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知識經濟時代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網絡科技水平的進步,大學生思想觀念與網絡的關系逐漸密切。利用社會網絡趨勢,引導大學生正確的網絡思想,對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途徑創新至關重要。本文從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背景入手,分析了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機遇和挑戰、網絡帶給大學生的影響,探討了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的思路。
  關鍵詞: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途徑
  一、教育的背景和意義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教育者按照社會要求、思想觀念、道德規范,利用教育場所、社會環境引導大學生,對大學生進行政治、思想、道德、心理教育的實踐活動。思想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標。
  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是時代發展和科技革新的訴求。與時俱進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靈魂。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務是滿足時代發展、科技革新的基本需求。全面了解時代發展、科技革新帶來的問題是高校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基礎。網絡具有雙面性。提高教育者對網絡的認知,可以有效改變網絡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弱勢地位。
  二、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機遇和挑戰
  網絡時代拓寬了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空間,創新了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網絡是信息傳播的載體,是科技的巨大進步,可以推動各行業發展。信息技術是網絡的重要載體。網絡是信息傳播技術的革新,優化了報紙、電視、電臺等傳統信息傳播方式,具有交互、即時、延展、融合等特征。高??梢岳镁W絡的即時性,建立一對一、一對多、多對一的傳播模式。網絡沒有時間與空間的限制。通過使用網絡,高??梢源蚱瓶臻g限制。教、學兩方無須彼此面對面,即可達成信息交流。網絡科技發展,彌補了傳統思想政治教育單方面傳遞信息的不足,實現了雙方信息交流互動。提高了雙向主動關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
  三、網絡思政教育的特征
  網絡具有開放性、快捷性、交互性的特點,是眾多思想觀念交匯的平臺。大學生在網絡平臺上的表現行為,可以直接反映出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成效。學??梢酝ㄟ^網絡,建立以思想政治教育為主體的平臺,利用平臺及時回復大學生訴求。教育者與學生交互平等是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點。教師與大學生處于同一愛好環境,可以提高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
  四、網絡對大學生的影響
  我國已經進入網絡開放時代。網絡成為大學生日常學習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大學生的生活、學習、人際關系等產生了重大影響。
  (一)大學生生活方式的影響
  QQ、微信、微博、論壇等社交軟件是大學生進行日常交流的重要渠道。網上流傳“離得開父母朋友,離不開網絡手機”,是對大學生最真實的寫照。大學生過度依賴網絡,減少了現實生活中與父母朋友溝通交流的時間。由于受到網絡影響,我國高校出現了一大批善于網上交友、可以對陌生人能言快語,現實卻沉默孤僻、躲避與他人交流的一類人。大學生長期處于虛擬世界,可能對生活產生厭煩情緒,從而導致思想固定化、逃避現實等不良問題,引起心理疾病,危害大學生的身心健康。
 ?。ǘ┐髮W生人際關系的影響
  網絡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降低了人們的交流難度,為人們的日常生活提供了巨大便利。便捷的交流方式導致現實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心理距離越來越遠。大學生之間的感情聯絡、思想交流,不再通過面對面的交流方式進行,缺少真情實感,感情逐漸弱化,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逐漸冷漠。大學生與父母之間存在較大的年齡代溝。父母對新事物的發展理解不足,是代際隔閡產生的重要原因。網絡的興起加劇了代際關系隔閡,大學生與父母的共同話題不斷減少,看待事物的理解方式差異越來越大,導致大學生對父母、長輩的尊重孝敬越發稀薄。網絡滿足了大學生個性化的心理需求,可以幫助大學生提高個人自信心。網絡縮小了現實生活中大學生的交際空間,容易引起心理疾病。
  (三)大學生學習方式的影響
  網絡技術對大學生的學習產生了有利影響。網絡可以拓展大學生的知識獲取渠道,豐富大學生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習效率。大學生通過網絡,可以及時了解到自身所處領域最前沿的知識信息,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拓寬自己視野。網絡為大學生的學習提供了極大的幫助。教師教學引入網絡技術,可以幫助教師更好的發揮教學水平。教師課堂講說與網絡技術相結合,可以營造更加生動形象的課堂氛圍,打破傳統教學緊扣課本的單一模式,有利于高校教育模式改革。
  三、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方法
  互聯網可以突破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局限性。高??梢栽鰪娝枷虢逃W絡平臺的吸引力,充分利用互聯網優勢,推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進展,提高教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拓寬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覆蓋區域,增強教育工作影響力。高校設置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網站時,必須充分滿足學生的心理、現實需求,幫助學生熟悉網站平臺,引導學生對平臺產生親近感。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設計可以基于大學生的利益追求,以滿足學生利益為前提,拉近教育者和學生的距離,達成雙方價值共同認同的目的,進一步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親和力和影響力。
  參考文獻:
  [1]黨瑛瑛,楊帥.新時代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如何創新[J].文教資料,2018(33):123-124.
  [2]張楓.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內涵與特征[J].黑河學院學報,2018,9(11):36-38.
  [3]陳爽.自媒體對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J].遼寧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20(06):109-110+125.
  [4]王若涵.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的理論基礎——評《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過程導論》[J].新聞戰線,2018(20):171.
  作者簡介:
  戴明輝(1961-),男,漢族,河南開封人,開封技師學院講師,大學本科,研究方向:政治。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90085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