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學院公共選修課現狀調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近年來,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課程在我國高校越來越受重視,但同時也存在很多問題.本文以赤峰學院為例對部分選修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結果發現,學生選課動機以學分、授課教師和課程內容為主,授課模式主要以傳統方式為主,學生對于公選課的態度與專業課相比有一定的區別.基于現狀,減少選修課班級人數、改變選修課管理模式、提升教師業務水平對于改善赤峰學院公選課質量具有一定的幫助作用.
關鍵詞:赤峰學院;公選課;現狀;心理健康
中圖分類號:B84;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60X(2019)04-0085-02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于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視程度逐漸提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課程在我國各高校課程體系中也占據了重要的位置,雖然受到了大部分學生的歡迎和認可,但是課程本身仍存在一定的問題.本文以赤峰學院為例,對赤峰學院公選課現狀進行了全面調查,在此基礎上進一步了解赤峰學院學生的選課動機、公選課授課形式及授課效果等,給出合理化建議,提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體系改革策略并進行實踐性探索.
1 赤峰學院公共選修課程現狀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赤峰學院于2008年開設的一門公共選修課,截止目前已開設11年時間,目前平均每學期開設10個平行班,覆蓋學生480人.通過對本課部分學生的調查,赤峰學院公共選修課具有以下特點:
1.1 學生選課動機
赤峰學院學生在公共選修課選課動機方面,排在前三位的分別是學分、授課教師以及課程內容.在所有參與調查的學生中,有86.7%的學生將“因為需要修夠相應的學分才會選課”排在第一位,如果學分修夠,基本不會有人再繼續選課.這說明赤峰學院學生在學習動機方面仍以外因為主,內在主動性較差,但也與赤峰學院公選課整體情況有一定關系.有學生談到,如果莫言來開設選修課,沒有學分也會去聽.排在第二位的選課動機與授課教師有關,包括授課教師是不是經常點名、這門課程是不是容易過以及教師是否受學生歡迎、授課風格是否風趣等,在所有學生基本都要選夠必須的學分的情況下,授課教師的人格特質成為學生選課最為看重的影響因素.排在第三位的是課程內容,包括課程內容是否有意思、所學知識是否對今后有所幫助等,即知識類型也是影響學生選課的關鍵因素之一.
1.2 授課形式及教學效果
目前赤峰學院開設的選修課在大部分為傳統授課模式,即老師在講臺上講,學生在講臺下聽,少數課程,如部分心理健康系列課程會通過團體活動與學生進行互動,引導學生參與到課程中來,其余課程多為傳統教學模式.基于學生的選課動機以修學分為主,在傳統教學模式下,赤峰學院選修課教學效果較為一般.從課堂氛圍來說,曠課、請假、遲到現象不在少數,在課程上玩手機的情況也較為普遍,部分學生因為授課教師考勤較為嚴格,不敢曠課,但是上課期間基本以玩手機、看電影、打游戲為主,較少聽課.
1.3 學生對公共課的態度
對于赤峰學院學生來說,大學期間須修夠相應的公選課學分,才能順利畢業,不同專業學分要求有一定區別,選修課成績以及遲到曠課情況在綜合測評時并不被考慮在內,這種課程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了造成了多數學生不重視選修課及授課教師的情況,部分同學在學期初上過幾次課之后,發現授課教師課堂要求及考勤管理較嚴,便不再繼續上課.有部分大四學生由于學分不夠,在大四下半學期仍有選修課,但同時由于實習等原因,基本不能保證正??记?在這部分學生中,有少數學生認為自己即將畢業,授課教師理所應當給予照顧,因此從不來上課,只在學期末需要成績的時候才找到授課教師索要學分,并且理直氣壯,在授課教師不同意的情況下,或采取軟磨硬泡,或采取通過系里教師打招呼等方式,甚至極個別學生還采取威脅的方式來達到目的,這些情況均與赤峰學院選修課管理模式有一定的關系.
