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現存問題及解決途徑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隨著多元文化的沖擊,世界多極化的變革,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為重要。同時,隨著我國網絡技術與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新媒體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應用優勢逐漸凸顯。網絡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應用不僅體現在網絡平臺的建立上,還體現在QQ、直播、微信、電臺、公眾號等新媒體形式的運用方面。通過利用網絡新媒體建立網絡思想教育陣地,打造高水平教育團隊,針對新時代高校大學生的思想特點,充分利用網絡渠道來提升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和效率,進而促進大學生思想健康發展,鞏固思想政治教育成果。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網絡新媒體;高等院校
中圖分類號:G64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1-7836(2019)05-0095-03
現階段,互聯網在高校中的應用十分廣泛,新媒體在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中的應用也非常廣泛[1]。網絡與新媒體以其極快的傳播速度、較為廣泛的開放空間、海量的信息容量等特點,成為了現代社會的載體主流,利用網絡平臺和新媒體載體來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是高校目前所面臨的重要任務之一。高校可以利用網絡平臺,定期發布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同時也可以以網絡活動的形式,如微博征文、網絡票選等,定期組織一些與思想政治教育相關的活動,一方面可為學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豐富的資源,提升工作效率,強化工作效果,另一方面可為學生表達思想提供平臺,為學校與學生之間建立良好的溝通渠道。
一、網絡對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重要性
網絡中信息傳播速度極快,網絡空間開放程度大,互動性強,這些優勢應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豐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與內容,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
1.網絡的開放性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
網絡空間具有較大程度的開放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運用這一點,獲取海量的相關資料和信息,挖掘思想政治教學資源,豐富教育素材,吸取先進的研究成果,加快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傳播,指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提高學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積極性[2],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水平。
2.網絡信息傳播的靈活性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效率
在網絡環境下,除了傳統的教育模式可以繼續進行外,很多資源都可以應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近年來,隨著網絡的逐漸開放,眾多高校開始運用網絡終端軟件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也較為顯著,如電臺、網絡直播等。通過網絡的傳播,以新穎的方式吸引更多學生能夠快速參與到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中,工作效率明顯提高。高??衫镁W絡搜索相關的資源,學生也可利用微信公眾號、網盤、網頁等下載一些學習資料,很多關于社會正能量的信息逐步滲透到學生的生活和學習中,信息傳播的及時性和靈活性有助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
3.網絡信息傳播的平等性有利于促進思想政治教育觀念的互動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尤為重要,互動可以實現思想的碰撞,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人類的思想和思維是一種隱形的物質,在進行大學生思想教育時,一部分學生不愿意向教師直接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另一部分學生由于性格內向,不善交際而造成與教師的溝通交流不足,教師難以掌握其心理狀態[3]。隨著網絡在思想教育中地位的逐漸提高,高校教師可利用網絡,與學生隨時隨地進行交流,同時由于網絡的間接性,使得學生敢于表達,也愿意表達真實想法,促進雙方思想觀念的互動,使正能量的思想能夠以平等對話的方式靈活地融入到信息交流過程中,提升教育效率,增強教育效果。
4.網絡的虛擬性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網絡是一個虛擬空間,網絡技術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逐步應用可以打破現實世界與虛擬世界的界限,改變大學生的思維方式。在當代大學生的素質中,人際交往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都是關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利用網絡的虛擬性,能夠促進學生勇敢表達自己的想法,以及自己對世界的認知。思想政治教育雙方可以借助網絡等表達真實想法,教師可以了解學生的內心,對學生學習過程中以及生活過程中存在的困難進行及時解決,實現思想教育的人文關懷,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網絡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1.高校網絡平臺的開放不足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點就是明確的政治導向性,網絡教育也要遵循這一特點。目前,部分高校的網絡平臺開放性不足,同時,不同高校網絡平臺的聯系不夠緊密,一些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比較狹窄,符合當地實際情況,但與全國的政治局勢有一定的脫節。部分高校網絡呈半開放狀態,獨立專題網站開放性也較弱,一些欄目不對學生開放,導致學生對于很多內容難以掌握,影響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2.高校中網絡覆蓋不全
