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論小學音樂教育中民族音樂的傳承與發展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我國的民族音樂有著悠久的歷史,是我國民族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傳承發展民族音樂是對民族文化最好的傳播。當前,很多國人對于民族音樂缺少了解,認為民族音樂低俗吵鬧,因此,需要在小學音樂課堂中加入民族音樂教學,提高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提升小學生的民族意識以及愛國情操,開拓視野。繼承與發展民族音樂是每一個中華民族子孫的責任,需要教育工作者從小學階段開始加強相關的教學工作,使我國的民族音樂得到更好的傳承與發展。
  【關鍵詞】小學音樂教育;民族音樂;傳承與發展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東西方文化加速融合,如何在當今時代開展民族音樂教育是許多教師面臨的重要問題。我國的民族音樂歷史悠久,底蘊深厚,其藝術表現力和魅力是很多西方音樂無法相比的。二十世紀中期,我國的音樂從業人員對民族音樂進行了比較詳細的整理,為民族音樂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民族音樂逐漸走向世界,被更多國家的人民認可。然而,很多青年人對民族音樂缺乏了解,音樂教學體系中更加偏重西方音樂教學,這導致了民族音樂的發展傳承遇到了諸多困難。為此,需要從小學階段開始,深入地進行民族音樂教育,建立完備的教學系統,促進民族音樂的傳承發展。
  一、當前小學進行民族音樂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ㄒ唬γ褡逡魳返闹匾暢潭葒乐夭蛔?
  隨著我國的逐步開放,國外的音樂作品大量涌入中國,傳播范圍廣泛,對我國的民族音樂造成了比較大的沖擊。許多小學在音樂教學過程中過于注重西方音樂教學,西方音樂教學系統在我國小學音樂課堂中占據了主導地位,對民族音樂教學工作重視程度嚴重不足。[1]
 ?。ǘ┮魳方處煹膫€人水平有待加強
  教師素質直接決定了民族音樂教學的整體水平,就這要求音樂教師對相關的知識有充分的認識和了解。當前,小學音樂教師整體素質有待加強,專業的民族音樂教師數量較少。許多專業的音樂教育學院因此開設了相關的課程,加大了對于民族音樂教師的培養力度,這對于未來民族音樂教師水平的全面提高具有重要的基礎性作用。
  (三)民族音樂的教學系統不夠完善
  當前,小學音樂課堂民族音樂的教學內容比較片面,只是涉及簡單的民族歌舞學習,對于一些民族樂器以及戲曲的教學內容比較少,這使很多學生對民族音樂的基本知識掌握嚴重不足。同時,民族音樂教學內容往往只是穿插在其他教學內容之中,沒有完整的體系,小學生頭腦中對于民族音樂沒有建立起準確的概念,不利于傳承與發展。[2]
  二、民族音樂的主要特點以及加強教育的必要性
 ?。ㄒ唬┟褡逡魳返闹饕攸c
  我國的民族音樂分為民間歌舞音樂、民間說唱音樂、民間戲曲以及民間器樂,這些音樂的內容、形式、風格各不相同,不同的民族音樂構成了多元的民族文化。
  我國的民族音樂具有一定的實用性,許多音樂是在勞動過程中產生的,反映了勞動者的狀態以及審美情趣,是勞動生活的直接表現。同時,民族音樂具有比較強的通俗性和不確定性,這種音樂方式通過勞動人民的情感抒發來表現歌曲內容,貼近群眾,具有鄉土氣息和極強的通俗性。由于我國地域遼闊,民族音樂也具有多種形式,內容比較豐富。
 ?。ǘ┘訌娒褡逡魳方逃谋匾?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對民族音樂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應當了解民族音樂的基礎知識,通過民族音樂教學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相關教育工作也受到了更為廣泛的關注。我國的民族音樂教育應當積極適應形勢的變化,加強與世界各國音樂的融合,不斷豐富發展自身的體系,促進民族音樂傳承。[3]
  三、加強小學音樂教育中民族音樂的傳承與發展的具體措施
  (一)完善小學民族音樂課程的體系
