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高校師德師風的時代性及其建設路徑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師德師風建設有利于促進高校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能推動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直接影響著高校教學活動能否順利進行。因此,高校必須要重視師德師風建設,回歸教師本位,通過創新工作方法、改進教學內容等來強化高校師德師風建設已經成為我國高校發展中所面臨的一項迫切任務。分析高校師德師風建設的內涵,并深入闡述高校師德師風建設面臨的挑戰及問題,在此基礎上提出高校師德師風的時代性要求以及高校師德師風的建設路徑。
  關鍵詞:師德師風建設;內涵;挑戰;時代性要求;建設路徑
  中圖分類號:G645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1-7836(2019)05-0019-03
  引言
  教育是一個國家進步和發展的根本,為社會發展不僅提供了精神動力,還成為智力支撐。隨著我國教育規模的逐漸擴大,當前的教師隊伍結構也在發生著較大的變化,明顯增加了年輕化、高學歷教師的比重。因此,加強高校師德師風建設是教育使命和教師職責的必然要求。
  一、高校師德師風建設的內涵
   對于高校教師來說,師德師風就是他們在從事教育活動時對各種道德規范應嚴格遵守,同時也集中體現出一所高校的辦學精神和辦學理念等,更是學校生存與發展的根本動力。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的前提是要求教師必須充分熱愛教育事業,能為教育事業獻身,并將自己畢生的心血都揮灑在講臺上,時刻嚴格要求自己,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樹起為人師表的豐碑。在高校師德師風建設中,要做到嚴謹、嚴慈、嚴格,教師要時刻關心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關注他們的發展情況,對學生嚴格要求,盡自己最大能力幫助學生迅速成長起來,在成為學生良師益友的同時,也能成為同事的教書育人楷模。另外,為人師表始終是高校師德師風建設的核心,因此,教育工作者的成長歷程也反映出高等教育規律。一是在求學中從學生到教師實現完美蛻變;二是繼續在教書育人工作中接受教育,提高教師的綜合能力。教師應處處以身作則,增強為人師表的形象意識,就像希望學生如何對待自己那樣去對待自己的學生。作為高校教師,既要有較高的科研水平,還要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將一些空洞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的課堂教學內容。
   總的來說,師德師風建設的根本目標就是要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嚴謹治學、教書育人是其中心內容。換而言之,就是要做到學術頂天和育人立地才行。我們不應該僅僅是將高校教師當作教書匠,他們還是當代教育家,也是為國家培養高級專門人才的工程師。在很大程度上,高校教師的師德師風決定著工程師的人才培養水平。由此可見,為了使高校教師成為大學生靈魂的工程師,就需要對他們提出更高的要求,這也是建設高校師德師風的內涵所在。
  二、高校師德師風建設面臨的挑戰及問題
   1.師德師風建設受到市場經濟的沖擊
   高校受到市場經濟的影響和沖擊是客觀事實,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一方面,高校教師都是在經濟社會中生活的人,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必須能夠適應他們所處的社會環境。大學生所處的市場經濟大環境,因利益至上理念而影響到他們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另一方面,高校教師在知識的傳授中要做到與時俱進,并能適應社會需要。由于教學內容缺乏時代性、教學方式僵化等多方面問題的存在,使學生容易失去學習的動力,開始厭煩上課學習,更愿意通過網絡獲取知識,而這些知識通常是膚淺的,但是卻嚴重沖擊了教育教學。從本質上說,教師的教學活動也是一種勞動,是勞動就應該得到應有的報酬和社會給予的肯定。然而,長期性、復雜性是教師勞動成果的特點,大家也并不理解教師工作的艱巨性,所以教師的艱辛勞動并沒得到應有的報酬。因此,回歸勞動價值本位,提高教師待遇,讓教學活動勞有所值,減輕社會壓力,是高校師德師風問題在市場經濟體制下得以解決的根本途徑。這有利于增強教師的事業心和責任感,降低市場經濟環境對高校師德師風建設的沖擊[1]。
   2.缺乏正確的理想信念
   盡管我國高等教育事業在不斷向前發展,但是高校仍需進一步完善各種制度,逐步建立一支敢于承擔責任、樂于奉獻的教師隊伍??傮w來看,我國高校師德師風的狀況是好的。但是,人們的多元化思想觀念和多樣化的價值取向,使學校容易受外界影響,導致教師隊伍中出現一些錯誤觀念和不良意識,影響了教師的思想道德文化素養。目前,只有少數教師能夠正確地對待自己的理想信念,但是因社會上一些不良思想的影響,往往也使他們存在一些有失道德的現象。
   3.教師缺少愛崗敬業的精神
   目前,有一部分高校教師沒有認識到教育工作實質上就是全心全意為學校和學生奉獻,他們僅僅將自己的教學工作當成一種謀生手段,還在業余時間從事一些與教師無關的活動,沒有將全部精力都投入到自己的本職工作中去,缺乏責任感,對教育工作不重視。有的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敷衍了事,采用照本宣科的方式去教學,這就很難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4.對學生沒有耐心和愛心