現階段,高校比較重視基礎設施建設,其中網絡建設就是很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但高校網絡平臺建設在部分地區還存在不足,網絡覆蓋率較低,尤其一些不發達地區,網絡教育在高校的普及力度較小,影響了網絡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具體應用。目前,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網絡平臺主要與校園建設和黨建工作有關,與學生管理工作有關,但缺少關于思想政治理論的精品課程。部分高校根據形勢需要建設了網絡教育平臺,網站分為多個欄目,上面定期發布一些資料和文章等,但內容還是不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網站建設還處于比較低的層次,范圍比較狹窄,沒有覆蓋全面,其中關于國家相關政策和實際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明顯不足。目前,我國對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要求不僅僅限于教材,還要重視結合國家的時政信息,重視國家有關的文件和政策,還有一些地方政府部門和教育部門的相關信息,但實際情況是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網絡教育中這些內容明顯不足,沒有把握時政,這也是限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難以快速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4]。 3.思想政治網絡教育管理措施不到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涉及內容較多,網絡教育具有顯著的生命力,主要源于網絡更新較快,信息資料充足。但是在實際工作中,對于網絡環境和空間的管理成為不容忽視的難題。很多高校對于網絡平臺管理比較松散,沒有配備專業的管理和維護人員,網絡平臺管理不到位。另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網絡平臺管理中,管理人員責任意識較差,維護工作開展不力,影響思想政治教育質量。
4.思想政治網絡道德教育效果不佳
網絡的隱蔽性在給個人自由發揮的平臺的同時還容易誘發學生網民的不道德行為,如果干預不及時甚至造成網絡犯罪。我國網絡發展勢頭迅猛,社會、學校以及家庭對大學生網絡道德問題重視程度不足,再加上大學生社會閱歷不夠,容易受到網絡不健康信息的吸引;另一方面,大學生基礎知識及網絡相關知識較為豐富,并具有一定的網絡技術水平,在惡性趣味和炫耀技巧的心理作用下,易發生傳播不良信息等行為,形成網絡公害,甚至造成犯罪,學校的網絡道德教育亟待加強。
三、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提升策略
1.加強輔導員專業技能培訓,提升輔導員的政治營銷能力
高校需定期提供網絡素養技能培訓的機會,如高校輔導員專業素養培訓、相關方向研究論壇以及征文活動等,搭建平臺,使輔導員可以參與其中,在交流工作經驗和心得感悟的同時,提升自身的網絡政治營銷能力。一方面,對高校而言,可以組建一支高素質網絡教育隊伍,便于網絡思想政治工作的籌劃與開展,統籌資源,統一管理,建設有特色、有實效的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陣地,打造有實力、有擔當的思想政治教育團隊;另一方面,輔導員個人在日常開展工作時,運用科學的方法、系統的理論知識,開展網絡思想政治工作會更加事半功倍,收獲良好的教育效果[5]。
2.重視網絡道德教育及引導,提升學生整體政治素養
高校作為思想教育的重要搖籃,在教育過程中必須加強道德教育及引導,面對網絡的迅速發展及普及的現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轉變傳統的政治說教,增強學生政治的判斷力,提升學生的政治素養,重視網絡倫理教育,為大學生自覺抵制能力的提升提供可靠的幫助。在復雜的網絡環境中保持正確的思想,保證道德素養,增強對黨和國家的信任,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促進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培育正確的思想觀念,做到網絡和現實的統一,不沉迷于網絡游戲,把立德樹人作為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關鍵,為社會輸送道德品質高尚、思想政治堅定的高素質人才。
3.加強網絡平臺陣地建設,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渠道
隨著網絡的普及,高校必須進行有效的疏通及引導,結合學生管理和教育工作的特點,為學生建立健康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高校中從事相關工作的教師要定期登錄網站,及時發布學院有關信息。通過網絡平臺,可以展示思想政治教育成果,使學生及時了解學校動態,同時也可將線上線下教育渠道相結合,進而鞏固教育效果。
4.利用網絡促進互動,強化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高校要結合學生管理工作建立專門的網站,在網絡平臺中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還存在一些互動不足的問題,利用網絡平臺可以實現互動與交流,幫助學生之間、師生之間,以及教師與教師之間互相傳遞信息,加強“師”與“生”這兩個團體間兩兩的相互交流與互動,一方面加強了“師與師”之間的工作信息交流,豐富了工作經驗,加深了工作感悟,獲取了更為良好的工作方法;另一方面,加深了“師與生”之間的情感交流,不僅進行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強化了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同時,及時獲取學生的思想動態信息,了解學生所需、所想,收集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反饋,改進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施方法,提升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最后,通過網絡平臺,“生與生”之間的信息交流也得到了促進,可通過同輩引導、身邊的榜樣模范等教育形式,促進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落地生根[6]。通過網絡平臺的互動交流,進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網絡信息是一種面向全世界的信息,在平臺上公布就是要與人分享,高校可以充分地利用網絡平臺的這一特點,切實提高教育的實效性。
5.掌握學生思想動態,提升教育的針對性
