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2018年中國經濟形勢和2019年展望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2018年,中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著力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穩妥應對中關經貿摩擦,國民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全年經濟增速預計為6.6%。但經濟運行穩中有變、變中有憂,國際政治經濟環境更加嚴峻,中美經貿摩擦不確定性明顯上升;民營企業經營困難增加,基建投資回落過快,消費增速減慢,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房地產泡沫較大,金融風險不斷暴露;社會預期不穩,信心不強。2019年,要著力激發微觀主體的活力,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落實“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政策,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關鍵詞】經濟形勢;中關貿易摩擦;經濟展望;宏觀調控政策
  基于2016年以來中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階段性成效、經濟穩中向好、世界經濟繼續復蘇的實際情況,2018年,中國繼續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把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作為全年經濟工作的主要任務,加快結構性去杠桿步伐,加強金融監管。但2018年4月份后,一些難以預料的問題先后出現,中美經貿摩擦爆發、民營企業出現信用風險、基建投資下滑、股市大跌,市場預期混亂。面對這一局面,中央審時度勢,在保持戰略定力的同時,2018年7月31日提出了“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的政策措施,釋放出繼續鼓勵民營企業發展和深化對外開放的政策信號,和美國達成繼續談判的協議,社會預期開始好轉,信心有所增強。總的看,2018年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穩中有變,變中有憂。
  一、201 8年經濟形勢基本穩定
  今年以來,面對嚴峻的國際形勢和國內艱巨的改革發展任務,中國按照高質量發展總要求,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打好三大攻堅戰,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國民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
 ?。ㄒ唬┙洕揪S持在合理區間
  2018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6.6%,比上年同期小幅回落0.2個百分點。四個季度經濟分別增長6.8%、6.7%、6.5%和6.4%。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4%。物價走勢溫和適中,全年居民消費價格上漲2.1%,受蔬菜、石油價格和醫療價格上漲的影響,漲幅比上年同期擴大0.6個百分點。生產領域價格總體平穩,全國工業品生產價格上漲3.5%,漲幅比上年同期回落2.8個百分點,工業價格和居民消費價格剪刀差收窄。就業規模持續擴大,全國城鎮就業總量達到4.34億人,新增就業1361萬人,超額完成全年目標。農民工總量達到28836萬人,比上年同期增加184萬人。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穩中有降,維持在5%左右。國際收支基本平衡,中美貿易摩擦對出口和外資的影響還沒有顯現。
 ?。ǘ┙洕Y構持續優化
  第三產業比重不斷提高,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不斷增強。三次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別為7.1%、40.7%和52.2%,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比重分別提高0.2和0.3個百分點。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進一步增強,需求結構不斷改善。雖然基建投資明顯回落,但制造業、房地產、民間投資穩定,不含汽車類商品的零售總額增速逐季提高,服務消費需求旺盛,最終消費支出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76.2%,比上年同期提高18.6個百分點。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同步,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縮小,前三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實際增長6.5%,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69,比上年同期縮小0.02。
