一個創業的夢想,但是大部分都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最后不得不放棄,而且在我國體育產業逐漸完善的背景下,體育事業其中也將產生巨大的商機,但是因為缺少專業的人才,導致在創業過程中困難重重,所以在大時代背景下,學校應該開創職業課程向學生介紹創業的過程和所需事項。首先,通過課程讓學生初步了解創業步驟和所需步驟,向學生介紹國家對創業大學生的政策以及必須遵守的相關法律法規等。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和市場了解探究能力。然后請有經驗或者是某個項目負責人和體育事業成功人士與同學們交流,分享經驗和自己的經歷[2]。更甚者,給學生們提供平臺學習。如果高校有條件的可以建立大學生創業基地或是創業孵化器讓越來越多的學生參與到活動中來。最重要的一點,很多學生因為自己的資金有限,想創業可是苦于沒有機會,所以,可以創立一個資助平臺,讓每個有創業想法的學生都能夠實現自己的夢,在創業方面給予學生最大的幫助,學生對創業的熱情也會因此高漲,學習效率和辦事能力隨之提高,學生的各方面的不足之處被彌補。
5 集體聯合培養學生
隨著互聯網之間的普及,高校之間的聯系越來越緊密,協同研究出來的成果也是令人驚嘆的。高校之間可以互相分享之間的教學成果,共同進步,共同提高社會體育這個專業對社會中的影響與作用。社會體育專業可以和其他專業的課程聯合在一起,由其他專業的教師教授專業知識,比如說體育學院和經管學院相聯合起來,讓學生深入了解經濟管理方面的知識,這樣就可以將體育學院的教學力量不足這個缺點掩蓋了。同時,同學之間可以能增進感情,交際圈也會因此擴大。同時,網絡教學是近些年比較熱門的一種教學方式,各高校之間就可以通過互聯網來分享自己的資源,形成高校之間的聯盟。也可以將學生派送到其他學校和基地去學習,讓學生適應不同的教學模式和運行模式,感受其他學院的教學氛圍?;蛘呤歉鞲咝<w開設一個創優班,將優秀的學生匯聚在一起,利用各自的優點和長處教學,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競爭精神。
6 結語
目前,國家對教育體育事業十分重視,這就說明我國的體育事業將會面臨的挑戰和機遇。只有把握好這不可多得的機會,才能將我國的體育事業建設好。而建設好的前提條件就是不斷培養符合國家需要的全方面的人才。但是怎么培養全面復合型人才,需要高校自己思考和研究。以上通過對明確培養人才的方向、創新內容的課程的體系、改革課堂的模式、培養學生的創業能力、高校聯合培養學生等五個方面來提出整個社會體育的改革與發展的一點思考與概括。整個社會的認可對社會體育這個專業至關重要的,社會體育專業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成果還不是很完善,所以需要進一步的改革和完善才能將這個專業建設好。
參考文獻
[1] 周進國.新形勢下高校社會體育專業的改革與發展[J].體育學刊,2016,23(2):98-101.
[2] 張平平.新形勢下我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與創新研究[J].科技資訊,2016,14(17):98-99.
[3] 顏飛衛.新形勢下高校體育人才需求與培養模式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6,6(15):111-11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71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