  當前,我國民族音樂課程設置相對單一,關于民族舞蹈、戲曲、說唱以及樂器的內容較少,尤其是對于一些具有實踐作用的課程缺少有效的安排,這導致學生對于民族音樂的相關知識缺乏認識,基本不能演奏民族樂器。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民族音樂文化博大精深,在民族音樂演奏時經常會使用鑼、鈸、板等樂器。小學音樂教學中普遍設置了打擊樂器教學的內容,在講解三角鐵、木魚、碰鈴等內容時可以加入這些民族樂器配合進行演奏,這樣可以使學生體會到民族樂器的聲音特點,增強學生的基本樂感和節奏感,實現了對民族樂器的教學。同時,還可以設置一些民族音樂賞析課程,讓學習了解民族音樂四大件等基本內容,明確不同民族的主要代表性音樂作品以及主要的民族樂器,了解常用的古箏以及琵琶、二胡等民族樂器的基本演奏方法。增加學生實踐的機會,開設民族歌曲演唱的課程,使學生的民族音樂水平全面得到提高。[4]
 ?。ǘ┰黾訉W生對于民族音樂的接受程度
  民族音樂與生活實際連接緊密,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應當組織校內外的多種活動增加學生對于民族音樂的接受程度,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更多地了解民族音樂,體會到民族音樂的美好。許多學校組織學生在課外時間參加民族音樂活動,讓學生運用所學到的知識進行必要的實踐,開闊學生視野。一些音樂教師帶領學生觀看民族音樂會,傾聽民族音樂,讓學生學習各種民族舞蹈,類似的活動全面提高了學生的參與程度,使民族音樂更加立體地呈現在學生面前,豐富學生的知識,增強體驗感,使學生對民族音樂的接受程度不斷提高,促進民族音樂的傳承與發展。
 ?。ㄈ┳屝W生切實感受到民族音樂的魅力
  音樂教學的主要手段是進行鑒賞及感受,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全面提高小學生的感知能力以及審美的能力,在感受的過程中體會到音樂的具體形象,產生情感上的共鳴。教師要結合學生身心發展的實際情況運用合理的教學方式,用民族音樂的豐富多彩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習的興趣。我國是多民族國家,民族音樂的種類繁多,各民族都具有自身的代表音樂,比如山東的《沂蒙山小調》、江蘇的民歌《茉莉花》等,這些民歌的傳唱度比較高,會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在學生欣賞過程中,教師不可過多地打斷學生,以學生的自身感受為主,簡單引導即可,讓學生體會音樂的內在含義,提高自身文化底蘊,從內心深處喜愛民族音樂。[4]
  (四)持續教學的模式
  教師要積極探索,創新教學模式,使小學生可以真正接受民族音樂,實現有效傳承。通過口傳心授,感染熏陶的方式全面促進學習興趣的提高,教師可采用多媒體、錄像等方式開展相關教學工作,通過音像資料讓學生切實體會到民族音樂的魅力,實現學習水平的全面提高。
  四、結束語
  小學階段進行民族音樂教育可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促進個人修養的全面提高,增強藝術鑒賞能力。教師應結合小學生的實際情況,不斷研究出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增強學生的體驗感,促進小學生學習水平的持續提高,為傳承與發展民族音樂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許春蓉.試論小學音樂教育中民族音樂的傳承與發展[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3,29(7):150-151.
  [2]周芳.小學音樂教育中的民族音樂傳承與發展[J].藝海,2013(12):149-151.
  [3]于樂洋.小學音樂教育中的民族音樂傳承與發展[J].赤子(上中旬),2015(17):309.
  [4]李穎.小學音樂教育中的民族音樂傳承及發展[A]. 《智能城市》雜志社、美中期刊學術交流協會.2016智能城市與信息化建設國際學術交流研討會論文集V[C].《智能城市》雜志社、美中期刊學術交流協會,2016(1).
  [5]師曼.論民族文化在小學音樂教育中的傳承與發展[J].教育教學論壇,2014(34):141-142.
  作者簡介:朱明珍(1976—),女,江蘇金壇,本科,小學高級,研究方向:三自教學模式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實踐。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008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