  (三)新增長動能有所提升
  高技術產業、裝備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增長速度明顯高于整個規模以上工業。新能源汽車、光纖、智能電視等新產品產量保持較快增長。服務業中的戰略性新興服務業、高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快于全部規模以上服務業。與居民消費升級相關的養老、醫療、旅游休閑、文化娛樂等服務行業供給水平提高。咨詢、物流、信息、商務服務業快速發展,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勢頭較好。
 ?。ㄋ模┙洕б婧唾|量有所提高
  截至2018年11月末,全國工業實現利潤同比增長11.8%,大大高于企業銷售收入增速。杠桿率降低,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為56.8%,同比下降0.4個百分點,特別是國有企業資產負債率下降明顯,宏觀杠桿率連續9個季度保持基本穩定。節能降耗扎實推進,能源消費結構繼續優化,2018年全國能源消費總量同比增長3.4%,天然氣、水電、核電、風電等清潔能源消費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1.3個百分點,單位GDP能耗同比下降3.1%。
  二、經濟運行面臨較大下行壓力
  在經濟平穩運行的同時,中國出現了民營企業困難增加、基建投資回落過快、房地產泡沫加大等問題。中美發生貿易摩擦后,中國對外貿易、利用外資、科技合作等受到影響,科技創新能力薄弱、產業鏈和供應鏈脆弱等深層次問題開始暴露。這些問題相互疊加、相互影響,導致金融風險不斷積累顯現,經濟下行壓力加大。
  (一)民營企業經營困難
  中國正處于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經濟結構調整轉型勢在必行。在這一過程中,一些在傳統產業過度擴張的企業出現經濟困難是在所難免的,也是正常的市場出清過程。2016年以來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要解決這個問題。但也要看到,鋼鐵、煤炭、有色、建材等價格大幅度上升、在債轉股、剝離不良資產等舉措帶來國有企業杠桿率下降的同時,處于中下游行業的民營企業受到上游價格上漲、去杠桿后融資難融資貴、“一刀切”環保治理、出口預期下降、消費結構升級等多重因素擠壓,利潤增長緩慢,資產負債率不降反升。2018年4月27日,《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等金融監管政策正式出臺后,銀行表外融資受到抑制,金融機構風險偏好明顯降低,民營企業的融資成本有所上升,引發股市暴跌、債市下滑,部分企業資金鏈斷裂并出現信用違約,一些上市企業的股權質押被強制平倉。與此同時,否定民營經濟的言論也不時出現,嚴重影響了企業的信心和社會預期。  ?。ǘ┓康禺a泡沫危害越來越大
  在土地財政和土地制度的約束下,中國的房地產調控一直是重需求、輕供給,甚至人為限制供給以抬高地價和房價。同時,為鼓勵房地產去庫存,2016年以來,國家采取了棚戶區改造貨幣化安置政策,鼓勵居民增加按揭貸款,居民杠桿率迅速攀升,導致房地產價格特別是三、四線城市房價不斷上升。房地產持續火爆拉動了經濟增長和財政收入增加,卻大大推高了實體經濟的生產經營成本,提高了居民的杠桿率,加劇了財產和收入分配不平等,擠出了消費和制造業投資,影響了產業結構升級和經濟可持續發展。從2016年以來居民按揭貸款、居民杠桿率、居民消費等指標看,房地產價格上漲對經濟發展和金融穩定的負面影響已越來越大。2018年以來,汽車消費下降的主要原因就是三、四線城市居民信貸增長過快和房價上漲擠出了居民消費。
  (三)處置地方隱性債務與穩定基建投資兩難
  在“穩增長”和“惠民生”的驅使下,不少地方政府依托政府融資平臺、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 PPP)、產業投資基金等渠道,通過明股實債、購買服務、擔保等手段,大規模融資用于基建投資,政府隱性債務數量可觀。支撐債務償還能力的地方財政收入也存在虛高問題,地方政府的債務率和償債率被低估。在2018年年初把規范地方政府隱性債務作為去杠桿的重點任務后,從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融資受到制約,基礎設施建設投資開始下降。地方政府隱性債務和基建投資資金來源,成為多年來難以解決的難題之一。
 ?。ㄋ模┲忻蕾Q易摩擦不確定性較大
