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析關于音樂學研究的若干問題思考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我國各大領域在改革開放這段時期開始了蓬勃發展,在新時代背景之下,中國人民在關注點上有所改變,不僅僅趨于物質文化水平的提高,同時對于精神文化層次更加注意,因此,給予了人文社會科學一定的關注,注重思想解放。音樂學這一專業在我國的音樂專業中是較為重要的一部分,在漫長的發展道路中,也取得了傲人的成績。
  【關鍵詞】音樂學;思考;研究
  【中圖分類號】J616.3                          【文獻標識碼】A
  研究音樂中的學科理論被稱為音樂學。我國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及社會的進步,同時,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更樂于追求精神層次的滿足,因此,對于事物的欣賞眼光也逐漸有了獨特的見解。音樂能為人帶來一種美的感受,改善人的審美觀念,提高個人品位。也就是說,欣賞水平的提高會促進人類進一步去研究與音樂相關的學科?;诖?,筆者以音樂學為題,對我國新時期背景下,對其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討論,同時給予我國音樂學發展厚望,希望能進一步提高我國相關學者對音樂學的研究,進一步提高音樂學的質量以及水平。
  一、音樂傳達心智
  人們現今所接觸最多的音樂應當是流行音樂,主要原因是流行音樂的歌詞簡單容易理解,曲調也符合現代年輕人的價值觀。與其他藝術類學科相比,音樂類學科明顯更受歡迎。同時,音樂在表達形式上是演唱加之動作完成,以表達作品情感,傳遞給觀眾。與其他現代藝術學科相比,我國大陸內的美術大師或是文學大師等有眾多,均是無師自通,而對于音樂來講是萬萬不能的一點。音樂在作曲創作上不僅需要靈感,同時需要有極強的視唱功底,聽音能力也要極強,并且還需要結合和聲、曲式等,其中技巧需要作曲者長年累月的積累加之一瞬間的靈感才可完成,這是一種需要較強技術性的東西。因此,大部分作曲家或是作品作家均是在專業院校畢業之后,自身又在業內多年實踐,最終才能達到大師級別的水準。但是這種具備高端性的藝術類學科,國家卻沒有提高重視程度,對于這種獨立藝術應該具備的獨立空間也未曾看到。我國古代講究“以文載道”,著名教育家孔子也曾認為,音樂僅僅是統治者維護自身利益以及統治的手段之一,雖然看起來音樂在古代地位較高,但是僅僅只是統治者在鞏固自身地位的基礎上而不得不得運用的一種方式,這種方式與政治之間相互聯系,受制于統治者,地位略顯尷尬。在我國國內,音樂,尤其是目前較火的流行音樂,需要滿足大眾的要求進行創作,需要注重詞匯的簡單易懂,曲調的大眾化,這也受制于道德倫理,如近現代時期所出的作品有一時期完全是“紅歌”,與現代大部分都是流行音樂一樣,音樂的動作關系到的不僅僅是這一學科的榮辱興衰,同時還會與國家的生死存亡有直接聯系。當國家繁榮富強,百姓生活和諧安定時,音樂就會歡快;而當國家衰落時,音樂也會充滿憂傷,這也就出現了什么“亡國之音”“靡靡之音”。其實,音樂就是音樂,僅僅是人類在生活當中所經歷的人和事經過藝術加工之后,將其升華為一首藝術作品,以藝術的形式表演出來,僅此而已。同樣,因為這種背景,讓我國音樂在很長一段時間無法獨立出來,這對于我國音樂學的研究以及對音樂相關工作上產生了嚴重的限制。我國目前聲樂(流行、民族、美聲)三方面均有不足之處,同時傳統文化傳承度也偏低。這些問題都需要在發展的過程中逐漸解決。
  二、音樂研究者積累一定的音樂知識
  當音樂人、從事音樂研究的人員或是對于某種音樂現象有了全面的了解之后,會將音樂歸入文化當中,以某種角度對文化內的音樂框架進行討論分析。但是,這種研究僅僅只能證明音樂現象與社會之間有著某種聯系,音樂學者不僅僅是社會學家或是人類學家,還應當在其中加入藝術氣息,利用相關學科對其進一步研究,將某種音樂現象以權威的角度進行解釋,并且用音樂現象對社會進行描述,這樣就能讓文化與音樂之間的關系更加明朗。對于音樂與社會之間的問題,所討論的都是音樂與社會因素之間的關系,但對于音樂因素什么時候產生,什么時候形成的卻沒有什么結果。當然,這個因果關系研究起來有些難度。從事后者研究的學者不僅僅需要學習眾多學科,還需要自身孤獨地投入到其中,無欲無求是現代人最難做到的一點。