高校要利用網絡的優勢和特點,通過QQ群、微信群、論壇、電臺及直播等方式與大學生進行溝通,選取大學生關注的話題,或當下社會關注的熱點,與大學生及時地進行線上互動,掌握大學生的思想主線,關注大學生的成長成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應重視配合當代大學生的思維模式與思想觀念,要重視利用網絡平臺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到大學生的日常管理和學習中。輔導員要發揮一線工作的優勢與作用,對學生的基本情況有一定的了解,可通過網絡渠道給學生建立展示自己的舞臺,增強其自信,提高其綜合素質。
6.開展形勢多樣的網絡教育活動,提高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
大學生都很喜歡上網,在網絡中他們可以找到很多資源,高校要利用網絡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提高思想教育的吸引力。首先,可以開展網絡思想狀態調查,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和思維模式,獲取學生思想狀況的真實反饋。其次,可以利用網絡開展論壇活動,引發學生討論,針對一些學生關注的問題,鼓勵他們發表自己的見解和意見,獲取學生真實的思想動態,便于開展后續教育工作。最后,學校可充分利用網絡新媒體,建立自己的發聲渠道,通過多形式的網絡教育活動,幫助大學生排解煩惱,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此外,還可以開展一些娛教一體的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增強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通過以上各種措施,促進學生對于網絡思想政治的進一步了解,改變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學生心目中的固有形象,提升大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增強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
總之,高校要借助于網絡的優勢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構建科學的網絡教育體系,加強對網絡硬件和軟件的管理,重視學生對于自媒體的應用,創新網絡平臺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進而促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穩步提高。 參考文獻:
[1]楊希.新媒體視野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對策分析[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4(12):137—138.
[2]鳳啟龍,劉璟潔.網絡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構建[J].現代教育技術,2011(7).
[3]賀軍生.運用新媒體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傳媒,2017(5):80—82.
[4]趙繁菲,高建勝,王勝本.新媒體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的挑戰與對策研究[J].華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17(4):72—75.
[5]趙立春.淺議新媒體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J].管理觀察,2012(15):173.
[6]周亮.高校思想政治專題網站發展現狀、問題及優化對策——以湖南高校為例[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2(1).
Research on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Solutions of Network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LI Ye
?。⊿chool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200093, China)
Abstract:With the shock of the multi-culture, and the multi-polarization of the world, it is especially important to educate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ly and politically in the new age. At the same time,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network technology in our country, the advantages of new media used b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more and more obviou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Internet used b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reflected not only on the building of network platform, but also on the method of application on QQ, living broadcasting, WeChat, radio station, WeChat public number etc.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an build the posi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by using network media, and build a high level educate team. In view of the id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age,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can make full use of the network to improve of the efficiency and effec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romote the sound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consolidate the achieve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Key word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new network media;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75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