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體驗式教學在小學品德課中的運用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體驗式教學是指讓學生通過某些教學體驗活動直接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在體驗過程中獲得情感認知。在體驗式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生活經驗,創設相關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教學情境中獲得情感體驗,并將體驗到的內容轉化為自身的道德素質和品行特征,在不斷的體驗活動中形成自身的思想道德行為。
  一、 構建生活情境,提高體驗參與程度
  生活情境的創設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對于教學情境的參與程度,從而激發學生學習品德課的興趣和主動性。這種教學情境能夠讓學生明確自身在平時生活中遇到各類事情應該做出怎樣的表現,能夠有效地規范小學生的道德意識和行為規范。但教師在創設情境的時候也要注意對小學生生活環境進行調研,必須要站在小學生的角度來思考。比如在《科學技術神通廣大》章節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想想以前跟隨父母前往大商場買東西時看到的各類科技商品,比如數碼產品等。接著讓學生回憶這些產品的外觀以及售貨員對于產品的描述,要求學生自己來描述這些科技產品,并向周圍學生介紹這些科技產品的優勢。在具體教學中,教師還可以通過多媒體等途徑讓學生觀看一些生活科技產品的科教片,并跟學生一起討論各類科技產品對人們生活帶來的改變。由于課堂討論的內容都是學生日常生活中能夠接觸到的東西,因此能夠有效調動起他們參與討論的熱情,并真切體驗到科技產品給人們生活所帶來的改變,從而體驗熱愛科學、勇于創造的情感內涵。
  二、 創設問題情境,增強體驗討論深度
  問題情境創設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非常重要。這主要是因為小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還較低。如果教師能夠通過平等的師生互動來引導學生進行獨立思考,那么最終得到的效果要遠遠高于單一的說教式教育。比如在《做一個誠實的人》章節教學中,跟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可以發現,一部分學生認為在平時的生活中,老實人總是容易吃虧,說真話也會變得很倒霉。在這個時候,教師不要一味地否定學生的想法,而應該傾聽他們的具體理由,并引導他們做出改變。這個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思考誠實守信行為所帶來的好處以及對他們的幫助,這里也可以引用《種花的孩子》等學生以前學過的課文,或者學生在生活中的真實經歷,讓學生深刻認識到誠實守信行為的情感價值與內涵。在這個思想碰撞的過程中,學生就會放棄以前“老實人容易吃虧”等想法,并由衷厭惡弄虛作假的行為,從而獲得真實的情感體驗。
  三、 引入實踐情境,保證體驗落實效果
  實踐情境主要是指學生通過各類實踐活動真實參與到情感體驗中,將之前獲得的情感感悟落實到實際行為中。比如在《我是誰》《我的責任》等相關章節教學中,教師可以開設一些如“環保小衛士”等與課程內容相關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社區環境中自發進行樓道清潔、環保宣傳等活動,從而感受社會個體需要承擔的責任與義務。在實踐活動中,學生獲得的情感體驗將會大幅度增加,同時他們也會在實際生活中慢慢強化良好的道德行為規范,最終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體驗式教學法相較于其他教學方法來說具有多方面的優勢,這需要教師能夠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根據具體教學內容來創設合適的教學情境,切實提高小學品德課的教學效果。
  (作者單位:宜興市新芳小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651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