2 課程建議
針對上述幾種情況,本課題組在總結以往經驗的基礎上,對于公選課給出以下建議:
2.1 針對授課效果:減少選修課班級人數
本文作者從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共選修課授課工作已有5年時間,其中前2年在崇學樓授課,班級人數在60人-80人之間.自2013年心理咨詢中心團體活動室投入授課教室使用之后,改為在此教師上課,班級人數均為40人.就授課效果而言,40人以內的班級課堂氛圍顯著強于60人、80人和120人的班型,即學生數量越少,授課效果越好.同時,在團體活動室的授課效果也要強于普通班級,根據學生反饋,由于團體活動室裝修精美、空間相對封閉、活動器材豐富,再加上所用的桌椅、投影儀的設備均由于普通教室,因此在此上課的同學均表示進入團體活動室上課有愉悅感,對改善情緒,提高課堂專注度等方面均有幫助作用.赤峰學院現有的選修課中,大部分班級人數均在40人以上,雖然能夠保證覆蓋更多的學生選課,但在一定程度上卻犧牲了教學效果,因此,在教師授課水平在短期內不會有顯著提升的情況下,改變班型設置、改善教室設備等就成為可行的改善課堂效果的措施之一,鑒于改善教室設備需要經費,因此最為經濟的手段就是減少班級學生數量,做到小班教學.
2.2 針對公選課的地位:改變選修課管理模式
就公選課目前不受重視的地位而言,可以考慮將公選課的分數及考勤情況納入到綜合測評當中,占一定的比例,這樣會對學生對公選課上的態度起到約束作用.同時可以考慮,大四第二學期不允許選課,即大四第一學期之前就必須將所有學分修完,這樣會限制大四畢業生突擊選課修學分的行為,也相應緩解教師們在面對大四畢業生不來上課還需要學分時的矛盾心理.另外赤峰學院選修課目前管理狀況在一定程度上還有可以提升的空間,如部分課程名稱一樣,但授課單位不一樣,課程代碼也不一樣,這樣的問題既與教學單位在專業部分有一定重疊有關,同時也與學校在管理方面有關.
2.3 針對學生選課動機:提升選修課質量
通過前期調查可知,赤峰學院學生對于選修課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為了修夠學分順利畢業,如果學分已經修夠,極少有學生會再選課.不過在個別老師的課程上,仍出現過部分由于興趣愛好、由于對某位老師的喜愛、由于對某個領域內知識的需求而在沒有選擇此門課程的情況下來“蹭課”的情況,數量雖然較少,但仍值得關注.由此可見赤峰學院學生選課動機具有一定的內在驅力,如何將這種內在驅力發揮出來,是學校和老師需要思考的問題.作為教師層面來說,如何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提升選修課的受歡迎程度,將本學科內的專業知識通過淺顯易懂的方式傳遞給非專業的學生,這是一個系統而復雜的問題,既與授課教師的知識能力相關,更與其態度和人格有關;作為學校層面來說,規范選修課的管理,如試行選修課課程與授課教師的淘汰機制、選修課課程的分級機制、評選選修課精品課程等,都會對促進赤峰學院公選課積極發展起到幫助作用.不過這是一個耗時耗力的系統工程,需要在長期堅持下才能逐漸體現效果.
參考文獻:
〔1〕李丹.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現狀調查與思考[J].渤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4).
〔2〕劉小青,蔣常香.體驗式教學在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中的應用研究——以《新生心理輔導》課程為例[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2,32(30).
〔3〕黃姍.高師心理健康教育選修課課程體系建構初探[J].廊坊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 27(3).
〔4〕孫福兵.關于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教學的幾點思考[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9,29(8).
〔5〕傅彩虹.關于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教學的幾點思考[J].才智,2014(3).
〔6〕潘柳燕,劉惠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體系與教學模式初探[J].高教論壇,2007,16(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17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