  中美經貿摩擦涉及雙邊貿易、知識產權保護、補貼、市場準入、國有企業等多個問題。從雙邊貿易看,加征關稅對中國經濟影響并不大。我們的數量經濟模型估計,短期內由于出口產品不可替代,中國對美國出口的短期價格彈性為0.7%,也就是說出口價格提高10%,對美國出口下降7%;由于出口合同往往提前3-6個月簽訂,因此,短期出口出現回落有3-6個月的滯后期。中期內,由于商品可以部分替代,中國的出口價格彈性會提高到1.5%,即出口價格提高10%,對美國出口下降15%。關稅調整對中國出口的影響要持續大約兩年左右。美國對中國500億美元商品征收25%的關稅和2000億美元商品征收10010的關稅,影響中國對美出口減少約500億美元,中國GDP減少0.4個百分點左右,考慮出口的乘數效應,對經濟的影響會更大一些。如果美國對所有出口商品加征25%的關稅,對美出口就會減少2000億美元,中國GDP直接減少1.6個百分點左右。對美國500億美元進口商品加征關稅,中國CPI上漲0.3%左右。但從長期看,貿易摩擦,知識產權保護、市場準入、補貼等問題,會影響雙邊貿易、投資、技術轉移、人員交流,進而影響中國科技創新能力和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我們估計,改革開放40年,通過對外貿易、利用外資、科技交流等的技術外溢效應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每年在0.8個百分點左右,中美經貿摩擦對我國科技進步和產業鏈、價值鏈提升的影響不可低估。
  三、2019年中國宏觀調控政策取向
  針對中國經濟存在的矛盾和問題,剛剛結束的2018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了2019年經濟發展目標、政策和主要工作。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深化市場化改革、擴大高水平開放,著力激發微觀主體活力,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工作,進一步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提振市場信心,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一)宏觀政策要強化逆周期調節
  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適時預調微調,穩定總需求。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較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提高財政赤字水平和赤字率,并做好應對中美經貿摩擦可能加劇經濟下降、失業增加的財政政策預案。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松緊適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廣義貨幣M2和社會融資總量增速可提高到和經濟預期增長目標持平或略高的水平。改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提高直接融資比重,解決好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加強資本管制,保證貨幣政策的獨立性。
  (二)結構性政策要強化體制機制建設
  堅持向改革要動力,深化國資國企、財稅金融、土地、市場準入、社會管理等領域改革,強化競爭政策的基礎性地位,創造公平競爭的制度環境,鼓勵中小企業加快成長。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結構性政策的主要抓手,2019年要在“鞏固、增強、提升、暢通”八個字上下功夫。要鞏固“三去一降一補”成果,推動更多產能過剩行業加快出清,降低全社會各類營商成本,加大基礎設施等領域補短板力度。要增強微觀主體活力,發揮企業和企業家主觀能動性,建立公平開放透明的市場規則和法治化營商環境,促進正向激勵和優勝劣汰。要提升產業鏈水平,利用技術創新和規模效應形成新的競爭優勢,培育和發展新的產業集群。要暢通國民經濟循環,形成國內市場和生產主體、經濟增長和就業擴大、金融和實體經濟之間的良性循環。
  (三)社會政策要強化兜底保障功能
  要把穩就業擺在突出位置,重點解決好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役軍人等群體就業問題。要深化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在加快省級統籌的基礎上推進養老保險全國統籌。要繼續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要構建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長效機制,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因城施策、分類指導,夯實城市政府主體責任,完善住房市場體系和住房保障體系。
 ?。ㄋ模┓婪痘庵卮箫L險
  要堅持結構性去杠桿的基本思路,防范金融市場異常波動和共振,穩妥處理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做到堅定、可控、有序、適度。要以深化金融財稅改革為抓手化解金融風險。發展民營銀行和社區銀行,推動城商行、農商行、農信社業務逐步回歸本源。要完善金融基礎設施,強化監管和服務能力。要通過深化改革,打造一個規范、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完善交易制度。要健全地方稅體系,規范政府舉債融資機制。   四、2019年經濟增速會有所放緩