  三、音樂學學科與其他相關人文學科研究
  將音樂學科劃入到人文科學當中進行研究,可以說音樂學當中有眾多音樂理論以及知識,同時,其中還摻雜了音樂美學、音樂史以及音樂哲學,幾者之間互相溝通,相互聯系,讓其中音樂與眾多學科內在關系產生變化。現代音樂學來源于西方,并且成為了獨立的一門音樂理論,并在不斷的發展過程中。而現代音樂學的誕生與西方音樂學者長期研究有著緊密的關系,也就是說,近代音樂學是思維升華的產物。相關人員利用這種思維將科學層次邁進了一小步,但是,當達到一定高度時,會產生局限性。因此,需要在其中加以創新,不斷改進,適應時代發展以及社會需要。恩格斯講,形而上學的思維方式,雖然其對象比較廣泛,且在各個領域中也是正當的甚至必須存在的,但是其早晚要實現某一個界限,一旦突破這一界限,那么它會變得非常狹窄、抽象,這是一個不可調和的矛盾體,因為世界萬物之間都存在聯系;我們僅僅著眼于其的存在,卻沒有關注它們的出現和消失;我們著眼于它們靜止卻沒有發現它的運動。這種忽視萬物之間普遍聯系的思維方式,讓音樂學的發展受到一定的桎梏。筆者以為這一問題也是中國眾多從事該行業的學者應當盡快解決的問題之一。對于目前我國國內的音樂學來講,對于相關學科的發展以及研究還沒有重視起來,甚至說在音樂學院對學生授課的過程中,相應有關的學科會經常選擇性忽視,各大學科之間各自發展,互不干擾,而正是這種方式,讓音樂學的發展可能在某一時間內產生停滯,停止不前。
  從學術的角度上來看,音樂學這一學科是在特定的區域內發展。想要讓音樂學能進一步發展,需要與各個學科之間不斷聯系,在其中與其他學科互相融合,相互影響,這樣才能促進音樂學這一學科的發展。特別是目前人文學科、二者之間融合,能促進某些音樂學子學科的發展。現今,音樂學各項學科已經有了新的發展,如果僅僅將眼光放在音樂學學科內部,會局限這一專業的發展。因此,音樂學研究人員應當眼光長遠,對人文學科以及其他相關領域加重注視程度,如此才能開拓創新,研究出新的成果。
  四、結束語
  隨著人類進入了新時代,邁入數字化時代,人類的生活節奏加快,對于精神層次需求有了更高的要求,而音樂作為藝術行業的領軍者,人類對于音樂又充分關注,因此,滿足人們日常生活的精神需求,對于音樂學研究問題不容忽視。雖然我國在音樂學研究方面已經取得了一定的傲人成績,但是還遠遠不夠。在如今多元化的時代背景之下,想要讓中國音樂學進一步發展,就需要與各個領域相關學科融合發展,如此才能進一步對音樂學進行研究,才能為日后的音樂創作提出專業的理論指導?,F今,優秀作品越來越少,需要有足夠專業的理論指導專業人員去完善這一空白。本文筆者對音樂學問題進行思考研究,雖然寥寥幾筆,內容也簡潔潦草,但還是由衷地希望能為我國音樂研究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馬達.有關高師音樂學碩士研究生教育問題的若干思考[J].人民音樂,2004(6):49-51.
  [2]范曉峰.關于民俗音樂研究學術定位問題的若干思考——兼及民族音樂學及相關問題[J].中國音樂學,1997 (4):49-59.
  [3]王洪軍.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對孔義龍同志《關于音樂考古學若干問題的再思考》一文的回復[J].中國音樂,2006(1):98-101.
  [4]高燕.關于藝術專業學位音樂教育專業若干問題的思考 ——寫于2016全國師范類院校藝術專業音樂教育專業研究生教學研討會之后[J].藝術評鑒,2016(17):167-169,共3頁.
  [5]汪申申.關于音樂學研究的思考提綱[J].中國音樂學, 1986(3):119-12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019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