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解讀《舞賦》中漢代舞蹈的節奏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傅毅是東漢前期杰出的辭賦家,對東漢的文化有著不凡的造詣,《舞賦》正是他的經典之作?!段栀x》中傅毅不僅表達了自己獨特的樂舞見解,還真實生動的描寫了當時的歌舞場景,反映了當時漢代社會生活的文化氣息和舞蹈風韻,具有極強的節奏美感。
  關鍵詞:漢代;《舞賦》;節奏美
  一、《舞賦》中的節奏美
  傅毅在《舞賦》中描寫了漢代舞蹈節奏的多變,時而高昂挺立,時而婉轉細流,像巍峨高山,像潺潺流水,讓人心情感隨著節奏的變化一起起伏?!段栀x》中“于是躡節鼓陣,舒意自廣”指舞者踏著音樂的節奏起舞,舞蹈的情境舒適廣闊,襯托了漢代舞蹈的節奏之美。節奏可以說是舞蹈的靈魂,與音樂連為一體,舞蹈有了節奏,就像人體有了心臟,控制住了一個人的呼吸和心跳的律動,舞蹈動作的節奏變化只有和音樂完美配合才能形成節奏美。在原始舞蹈中就已然存在“擊石附石、百獸率舞”的說法,其實就是說舞蹈的節奏、音樂與舞蹈的關系。也正是因為節奏的存在,舞蹈動作才有了快慢之分,以及舞蹈動作的快慢引發的人物情感上的變化。而情感在舞蹈節奏中扮演著最為重要的環節,有了情感,生命才有了色彩,舞蹈才會有節奏的基礎,一個人的情感決定著舞蹈節奏的變化,或高昂、或低沉,我們所看到的舞蹈中所產生的節奏,沒有一種不是在情感的催動下產生的,也沒有一種舞蹈節奏,是沒有情感的屬性和烙印的。情感是舞蹈節奏的靈魂,是心臟,是血液,舞蹈是不會說話的,但是有了節奏和情感的配合,合適的節奏就是情感傳遞中最直白的語言。舞蹈中的一切都有節奏的存在,節奏對一支舞蹈的情感傳遞、舞蹈氛圍的渲染以及強化和塑造人物性格起著十分重要的角色。
  二、節奏美孕育了風格美
  漢代舞蹈有著各自獨特的節奏,節奏可以決定了漢代舞蹈的風格,《舞賦》中“兀動赴度,只顧應聲”,說的無論是停頓還是動作者,都要緊扣音樂的尺度,手的一指,眼神的一動,都要隨節奏而來。一種舞蹈的風格,背后必然有所蘊含的文化特征,風格就是節奏。漢代舞蹈氣勢喧天,而鼓聲震懾更能突出藝術效果,舞蹈伴隨鼓聲而舞,以鼓點的節奏踏舞,瞬間提升了舞蹈的感染力,于是漢代舞蹈節奏型比較強的就數“鼓舞”了,同時也決定了漢代舞蹈多以“鼓”作為道具的表演形式,例如《鞞舞》、《建鼓舞》,還有傅毅筆下的《盤鼓舞》,踏地為節的《踏歌》等。其中《建鼓舞》舞者一邊擊鼓,一邊隨鼓聲而舞,傅毅記載的《盤鼓舞》,舞者在盤鼓上邊踏邊舞,給人一種很強的節奏感,也決定了漢代舞蹈浩然正氣、氣度非凡、獨具一格的舞蹈風范,那氣勢凌云令人流連忘返,同時也說明了漢代高超的舞蹈水平。
  1.以悲為美
  漢代人的神仙思想觀念和宿命意識決定了漢代舞蹈以悲為美得審美風尚,漢代辭賦中記載的樂舞大都以悲為美,推崇以悲為美的樂舞風,這種審美觀念,使得秦漢時代表現悲傷情感的舞蹈有了一定的地位,占了很大的比重,正如《舞賦》中“馳緊急之弦張兮,慢末事之骩曲”。
  例如漢高祖劉邦充滿激情唱《大風歌》,在歌聲中起舞,慷慨傷懷,激動的流下眼淚,流露了他為安邦而求賢、對叛亂頻起政局的深深憂慮與哀傷。還有燕王劉旦,奪漢武帝之位失敗,臨難之前,悲傷歌唱,其妻華容夫人隨著劉旦歌唱的節奏揮淚而舞,那撕裂人心、傷心欲絕的歌舞場面無不讓人潸然淚下。再比如《東海黃公》的悲劇之美。
  2.注重氣勢的展現
