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整合“三維”對話,建構“有效”課堂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隨著課程改革的一步步深入,我們的語文課堂在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教學觀念和學習方式、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等方面不斷探索和變革,各地爭先恐后開展的語文教改觀摩課也如雨后春筍,接踵而至。那我們到底教給了學生什么?學生學會了什么?什么樣的課堂才是我們應該追求的呢?其實,無論語文教學被注入什么樣新的精神,有一點應該是不變的,那就是——語文課堂教學應該立足學生,實現有效。這就是我們應該積極建構的“有效”課堂。
  什么是“有效”課堂?我覺得“有效”課堂很簡單,就是在實踐課堂中靈活擺正師生二者的地位,達成互動,使教師以盡可能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讓學生在短短40分鐘的時間內獲得最大的收益。這樣的“有效”課堂,不僅使老師“樂教”;而且還可以使學生“樂學”。
  那么如何建構這樣的“有效課堂”呢?《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教師是對話過程的“主持人”,是教學的引導者;學生是對話過程的主人,是學習的主體;文本是“對話過程”的憑借,是教師與學生之間賴以“對話”的橋梁。那三者之間究竟如何對話,才能真正提高課堂效率呢?
  一、文本對話,創設人境合一
  所謂“文本對話”,就是“文本和讀者之間對話”。在語文教學中這里的讀者就有兩個,一是教師,二是學生。所以我們要從“師本對話”和“生本對話”兩個方面去闡釋。
 ?。ㄒ唬皫煴緦υ挕?
  就是指“教師與文本的對話”,是促進生本、師生、生生對話的基礎。在這一對話過程中,教師應用心去感受、理解文本的價值意義,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正確把握文本的人文精神。
  備好課是實現師本有效對話的先決條件。教師一定要先吃透文本,認真仔細地備好課,并在此基礎上查找閱讀與文本有關的拓展性資料。作為教學的引導者,就能在學生疑難處、發現不了的精妙處、體會不出的情思和旨趣處做適當的點撥了。這樣才能更好地去引導學生進行學習,然后再考慮學生的學情,所應采取的教學手段等。
 ?。ǘ吧緦υ挕?
  要求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靈活地、多角度地與文本對話,感受、體驗、品味、想象文本所寫,與文本同喜同悲,同憂同樂,達到情感的共鳴,獨特的感悟,靈性的放飛,這就是學生與文本的真正的對話。那么,教師怎樣引導才能讓學生與文本盡情對話呢?
  1.盡情朗讀,感悟文本內涵
  教師要讓學生盡情地去讀,并慢慢在讀中認識文中的世界,感受文中的樂趣,從而引發學生對閱讀的興趣,這便是生本對話教學成功的第一步。熟讀精思,領悟話題?!翱偲溲远笞髡咧狻!币I孩子步步深入,由表及里,感悟作者的思想真諦。
  2.尊重個性,珍視獨特體驗
  引導、鼓勵學生對課文進行多元解讀,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閱讀、理解,把不同的看法、獨到的見解盡情表達出來,使每個學生獲得最大限度的發展。
  3.角色體驗,經歷對話過程
  閱讀的過程,是學生由不會到會;由迷惘到頓悟;教師要引導學生走進文本與作者對話,與作品人物對話,引發情感共鳴。在對話過程中,要積極引導學生進行角色的換位,經歷與文本對話的全過程。
  4.學會質疑,拓展思維空間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質疑,最能調動學生讀書、思索答問的積極性,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這需要教師通過問題情境的設置,積極鼓勵、引導,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質疑問難的氛圍,使學生自覺地在學中問,在問中學。
  二、師生對話,搭建互動平臺
  沒有溝通就沒有教育。教師作為教育的引導者要贏得學生的信任,必須與學生進行全方位的溝通。需要注意什么呢?
  1.俯下身子,實現平等互動
  教師在課堂中是與學生平等對話的參與者、交流者,要和學生站在同一起點上,努力創設一種民主平等的課堂氛圍,讓學生能夠真正地打開心扉,從而與教師與文本真實地對話。
  2.善于傾聽,鼓勵暢所欲言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要學會做一個忠實的聽眾,傾聽學生話語中的深層含義,邊聽邊思考,并給予適時引導使談話步步深入,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真正實現個性化發展,讓學生的學習成為一種美的享受。
  3.重視提問,善于啟發引導
  教師要以寬容、尊重的態度對待學生的提問,保護學生的好奇心,而且還要“將計就計”,善于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啟發學生自己去找答案,讓學生敢于提問,敢于嘗試。
  4.面向全體,促進全面發展
  教師要鼓勵全體學生都積極參與到對話中來,關注學生的需求,只有這樣,對話的民主平等性才得以體現,在獲取知識的同時,還讓他們懂得如何學習,如何生活,如何批判地思考,如何創造并通過創造改變自己。
  三、生生對話,培養合作意識
  語文課堂教學中要創造對話情境,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對話。學生和學生的對話是一種討論交流,也是一種合作競爭。如何有效合作呢?
  1.科學建組,形成良好學習氛圍
  根據學生的性別、性格、知識基礎、學習能力、興趣愛好等因素進行合理搭配優化組合,給每個小組成員都分配具體的工作,一定時間后,再角色互換,實行輪崗制,這樣每個學生都能得到不同的體驗、鍛煉和提高。
  2.強調合作,培養合作學習習慣
  小組合作學習就是讓每個成員都參與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和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態度和交流合作的能力。實行小組內答疑解惑時,教師進行適度有效監控,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強化學生的主體作用。
  3.鼓勵質疑,掌握學習主動權
  “有一千個讀者便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在合作學習中,要引導學生敢于質疑,敢于批判,大膽假設,充分聯想。如果出現觀點不一致的情況時,教師要及時地抓住合作的契機,讓學生小組研討,這樣做有效地發揮了集體的智慧,獲得了好的教學效果。
  總之,“生生對話”有利于培養學生協作的精神和創新意識,讓學生在對話中豐富知識、增長見識、體認自我,成長為具有能動性、創造性,富有對話理性和合作精神的現代人。
  在課堂教學中,通過“文本對話”“師生對話”“生生對話”的有機整合,使學生“學得輕松,樂在其中”,使教師“教得自如,苦中參甜”。這樣就一定能建構理想的“有效課堂”,促進學生素質和能力的全面發展和提高。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814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