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按音型對揚琴作品《秋》所涉及的基本技巧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揚琴演奏,基本技巧訓練是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在個人的學習及教學過程中發現,《秋》這首作品在曲式結構、和聲配置、技術難度上與早期的揚琴作品相比有了新的突破,本文將按音型對《秋》所涉及的基本技巧進行分析研究。
  【關鍵詞】揚琴;基本技巧
  【中圖分類號】J632                             【文獻標識碼】A
  揚琴作品《秋》是由黃河、王瑟創作而成的一首技術難度非常大的作品,雖然沒有創新的技法,但在常規技法中,整曲的設計,雙手的配合,很多都不是常規排列。下面就以音型為出發點將樂曲所涉及的每一項基本技巧進行逐一分析。
  通過梳理,《秋》這首作品中所涉及的音型有單音、雙音、輪音等。
  一、單音
  單音,指的是單手單竹單次敲擊。首先要有科學的持竹方法,我們現在所使用的方法是經過中國民族管弦樂協會揚琴分會第三次全國會議討論后,大家一致推崇的“三指持竹法”?!叭赋种穹ā笔侵赣檬值氖持?、中指、大拇指三個手指將琴竹固定好。持竹步驟首先把琴竹最寬的地方,也就是大概在琴竹的四分之一處放置于食指第一關節外(從竹尾處數起),中指第二關節指肚的側面將琴竹托住。大拇指自然壓住食指,但不超過食指。剩下的無名指與小指自然收回,使整個手呈半拳狀。要保證相對放松的狀態,不能太緊,也不能太松,要使琴竹、大拇指、小臂呈一條直線。在保證科學持竹的前提下,要遵循自然的物理屬性,手腕直上直下地運動,依靠“自由落體定律”擊打琴弦,要使琴弦達到共振,保證發音飽滿、有彈性。揚琴的擊弦動作分為三個步驟:擊弦預備、下落擊弦、反彈還原。
 ?、贀粝翌A備:正確持竹后,手腕向上抬起,要求抬的時候要成一條直線,不能向左或向右傾斜。
 ?、谙侣鋼粝遥涸壽E自然下落擊打琴弦,要求下擊的同時要注意放松,追求由地心引力所產生的自由下落,就像自由落體一樣。也就是說,我們追求的是原軌跡的自由落體式的下落。
  ③反彈還原:由于琴竹與琴弦都具有一定的彈性,所以,我們在完成下落擊弦一瞬間之后,靠琴竹與琴弦的物理性,迅速地做出反彈動作,快速地將琴竹琴頭的部分按原軌跡與琴弦快速分離,完成整個擊弦動作。而這個動作又起到了連接前后的作用,既是上一個擊打琴弦動作的結束,又是下一個擊打琴弦動作的開始,這樣就使擊弦動作得以連貫、延續。
  在《秋》這首作品的第一句就可以很好地說明這個問題(見譜例1)。
  首先,這一句開始于七個單音組成的快速裝飾音,其次這七個單音的夸度非常之大,因此我們在演奏這個裝飾音時,必須按照擊弦準備、下落擊弦、反彈還原這三個步驟進行演奏,否則會出現音準、音色的問題。因此,單音雖然是最基礎、最簡單的技術環節,可它又是最根基、最重要的技術要點。也就是說,單音的技術要點是一切技術的基本要素,只有掌握了單音的技術要點,才能很好地完成《秋》的第一句演奏,才能很好地完成整首作品。
  二、雙音
  在揚琴中,雙音指的是兩只手同時彈響的音,雙音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是八度齊竹的雙音;第二種為和聲性齊竹的雙音。這里只強調它必須保證速度與力度的協調統一,基本要求是速度、力度的完全統一,像一只手在演奏。然后根據樂曲的需要調配左右手力度。要注意的是,雙音必須保證速度一致,也就是說,兩個音必須同時發出聲響,而力度則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根據樂曲的需求調配雙手的力度。需要調配力度的雙音齊竹,一般出現在和聲性雙音齊竹中。在《秋》這首作品中出現的雙音大部分情況都屬于和聲性的雙音(見譜例2)。
  這句中的雙音都是和聲性雙音,這就要求我們在練習的過程中要分析出它的旋律音是根音還是冠音,將旋律音適當地突出,從而達到意境所追求的效果。
  三、輪音
  揚琴演奏本身就是以輪音為基礎的,我們把任何一項技巧拆解、分析,它的形態都將成為輪音的形式,都是兩只手不停地進行敲擊。所以,輪音技術的解決是我們基本技術環節的重中之重。輪音分為三種情況:一是單一旋律性的輪音;二是和聲性的輪音;三是支手輪音。這里只說后兩種的和聲性輪音與只支手輪音。
  和聲性輪音是指兩只手在不同的兩個音上演奏輪音。也就是說,基本的技法、要求和單一旋律的輪音是一致的。但是,在練習此技法時要注意兩只手的配合。在演奏樂曲的過程中,有時會要求雙手的力度是一致的,有時又要突出某一只手的音量,所以要根據樂曲的要求酌情處理。
  大多數情況下,支手輪音指的是某一只手的輪音,另一只手配合其進行伴奏,也有特殊的情況,但是很少。我們這里著重了解常用的這種情況。支手輪音要求的就是雙手獨立性與一致性的辨證統一,也就是說兩只手要協調配合。如果這兩者不能達到協調配合的狀態,演奏出來的音樂往往是非常生硬的。只有將兩者很好地協調配合在一起,才有可能演奏出自然、動聽的音樂。
  只手輪音還有不定數和定數的兩種區分,前者(見譜例3)多用于自由的引子、華彩性的SOLO樂段中。
  后者(見譜例4)多用于快板或抒情性快速的段落,要求我們必須要分開來對待。
  在《秋》這首作品中的輪音有很多種,這里只說支手輪音在《秋》中的兩種具體形式,在演奏不定數的支手輪音時,更多的是通過伴奏聲部來烘托意境。而定數的只手輪音是出現在快板和慢板的抒情性段落,要想烘托它的意境就必須研究好旋律走向,旋律聲部和伴奏聲部精妙準確配合,調配好兩聲部之間的力度關系,呈現出樂曲想要表達的意境。
  總之,基本技巧的訓練是非常重要的,我們要在練習的過程中,熟練掌握各項技巧,在松弛的前提下,長時間大量練習,從而達到量的堆積,因為完成的過程其實就是“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只有在時間上達到一定的時長、有了足夠的量的累積才會有質變的飛躍。也就是說,如果沒有基本技巧的完善,就不可能完成樂曲的演奏,音樂本身就是不存在的,沒有了實際意義。
  參考文獻
  [1]卡爾·弗萊什,姚念賡,馮明禁.小提琴演奏藝術[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79.
  [2]王英.揚琴創新技術分類解析[J].藝術探索,201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025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