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談體驗式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關鍵詞】 數學教學;體驗;應用
  【中圖分類號】 G62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10—0117—01
   一、新舊知識巧妙銜接
   數學知識系統性很強,后面的知識往往是前面所學知識的擴展或延伸。因此,引導學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識和技能去學習新知識,形成新技能,就要靠教師充分運用知識的遷移規律,引導學生在新舊知識的銜接點或共同點上充分展開思維,探索規律。
   例如,教學“異分母分數加減法”一課時,筆者設計了這樣一組口答基礎訓練題:
   ①1厘米+0.3分米=? 4元-3角=?
   ④將下面分數通分(題略)。
   第一道題復習整、小數在數量單位不同時的計算方法(必須先統一單位),為學生理解異分母分數不能直接相加減的道理進行輔墊。后面幾道題通過“分數單位”、“通分”及“同分母分數加減法法則”等舊知識的再現,為學生理解和掌握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搭了橋、引了路。在具體以舊引新的過程中,要注意訓練題既要有利于學生充分運用已掌握的舊知識“穿針引線”,使學生學得積極、主動,又要考慮到學生思維的“最近發展區”,不能過于降低學習和探索思考問題的坡度,使學生覺得興味索然。
   二、生活與數學緊密聯系
   在小學階段,兒童親自經歷,用心靈親自感悟所獲得的東西,是兒童的直接經驗。這直接經驗不僅屬于認知、理性范疇,而且要擴展到情感、生理和性格等領域,是兒童自我擁有的聰明才智。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多方尋找數學素材,并鼓勵學生到生活中“找”數學,“想”數學,真切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比如,教學“三角形的穩定性”后,可以讓學生解釋一下:我們住的房子的屋頂為何要架成三角形的?木工師傅幫同學修理課桌為何要在桌腳對角處釘上一根斜條?我們生活中所見的井為什么要修成圓形的?
   又如,教學“平行四邊形的特性”一課時,請學生說明:為什么拉柵門要做成平行四邊形的網格狀,而不做成三角形?通過解釋一些生活現象,使學生更深刻地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
   三、游戲與學習渾然一體
   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考慮小學生天性愛玩、活潑好動等因素,適當地在教學中加入游戲環節。實踐證明,這樣教學,不但能夠培養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而且能夠發散學生的學習思維,提升學生的思考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能夠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學質量。
   例如,教學“有余數的除法”一課時,筆者在練習中設計了“老狼和小紅帽”的游戲。游戲規則是:老狼要吃小紅帽,小紅帽們必須團結起來,合力對付老狼。請9人上臺表演“小紅帽”,其余的學生一起說:“老狼老狼幾點了?”筆者就說:“2點了?!?個學生,每2人抱在一起,請其余的學生列出除法算式“9÷2=4(組)……1(人)”。如上不斷變換“小紅帽”的人數和點數進行游戲,其余的學生列出不同的有余數的除法算式。這樣,學習氛圍立刻活躍起來了,學生的思維更加積極了。學生不僅鞏固了有余數的除法的相關知識,還提高了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培養了學生思維的靈活性與敏捷性。
   四、自主與合作有機結合
   數學不是憑借記憶力就能學好的,它需要學生有邏輯性、有抽象思維并進行自主思考。自主學習能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并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從而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在體驗式授課的過程中,教師還應該大膽放手,讓學生互動,通過分組合作,讓學生探求所學知識。在對學生采取分組的時候,教師應該讓學生之間互相探討,取長補短。每個小組之間也可以開展比賽,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小組討論后,教師還應該對學生的意見進行整理和總結,讓學生知道存在的不足,明白課本中的難點和重點。這樣既有助于授課過程的順利進行,也有利于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引入體驗式教學模式,是對傳統教學的突破,也是教育改革發展的必然。體驗式教學模式幫助小學生在快樂中學到知識,減輕學習負擔,同時提高了小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溝通能力,全面提升綜合素質,為小學生日后的數學學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本文系2016年度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新課程下的小學數學體驗式教學策略應用與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課題立項號GS[2016]GHB1179)
  編輯:謝穎麗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6358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