   作為高校教師,應該不厭其煩地做好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須要對學生有足夠的耐心和愛心。但是,部分教師都沒有認真地去關心學生的生活和心理狀況等,對學生缺少耐心,也不尊重學生的人格,沒能給予學生真正的關愛,在很大程度上傷害了學生的自尊。俗話說“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只有教師多關心學生,多給他們一些鼓勵,才能促使學生有更大的學習動力。
   5.職業道德與職業情感比較淡漠
   很多高校教師因長期的工作壓力,造成了情感疲憊及情緒失常,但又無法及時有效疏解情緒,尤其在遇到困難或是某些待遇問題時,如果無法得到解決,教師心里難免會有怨氣,長此以往,就會出現嚴重的心理失衡。此外,還有一些公共課教師缺乏專業歸屬感,他們無法把自己的工作當成事業,所以在工作中精神抑郁,缺少動力,心理疲憊,這些問題的存在都表現出教師職業道德的淡化。
  三、高校師德師風的時代性要求    1.凸顯各高校師德師風建設的個性
   通過大量分析可知,嚴重的學術功利化現象是高校師德師風建設最受關注的問題。因此,當前各大高校面臨的普遍問題就是如何對這一現象進行矯正。此外,高校師德師風建設還應該以高校自身的實際情況為立足點,將高校的自身個性彰顯出來。高校教師在師德師風建設過程中要大力倡導公平正義,作為理工科院校的教師必須要有自覺奉獻的愛國精神,邏輯思維應嚴謹縝密,有勇于創新的科研精神以及動手設計的自我能力,更要做到德以明理,學以精工;而政法類院校要在全國范圍內起到模范帶頭作用,積極參與“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全面推進法治中國建設”;綜合類院校的教師要德才兼備,具有兼容性、廣泛性和多元化的人文特色,而師德的主要內涵就是要德才兼備[2]。
   2.明晰高校師德師風建設的理論特質
   針對于師德師風建設,教育部要求全國高校全覆蓋,使此項工作得以順利開展。2016年,在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中,時任教育部部長袁貴仁就強調教師整體素質的提升是至關重要的。他認為,教育質量的提高,教師是關鍵因素。教師在實現自身職業價值的同時,應做到專業精通,形成學術特色的治學自覺,在教學規范的基礎上實現藝術教學育人的自覺。
   3.適應高校師德師風建設的新生態
   全面深化改革,實現中國夢,并將五大時代理念,即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全面彰顯出來,這是當前高校師德師風建設的一個新生態。高校師德師風建設要加大宣傳教育的力度,適應新發展理念,開展形式多樣的“愛與責任”師德師風主題教育活動。高校要始終將師德師風建設作為一項長期性、全局性工作,因此,高校要在新的發展時期,以高度的責任感和的事業心,保持更務實的作風和積極的態度,并采取有效方式,打造一支師德高尚的教師隊伍,使他們不僅讓學生滿意,也能讓社會充分認可,為實現教育現代化和教育強國做出積極貢獻。
  四、高校師德師風的建設路徑
   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對于高校來說,是一項長期而又艱巨的任務,不能急于求成,而是要從日常做起,扎扎實實地開展。因此,為了強化常態化建設,我們應該先從提升高校教師職業形象著手,將思想政治理論學習加入到日常職業教育中去,將職業責任和職業紀律的教育內化到教師的職業行為中。在這個過程中,特別要對青年教師進行長期的培養,對待他們要更有耐心,以便讓他們更好地應對教學工作,師德師風也能盡快適應教育教學的日益變化,具體可以通過以下路徑進行:
   1.教師應加強道德修養和提高思想覺悟
   高校教師為了能滿足社會主義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需求,應不斷學習馬克思主義先進理論,從而為國家培養各級各類的專門人才;要不斷培養道德情操,利用先進的思想理論來武裝自己,為教育服務,為人民服務,為學生服務;在教育學生上,要想學生之所想,急學生之所急,要全心全意為學生,不謀私利,將學生培養成對社會有用的人。教師在培養學生的過程中,也促使自己的人生價值得以實現。學生一向尊崇德高望重的教師,所以教師要以身作則,為人師表,以德育人。只有做到這些,才能教好學生,更好地引導學生。
   2.加強師德師風建設,要重視制度建設
   要形成良好的師德師風,就必須經過長期的教育實踐,在其中要貫穿制度建設。首先,加大力度做好制度體系建設工作,開展頂層設計,使黨中央和全社會對建設師德師風的基本要求全面體現出來,同時也體現了高校對師德師風建設的基本規范,明確其有效措施;其次,主體責任得到落實,完善工作體系建設,確保工作機制的責任明確、及時溝通、協調到位,在這一形勢下,促使各方面工作能形成合力;再次,抓好工作的落實,做到規范程序、標準細化、層層落實、加強監督,避免出現師德師風建設工作走過場的問題,最終能落細落小、一以貫之,執行更為到位。
   3.教師要尊重學生、熱愛學生
   教育要以愛作為靈魂,沒有愛就談不上教育,每個教師都要時刻謹記這一條。要教育好學生,就要先信任學生,平等地對待每一名學生,對學生多包容、多鼓勵。教師要尊重學生,不干涉他們的思想和行為,能真正地將學生當作是和教師平等的個體來對待。要熱愛學生,當學生遇到困難時,教師要竭盡全力給予幫助,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尊重學生、熱愛學生,對他們的心理和行為表示認同,幫助他們學習成長,努力將他們培養成對社會有貢獻的人[3]。
   4.組織教師參加專門培訓,實現教師對“三進四結合”的科學把握
   為加強高校教師師德師風建設,組織教師培訓是一個主要環節,更是確保教育質量的關鍵。高校教師要當好黨的理論方針政策的宣傳員,其把握黨的理論方針政策的程度對學生的宣傳效果具有直接影響。所以,首要前提就是教師要科學把握“三進四結合”。第一,從教育部到各高校主管部門應組織教師進行“三進四結合”的宣講和培訓,提高教師的思想覺悟,并與黨中央保持一致;第二,高校應多組織教師進行專題研討學習,各抒己見,從而逐漸加深教師對“三進四結合”戰略布局的理解??傊咝Mㄟ^培訓,使“三進四結合”進入教師的大腦,再通過言傳身教,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
   5.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應深化價值引領
