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微信公眾平臺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互聯網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為心理咨詢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平臺,帶來了新的機遇,利用微信公眾平臺,進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為心理健康教育打開了新的方式。線下傳統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與線上創新型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相結合,將進一步促進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向更廣泛的學生群體,在更多發展性問題上給予學生提供便捷有效的心理健康服務。
【關鍵詞】新媒體 微信公眾平臺 心理健康教育 互聯網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3-0176-02
在社會壓力逐漸增大的情況下,大學生中存在有心理問題的學生數量呈增長趨勢,心理健康教育需求不斷增大。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心理健康服務和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工作,國家衛生計生委,中宣部等22部委聯合下發《關于加強心理健康服務指導意見》,提出高校要重視提升大學生的心理調理能力,保持良好的適應能力,重視自殺預防,開展心理危機干預。 由于互聯網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讓信息的獲得方式和信息的傳播方式都發生著巨大的改變。在這樣的社會文化背景下,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也在悄然發生著變化。新媒體時代和網絡技術的環境為高校網絡心理健康教育的更進一步的發展和前進,打開了一個全新的視角,開辟了一種新途徑。
1.校園微信公眾平臺,對大學生的影響
騰訊公司自2012年推出微信公眾平臺以來,其注冊數量得到迅速的發展。2017年已超過2000萬,累計關注微信公眾號用戶超過4億,微信公眾號平均日閱讀用戶超過1.6億,這些突破得到了微信官方的證實。這些數字意味著,近一半的中國用戶在使用微信,其中1/3的用戶每天在閱讀微信公眾號。
由此可以看出,微信公眾平臺對大眾生活有著不可估量的影響。大學生是對新產品、新生事物最易接受的群體,同時也是微信用戶中最活躍的群體,他們對微信的發展起著不可估量的驅動作用,同樣微信對大學生的生活有著不可估計的影響?,F在校園公眾號盛行,各大高校,二級院校,紛紛推出自己的公眾號,其主要目的是推送校園日常的活動信息,不同于傳統的宣傳方式:校園報紙、校園廣播電臺等媒體,校園微信公眾平臺現已是迅速傳遞校園新聞和提供利民服務的最新方式。
2.新媒體微信公眾平臺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優勢
同傳統的心理教育方式相比:心理健康教學網站,課堂教學,校內設置的心理咨詢機構等,新媒體微信公眾平臺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明顯優勢有:
2.1信息傳播的全面性,及時性增強
隨著微信的全面普及,大學生中使用微信軟件的人數很多,幾乎全面覆蓋,只需要借助微信公眾號和移動智能手機,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內容便可以實現一對一的發送,使心理健康信息全面覆蓋到學校學生,加之網絡的便捷,手機處于上網狀態,微信就能自動提醒學生,公眾號更新了推文,使學生能更為及時地收看到信息。
2.2功能更加多樣化
新媒體微信公眾平臺,不僅能夠及時有效的提供心理方面的知識,共享信息,還能有溝通的作用,例如學生可以在推文后留言,老師在操作端就能及時做出回答;公眾號可以開辟專門的心理教育留言板塊。相對于傳統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其很難實現及時的溝通互動,讓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單向化,即老師面向學生,而當學生想要和老師交流的時候,實現雙向溝通的時候,又需要時間與空間上的配合,而新媒體微信公眾平臺,讓老師與學生之間的雙向溝通更加的便捷。
2.3網絡心理預防功能
在微信平臺上定時發送與心理相關的積極向上的文章,能在一定程度上預防學生心理上出現的偏差,而且老師可以借助微信公眾平臺發布心理健康調查問卷,掌握第一手的學生心理狀況,在匯總,分析信息后,可以幫助老師確定下一階段的教學目標,并圈定心理危機人群,重點觀察對象。
2.4心理健康教育效果更佳
在新媒體公眾平臺上,進行輔助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種有距離感的教育方式,學生可以用匿名的方式與老師溝通,學生內心的反感與病態感會下降很多,同時定期的心靈雞湯式的心理推文,在潛移默化中規正了學生的心理狀況。所以從學生角度考量,微信公眾平臺上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更好。
3.目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微信公眾平臺運營狀況
本研究通過網絡,與優質公眾號檢索,匯總并分析了十二所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微信公眾平臺的運營狀況,與其特點:
從上表可以看出,高校都有比較完備的心理健康教育平臺,其運營板塊包括心理信息的推送,心理健康的測評,心理健康的咨詢,心理健康知識的科普,心理教育故事的分享等,內容豐富,受眾面廣。
4.新媒體微信公眾平臺未來發展所面臨的困難和挑戰
4.1.運營團隊專業性不足
各高校微信公眾平臺的實際運營者是學生,其對文章的編輯與排版上,可能與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師有不同的理解,造成信息傳遞有偏差。其次,大學生運營,與專業團隊運營相比,存在經驗不足,技術欠佳,實際運營公眾號的時間有限等客觀差距,而且運營學生的一代代更替,公眾號的內容風格,排版樣式還是選材角度,都會更換,這不利于公眾號的長久發展。
4.2. 每日推送內容受限
微信公眾號不像QQ空間,無限制的分享動態,它每天限制推送內容的篇數,每日只能推送一次,這樣大大降低了推文的時效性。而且推送出去的內容,出現了錯誤,還有修改字數的限制。
5.結束語
新媒體技術的興起,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為網絡心理健康教育開辟了新的方向。但是由于微信公眾平臺的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局限性,是無法取代傳統的健康教育方式,而只能是一種協調配合的方式,只有兩者相融合才能使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不斷創新。
參考文獻:
[1]劉志遠,馮超,李珺.大學生心理健康服務需求調查研究——以湖北經濟學院為例[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7(11):119-121.
[2]寸雋,陳明星,牛洪鈺.新媒體時代下高校網絡心理健康教育新途徑——以微信公眾號建設為例[J].現代商貿工業,2017(19):154-155.
[3]徐祖亮.新媒體環境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基于微信公眾號的心理健康教育平臺的建設[A].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大學生心理咨詢專業委員會.中國特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第十二屆全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5.
[4]杜娟.校園微信公眾號增強大學生受眾粘性的對策研究[D].遼寧大學,201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08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