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頂盒實時監測視頻I幀間隔時間供前端優化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伴隨數字電視業務的蓬勃發展,機頂盒已成為普通家庭用戶主要娛樂終端設備。廣播電視網逐步實現了產品化,網絡話,數字化,市場發展前景廣闊。用戶數量增多帶來的各種投訴居高不下,其中,機頂盒換臺速度慢占比較大。對此,加強機頂盒快速換臺研究,提升機頂盒換臺速度已成為相關工程師研究與關注的重點。基于此,在數字電視原理分析與實踐工作經驗總結的基礎上,從機頂盒快速換臺展現音視頻內容入手,就機頂盒實時監測視頻I幀間隔時間供前端優化音視頻流數據進行了研究與分析,以供相關專業技術人員參考。
【關鍵詞】機頂盒 I幀間隔 換臺速度
“機頂盒”是數字視頻變換盒(SetTopBox)的簡稱,是實現數字音視頻信號在電視上展示的關鍵設備。機頂盒的功能已從一個多頻率的調諧器和解碼器躍升為大量電影、多媒體事件、新聞等聯機數據庫的一個控制終端。隨著數字電視、機頂盒的普及,和設備日趨復雜,以及加密節目的因素,用傳統的工具已經無法分析出用戶端節目的I幀間隔,給運營商通過調整播出節目的I幀時間間隔,進而調整用戶端節目換臺時間過長問題,造成了很大的麻煩。如果運營商能根據I幀時間間隔的檢測結果,對I幀過長的節目進行處理,減少I幀的間隔時間,則就可以從本質上提高換臺速度。這也是本文研究的主要目標所在。
1 合理設置視頻I幀時間間隔的重要性
數字電視機頂盒的換臺時間,與遙控器響應時間、高頻頭鎖定時間、ECM獲取時間、設置解擾字的時間,運營商節目播出的I幀時間間隔密切相關。
MPEG圖像是由I幀,B幀,P幀組成,其中I幀是一個全幀壓縮編碼幀,解碼時僅用I幀的數據就可重構完整圖像,I幀不需要參考其他畫面可直接構建完整圖像,I幀是P幀和B幀的參考幀,I幀是幀組GOP的基礎幀。P幀是以I幀為參考幀,在I幀中找出P幀某像素的預測值和運動矢量,取預測差值和運動矢量一起傳送。在接收端根據運動矢量從I幀中找出P幀某像素的預測值并與差值相加以得到P幀某像素樣值,從而可得到完整的P幀。B幀以前面的I或P幀和后面的P幀為參考幀,找出B幀某像素的預測值和兩個運動矢量,并取預測差值和運動矢量傳送。接收端根據運動矢量在兩個參考幀中算出預測值并與差值求和,得到B幀某像素樣值,從而可得到完整的B幀。
I幀和P幀的解碼算法比較簡單,資源占用也比較少,I幀只要自己就能完成解碼,P幀也只需要解碼器把前一個畫面緩存一下,遇到P時就使用之前緩存的畫面就好了,如果視頻流只有I和P,解碼器可以不管后面的數據,邊讀邊解碼,線性前進,大家很舒服,但占用的空間很大,不適合網絡實時傳輸視頻流。
通過網絡傳輸的視頻大都都采用了B幀,因為B幀記錄的是前后幀的差別,比P幀能節約更多的空間。但這樣一來,文件小了,緩解了網絡傳輸壓力,解碼器任務就重了,因為在解碼時,不僅要用之前緩存的畫面,還要知道下一個I幀或者P幀的畫面,通俗的說就是要預讀預解碼,而且,B幀不能簡單地丟掉,因為B幀其實也包含了畫面信息,如果簡單丟掉,并用之前的畫面簡單重復,就會造成畫面丟幀,并且由于網絡傳輸的視頻為了節約空間,往往使用相當多的B幀,B幀用的多,如果I幀間隔設置不合理,換臺速度就會出現較大波動。
I幀的壓縮率約為7,P幀的壓縮率約為20,B幀的壓縮率可以達到50左右,可見使用B幀能節省大量空間,節省出來的空間可以用來保存多一些I幀,這樣在相同碼率下,可以提供更好的畫質,可見合理設置I幀的重要性。
從多年的數字電視實踐經驗去分析,I幀時間間隔過長是影響機頂盒換臺速度的重要原因之一。運營商視頻節目來源不同,I幀的間隔時間可能就存在差異,實際播放過程中導致個別節目換臺時間較長,用戶投訴較多。目前傳輸的數字電視節目已加密節目為主,用傳統的工具已經無法分析出用戶端節目的I幀間隔,給運營商通過調整播出節目的I幀時間間隔,進而優化用戶端節目換臺時間過長問題,造成了很大的麻煩。如果運營商能根據I幀時間間隔的檢測結果,對I幀過長的節目進行處理,減少I幀的間隔時間,則就可以從本質上提高換臺速度。
2 機頂盒提供實時監測視頻I幀間隔時間技術
機頂盒每次換臺的時候,當第一幀I幀芯片解碼出來的時候,就開始計數和計時,然后每次檢測到I幀,則增加計數,同時統計I幀間隔時間。
機頂盒在切換到新的節目時候,首先視頻解碼器會從鎖定的TS碼流中尋找,首先找到的I幀參考點,首先找到的這個I幀參考點就是第一個I幀。當視頻解碼器把I幀數據解碼還原成圖像后,準備呈現給用戶的時候。這個時候就是I幀的起始點時間。我們稱為開始基準時間點T0。然后找到第二個I幀數據解碼成圖像后,我們稱為T1時間點,第三個I幀稱為T2時間點,第四個I幀稱為T3時間點,依次類推我們可以得到T4,T5,T6,T7......這些I幀時間點。相鄰兩個I幀時間點Tn+1與Tn的時間間隔就稱為相鄰I幀的間隔時間Dn。
我們把相鄰兩個I幀的時間間隔最大的Dn稱為I幀最大間隔時間,相鄰兩個I幀的時間間隔最小的Dn稱為I幀的最小間隔時間。那么I幀平均間隔時間=(Tn–T0)/n。機頂盒通過技術手段呈現這些內容。例如把統計出來的I幀平均時間間隔、最大時間間隔和最小時間間隔時間通過特定菜單呈現給運維人員,或者通過特定的回傳通道傳輸給統計服務器,供相關專業技術人員分析使用。
3 結論
總之,無論是DVB機頂盒還是IP網絡機頂盒,運用本文所述技術方法,數字電視終端能準確的檢測運營商加密節目的I幀間隔,解決了常規軟件分析不了加密節目的I幀間隔問題,為運營商提供了一個實時監控每個節目的I幀間隔時間的機頂盒解決方案。此方案僅通過優化軟件即可完成,不增加硬件成本。如果用戶反饋節目換臺時間異常,節目運營商可獲取用戶反饋的指定節目的I幀時間間隔的數據,如果是因為I幀間隔導致的換臺時間異常,可以在節目播出端,對節目進行更加合理的優化處理,確保播出節目的I幀間隔合理,提高節目的流暢性和提高終端機頂盒換臺的速度,給用戶更加好的體驗。為有線電視終端事業穩定與可持續競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奠定良好基礎,促進用戶和運營商關系良性發展。
參考文獻
[1]王進.視頻流媒體的數據結構中IBP幀的格式解析[J].中國科技成果,2016,17(11):38-40.
[2]黃海馳.數字電視機頂盒的基本原理、技術及構成探討[J].價值工程,2010,29(2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18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