  2019年,中國經濟發展面臨的外部環境和2018年相比有所惡化,經濟增長將有所減慢。與此同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對穩定經濟的效應將繼續顯現,鼓勵民營企業發展和深化改革開放的信號有利于穩定企業的信心,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的政策會逐步發揮作用。在穩住內需的情況下,如果中美貿易摩擦不再繼續(樂觀情景),2019年中國經濟增長預計在6.3%左右;如果美國繼續將2000億美元或其中的部分中國出口產品的關稅從10%提高到25%(基準情景),2019年中國經濟增長預計在6%左右;如果美國對所有中國出口商品征收25%關稅(悲觀情景),中國經濟增長預計在5.5%左右。目前,中國正在積極落實阿根廷中美元首會晤共識,中美經貿摩擦不會出現悲觀的情景,實際情況可能介于樂觀和基準情景之間,中國經濟增長速度大概率在6%-6.3%之間。建議2019年把經濟增長目標定為6%以上,物價控制在3%左右,新增就業在1100萬人左右。
  投資有所回升。在房地產限購、限貸的嚴厲政策調控下,房地產銷售量有所回落,投資資金來源有所放緩,但由于房地產土地購置面積和新開工面積自2017年以來持續增長,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不會大幅度下降的影響,預計2019年房地產投資增長7%左右,低于2018年約3.5個百分點。目前,制造業產能利用率已經達到77%左右,部分行業高于80%-82%左右的合理水平,制造業的投資出現了回升勢頭,但民營企業困難增加、出口減少會影響制造業的投資,預計2019年制造業投資增長6%左右,低于2018年約3.5個百分點。要穩定內需,需要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力度,以抵消房地產和制造業投資的減慢以及消費下降。2018年7月份以來,國家開始把穩定基建投資作為補短板的重要抓手,在繼續嚴格管控地方政府隱性債務擴張、銀行信貸受到基建項目盈利水平制約的情況下,需要增加財政投資力度和擴大專項債規模,如果預算投資支出和地方政府專項債合計增加1萬億元,2019年基建投資(不包括電力)可增長8%左右。綜合看,預計2019年投資增長6%左右。
  消費穩中略降。2019年,個人所得稅起征點提高和六項費用扣除調整、進口關稅下調會刺激消費增長,居民消費結構升級步伐會繼續加快,養老、醫療、健康、教育、旅游等服務消費會繼續快于零售商品的消費,網絡購物、共享單車等新型消費模式繼續帶動新興消費發展。但由于中美貿易摩擦,就業和居民收入會受到影響,房地產價格高位運行會繼續擠出汽車等產品的消費,消費需求會有所下降,預計2019年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增長8.5%左右。
  出口有所回落。2019年,世界經濟仍處于溫和復蘇階段,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世界經濟增長3.7%,和2018年持平。世界貿易組織預計全球貿易量增長速度為3.7%,比2018年低0.2個百分點。提高出口退稅率等穩外貿措施和2018年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貶值7%左右會提升出口競爭力,中國出口仍會保持增長勢頭,正常情況下,2019年中國出口增長預計在6%左右。出口的不確定性主要來自中美貿易摩擦。如果中美貿易摩擦維持目前樂觀情景,中國對美出口減少250億美元,影響出口增速1個百分點,中國出口增長預計在5%左右;如果美國將2000億美元出口產品的關稅從10%提高到25%,中國對美國出口減少500億美元,中國出口增長預計在4%左右;如果出現美國對所有中國商品征收25%關稅的情況,對美國出口減少1000億美元,影響中國出口增速4個百分點,出口增長預計在2%左右。目前看,中國正在積極落實阿根廷中美元首會晤共識,推進中美經貿磋商,預計2019年中國出口增速在5%左右。
  價格穩中有降。上游產業去產能工作基本完成,煤炭、鋼鐵、有色、建材和石化等行業供需關系扭曲得到調整,價格過快上漲的勢頭將明顯緩解。美國頁巖油氣增產,全球油氣供求基本平衡,油價基本穩定。考慮到2018年工業價格翹尾僅影響2019年0.1個百分點,2019年我國工業品價格漲幅將穩中趨降。經濟增速減慢會導致工資增速減緩,服務業價格上升空間不大,工業品消費品市場仍然供過于求,食品和農產品價格受非洲豬瘟、進口減少的影響而有所上升,對美國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會使得中國消費品價格上漲0.3%左右,2018年居民消費價格翹尾影響2019年0.6個百分點,低于上年0.2個百分點,居民消費價格漲幅基本平穩。預計2019年居民消費價格上漲2.0%左右,工業品出廠價格上漲2%左右,工業品和消費品價格的剪刀差消失,物價不構成對貨幣政策調整的壓力。
  (責任編輯:崔克亮)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011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