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少天然氣管道輸差技術淺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在天然氣輸送管理工作中,輸差控制作為一項長期而艱巨的系統工程,實施差別化管理存在很大的困難。因此,有必要建立健全監督管理工作,實現思想觀念的轉變,不斷進行改革升級,科學合理地深入分析產生差異的原因,采取有效的解決辦法,以有效地減少因輸差造成的虧損,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關鍵詞:天然氣;輸差
為了更好地幫助天然氣企業的發展,實現有效的成本控制,有必要做好輸差的管理。通過分析造成輸差的原因,以便更好地減小輸差,提高天然氣輸送效率,為企業創造更理想的綜合效益。
1 天然氣輸差的產生原因
1.1 計量儀器產生的影響
對于測量精度,測量儀器有一定的精度要求。根據國標GB/T50892-2013《油氣田及管道工程儀表控制系統設計規范》天然氣外輸的貿易交接計量:當標準參比條件下的體積流量大于300m3/h時的儀表精確度等級為1.5級;當標準參比條件下的體積流量大于等于5000m3/h小于50000m3/h時的儀表精確度等級為1.0級;當標準參比條件下的體積流量大于等于50000m3/h時的儀表精確度等級為0.75級。內部集氣過程的生產計量的儀表精確度等級為1.0級。內部生活氣計量的儀表精確度等級為1.5級。
1.2 輸氣管道損失所造成的輸差
隨著城市建設規模的不斷擴大和移民的涌入,城市天然氣管網相應規模不斷擴大,天然氣泄漏概率不斷增大,導致輸氣缺口增大。一方面,在舊城區管網中,隨著時間的推移,原有輸氣管道的韌性、強度、塑性及相應的抗震、抗壓能力都在下降。一旦發生外力(如地基沉陷、道路施工、重型車輛的碾壓、其他工程管線的安裝和開挖),舊管道往往會受到損壞,進而造成自然損壞。另一方面,氣體泄漏會產生傳輸差異,管道敷設安裝時如管道質量有問題,焊接防腐工作不到位,來料管道連接質量不理想,管道埋深不足,管道材料質量不足,天然氣管道泄漏概率會大大增加,導致傳動間隙增大。
2 完善天然氣管道輸差控制方法
2.1 正確分析管存控制
其中,Qgc代表管存氣體的變化量;V表示管線的容積;Po代表標準大氣壓;Z代表在起點時刻的管線壓縮系數。根據管道公司的實際例子,在實際計算過程中仍舊采用估算管存的方法,該種計算方法存在一定的計算誤差,導致計算誤差產生的主要原因首先是平均溫度的計算誤差,其次是氣體壓縮系統的選取誤差。在此過程中,在管道長輸時,由于氣體的終點和起點的壓縮因子不同,實際管存和估計管存存在一定的偏差。
2.2 計量器的誤差分析
導致孔板流量計產生的誤差原因很多,如入口直角的銳利程度、板的厚度、引壓管堵塞問題及直管的長度等。本文主要分析孔板流量計問題,通常情況下,孔板流量計安全在室外,溫度測量計也安裝在室外,天然氣管道在實際敷設過程中,大多數埋在地下,除了在一些特殊地段或者場站段裸露在環境下。天然氣的溫度小于或者等于環境的溫度,熱電偶長時間暴露在陽光下,在中午時段太陽照射最為強烈,此時管道管壁溫度可以達到60℃,此時在測量天然氣溫度時,受到外界的影響就過大,導致測量精度不夠,而下游的測溫計在調壓柜內安裝,不會受到陽光的直接照射,此時熱輻射的影響較小,表1為溫度誤差對計量產生的影響。
2.3 統一輸差統計方式
目前,在整個行業中還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輸差統計公式,也無硬性要求,這樣就造成了不同的統計標準,從而難以正確的衡量行業的輸差控制水平,也很難為同行業的研究提供必要建議。如某管道公司在輸差計算過程總沒有執行SY/T5922-2003中的推薦公式。
2.4 降低溫度和壓力的測量誤差
現階段,我國天然氣計量的標注狀態為20℃,101.325kPa,不同的公司所處的年平均氣溫不同,如某公司所處的溫度為15.7℃,供氣壓力為3kPa。采用理想氣體狀態方程計算,此時的誤差為3.23%,計算過程如下:
V1=(P0/P1)×(T1/T0)×V0
其中:V0表示輸氣量,單位為m3;V1為實際輸氣量,單位為m3;Po為標準狀態下的壓力,單位為kPa;P1為供氣壓力,單位為kPa;T0為標準狀態下的溫度,K;T1為標準狀態下的溫度,K。而根據實際天然氣的使用情況來看,用于在冬季天然氣使用的較多,實際的損失還要大于計算的損失。
3 結束語
造成天然氣輸送差異的原因有很多。在實際工作中,要多角度探索,優化儀器、管道等設備的設計,加大對用戶的宣傳和控制措施,減少不同方式輸送天然氣的差異,更好地幫助企業發展和運營。
參考文獻:
[1]師小杰.天然氣管道輸差的成因與管控[J].廣東化工,2017,44(19):99+101.
[2]李晶晶.天然氣管道輸差分析及應用程序開發[D].西南石油大學,201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93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