  漢代舞蹈以海納百川的胸懷豐富了舞蹈的表現形式和藝術情感,吸收了多個民族和多個時期的舞蹈特點,注重舞蹈浩然正氣的展現和氣氛的引導,豐富了漢代舞蹈的演繹風格,以豐富多變的節奏和婀娜的動作相融合,詮釋了漢代人民的滿腔熱血以及對舞蹈風格的傾向,一方面也是對漢代發展鼎盛時期的象征。傅毅多用雄壯、浩然正氣的氣勢來表達筆下的《舞賦》記載的漢代富貴繁華的舞蹈場面和浩然壯麗的氣勢,其磅礴的氣勢和旺盛的生命力成為了傅毅《舞賦》描寫的核心。比如傅毅在《舞賦》中描述舞蹈的氣勢之美如“在山峨峨,在水湯湯”等,無不讓人慨嘆。
  3.意象之美
  《舞賦》中描述的漢代舞蹈常常給人留下狂放不羈的想象和聯想,而豐富的想象力就是對漢代舞蹈氣勢最好的描寫,其中提到“游心無垠,遠思長想”的想象之美,舞者一旦進入舞蹈創造,就要跟隨音樂的節奏,讓思想自由馳騁,無邊無際的發揮藝術的想象力去編創、演繹。漢代最為流行的飛舞、飄逸的《巾舞》、《袖舞》就能給觀看者帶來無盡的遐想,就像天神的翅膀一樣,隨著音樂的節奏產生了千姿百態的律動,使得舞者的情感隨著律動表現得更加鮮明,舞蹈動作更加夸張,完全可以把人引入到一個似幻似虛的境界中?!段栀x》中還提到“修儀操以顯志兮,獨馳思乎杳冥”體現了漢代舞蹈注重“聲”、“形”與舞者“心志”,突出了漢代舞蹈藝術的審美意境。漢代舞蹈形神兼備,意境深邃,具有高境界,這種境界,這種形與神的和諧與巧妙結合,極度的展現出了漢代舞蹈精妙絕倫的舞姿舞韻和漢代舞蹈深邃的意境,具有十分獨特的價值。
  三、節奏美體現了漢代舞蹈的形式美
  舞蹈的形式美主要表現在人體有規律、有節奏的連續舞動而形成的一種動態美。漢代舞蹈具有對舞蹈形式規范的突破,具有更多世俗娛樂的作用。通過傅毅《舞賦》,我們可以真實從舞蹈節奏的變化感受到漢代舞蹈的精神和情感,節奏透漏著情感,而情感又蘊藏著舞蹈形式,漢代的舞蹈表演形式多使用道具,很多以舞具為舞名,例如漢代“四舞”等?!段栀x》中記載的“盤鼓舞”以鼓作為道具踏著鼓點的節奏而舞,節奏性比較強,正是漢代最典型的舞蹈形式。傅毅在《舞賦》中描寫“歌以詠言,舞以盡意”證實了漢代舞蹈的形式美感。在漢代舞蹈中,比較注重舞蹈形式的表達,喜歡把舞蹈技術和藝術情感貫穿到音樂里面,再通過人的肢體用舞蹈的形式展現出來,也正是因為有這樣的舞蹈形式,所以決定了漢代舞蹈的舞蹈風格、審美特征和美學觀念,在舞蹈表演中提升了舞蹈的氣勢和韻律的地位,人物情感得以從舞蹈中流露出來。
  結語
  《舞賦》是目前發現我國最早用來記錄舞蹈的一篇古代文獻,在我國古代文學史上和舞蹈史上都留下了輝煌的一筆,是古代文獻用來記錄舞蹈藝術中最完善的名篇之一,通過《舞賦》的妙筆,我們不僅領略到了漢代舞蹈的風格和形式,還感受到了氣質和氣勢并存的節奏美。
  參考文獻:
  [1]傅毅.《舞賦》[M].《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第一冊.出版地:中華書局,年份:1958年.
  [2]隆蔭培,徐爾充.《舞蹈藝術概論》[M].出版地:上海音樂出版社,年份:2013.
  作者簡介:楊潔(1996-),女,漢族,山東菏澤,新疆藝術學院舞蹈系研究生,研究方向:新疆舞蹈史研究。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149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