   教師作為傳道授業解惑者,他們對于學生形成價值取向和理想信念有直接影響。所以,教育者要先接受教育,這樣才能使他們更好地指導學生健康成長,同時也能承擔起引路人的責任。第一,要引導教師以師德師風建設為本,力求打造出高超的育人水平。與此同時,還要做到言傳和身教相統一、教書和育人相統一、學術自由和學術規范相統一,潛心問道和關注社會相統一,盡可能做到學為人師,形成優良學風和誠實守信、嚴謹治學的學術品格。第二,引導高校教師潛心治學,加強業務能力培養。教師要在教育教學工作及學術研究上多下功夫,樹立起終身學習理念,科學運用先進技術,及時更新知識結構,在教改實踐中投入工作熱情,通過高水平的科學研究將教育教學工作支撐起來,引領學生探求真知、追逐夢想。    6.建立師德師風考核評價指標體系,規范激勵機制
   對高校師德師風建設的評價不僅與教師的利益息息相關,更對學校的長期發展起著關鍵作用。因此,要在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下做到客觀公認。為做到這一點,就要求所建立的師德師風建設考核考評指標體系必須是科學合理的,確保每個考核指標能反映師德師風建設狀況的同時也便于量化。在開展師德師風考核工作時要堅持嚴肅性和靈活性相結合,不得盲目、隨意,要得到一個權威的考核結果,能站得住,經得起推敲??梢砸罁己私Y果,表彰那些師德先進的教師,在職稱評定時將表彰情況結合起來,作為參考。
  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校將師德師風建設作為當前一項重要的工作,此項工作的開展將直接關系到教育事業的成敗。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應正視師德師風建設中存在的難點問題,不斷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建立一個健全的師德師風建設引領機制,從而將師德師風典型的引領作用充分發揮出來。除此之外,有必要建立師德師風考核評價指標體系,這對于監督管理師德師風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傊?,高校師德師風建設已經成為高校的一項重要任務。
  參考文獻:
  [1]張澤春.試論市場經濟影響下高校師德師風建設[J].保山學院學報,2015(1).
  [2]韓遠.高校師德師風建設的路徑研究[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2016(3).
  [3]蔡靈.關于我國高校師德師風建設的幾點思考[J].湖北師范學院學報,2017(4).
  An Analysis of the Era Features and Construction Path of Teachers’ Ethic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I Hong-mei
 ?。⊿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Jishou University, Zhangjiajie 427000, China)
  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ethics is conducive to the improvement of the overall quality of college teacher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directly affects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eaching activiti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refor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ust pay atten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ethics, return to the teacher-centered concept, and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ethic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rough innovative methods of work and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content, which has become an urgent task in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connot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ethic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expounds the challenges and problems fac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ethic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n this basis, it puts forward the era requirements of college teachers’ ethics and the construction path of college teachers’ ethics.
  Key words:teacher’s ethics building; connotation; challenge; requirement of the times; construction path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755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